城市是人类文明精华的汇聚之地,见证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各个层面的延续与进步!说起我们溧阳城的前世今生,唐建宋兴的“团城”在我们的记忆中举足轻重!
唐天复三年,先民择水而建了现在老城区这座椭圆形的“团城”,不同于一般城池方形设计是为了缓冲密集的水流,这样另类凸显了先民的智慧……
往事越千年,古邑溧阳承袭焦尾余音、太白遗风的历史从这里开始了新的篇章……
谋划走出“团城”之局
1949年4月25日,英勇的南下大军解放了溧阳,10月1日,伟大的新中国宣告成立,政通人和、百废待兴,溧阳县委、政府领导带领全县人民开始重新建设家园。
但几十年中,受制于社会发展程度、思想观念、物质条件等种种因素,溧阳城只能沿着先人留下的基础行了几轮建设:
第一轮从1953年始,沿夏桥、平陵中路、清溪路、北大街,先后建设省溧中、灯光球场、百货大楼、县委县政府的标志建筑;
改革开放后,从1987年开始启动了第二轮建设,沿昆仑南路、南环路、清溪路、凤凰路等,建设了县体育场、苏浙皖边界市场、现市委市政府大楼、华地百货、大统华等;
第三轮从1995年开始,沿城东大道、永平大道、团结路、城北大道,建设了燕山中学、汽车客运站、新省溧中、大润发、文化公园等……随着时间推移,城市发展空间不足、老城交通拥堵等这些“城市病”开始慢慢显现出来。
这段时间,相比周边发达兄弟县市,溧阳城市建设仍然难以完全突破旧城格局,拉出大手笔横平竖直的现代城市框架,这让多任执政者扼腕叹息!
但随着第三轮城建中横、纵主要干道建成,这片区域内规划开发相较老城区有了明显提升,溧阳城市框架开始慢慢有所突破……
2009年,得知国家战略层面推动建设宁杭高铁将穿越溧阳城南而过,时任溧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敏锐地觉得,启动南部燕山新区建设的条件已基本成熟,为此成立市级专门直属机构——溧阳市重大项目办公室,全面负责燕山新区建设。
“溧阳城已初步具备拓展延伸的内在要求,东部受制于县界,北部受制于经开区,西部受制于开发纵深,宁杭高铁走向一定,溧阳城向南发展几乎成了当时决策层仅有的选项!”时任市重大办主任、现任市住建局局长钱栋回忆道。
为此,2009年10月开始,面积为5.6平方公里的燕山新区控制性详规由无锡城市规划设计院大手笔操刀设计完成:她向北与当时的溧阳城区无缝对接,东抵规划中的东环路,南接天目湖,西依燕山公园……第二年,这张设计图还获得“全省勘查设计二等奖”。
“新区速度”令人叹为观止
面对这次溧阳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规模城市新区建设,当时社会上还有一些不解的声音,质疑是不是步子跨得太大了?
但这丝毫没有动摇市委、市政府的顶层设计,也没有影响燕山新区的建设力度,前期区域内18个自然村的拆迁工作刻不容缓,在溧城镇、规划、交通、城管、国土等部门大力配合下,仅仅3个月时间,就完成95%、45万平方米的拆迁工作量……在接下来一年不到的时间里,18个自然村顺利完成拆迁,这是溧阳拆迁安置工作有史以来矛盾最小、进程最快的一次大动迁。
在大力度拆迁的同时,新区建设资金筹措也十分棘手,毕竟,按照当时全国货币流通总量和购买力来说,起码需要三四十亿资金建设,前期建设需要投入16个亿,即使对一座县级市来说,也不是个小数字!
“‘三年成名、五年成型、八年成城,十年与老城融为一体!’向各方‘金主’展望发展远景,经过几番努力之后,银行终于对新区这块蛋糕动心了,中信银行3亿元、工商银行2亿元和国开行8亿元贷款资金分别落实到位,保障了前期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据时任燕山新区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现任苏皖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叶平回忆。
有干劲并有了资金,新区建设者运用现代城市发展和经营理念,头三年便开始大刀阔斧式建设:重塑现代快速交通体系,燕山南路、燕鸣路、育才路、迎宾路、南大街等如期开工;让新区居民享受新城建设果实,启动燕河湾、燕阳嘉苑、望湖景苑等70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建设;针对新区区域水系丰富,着手燕山河、茶亭河、罗庄河水系整理,无中生有规划建设燕湖公园……
从一张白纸到“三年成名”,2012年目标如期完成,自此新区建设是一年一个变化!
2013年,宁杭高铁顺利通车,燕河湾、燕阳嘉苑、望湖景苑三个安置小区全部交付,南大街、迎宾路、燕鸣路、燕湖路等主次干道建成……
2014年,总部园经济吸引17家建筑业企业入驻,燕湖公园在岁末年初正式向市民开放,形成溧阳城市新客厅……
2015年,随着燕山南路、南大街、迎宾路、育才南路、燕城大道、燕鸣路、燕湖路全面完工,四横四纵交通体系已然形成,规划溧阳市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实验小学燕湖校区、燕山中学燕湖校区、光华高中……
崛起在宁杭生态经济带之上
随着2013年时速300公里宁杭高铁的开通,已将沿途苏南浙北一些全国百强县市串联成一道道风景,与县市综合实力相匹配的城市品质孰高孰低,一览无余!
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作出“融入常州、接轨南京”战略部署,之后又将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最美副中心城市作为远景目标,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燕山新区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认为新区建设是溧阳城市建设的头等大事、品质提升的重要载体。
为此,燕山新区在合理布局商住、产业、行政、文化、教育、交通、医疗等业态结构的同时,更倾心于城市景观的精心构置,以燕山、燕湖为核心景观基点,创意性地构勒出“一山、一水、一站、一廊、一线、一轴”的城市景观特色。
燕山新区展现出媲美现代化大都市般欣欣向荣的景象:农工商房产、碧桂园、中国恒大、新城控股等一批国内上市房企入驻,燕山一号、燕山公馆、观澜府、吾悦首府等高档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万达广场的投运,以及即将竣工的吾悦广场一东一西布局,为市民提供了便捷舒适的商贸体验;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投入使用,一年一度的燕山宋团城观灯节等,增添了城市人文内涵;实验小学燕湖校区、燕山中学燕湖校区、光华高中的先后投运,合理布局了全市优质教育资源……
难能可贵的是,在新区十年建设工程中,不经意间已然为溧阳今后的现代化城市建设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带出一支能打胜仗的队伍。
“今晨七点有约”,利用上班前的一个半小时时间,聆听基层反映情况;“今晚八点开始”,是集中学习、自我提升的惯例活动,同时是解决工作重点、难点的现场办公会;此外还有“效率新城直通车”“新区开发观察员”“我的家园我作主”“一对一师徒帮带”等,都是在十年燕山新区建设工程中“额外的”创新。
“为了确保新区各项建设工作推进时刻受到约束,从重大办设立那天开始,始终保持着一万元以上项目支出必须集体研究决定的刚性规定。”时任燕山新区办公室主任、现任苏皖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英磊告诉记者,此外,他们还设立预防腐败室,邀请市纪委、检察院同志全过程参与每一项工程招标、建设、验收等环节。
在燕山新区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市委、市政府也斥巨资对老城区“团城”进行滨水绿地建设改造,运用一些古建筑点缀其中,尽量恢复人们记忆中唐宋时期古溧阳城的风貌。
燕山新区
未来已来
融自|溧阳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