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么推头条原创签约写手:心平气和
1 打开心结,学会和自己和解
有一位乡村女教师,对公公婆婆很好,如亲生父母一样,而他们也视她为己出,总是称呼她为闺女。
后来,婆婆去世,公公也得了半身不遂,行动不便。很多次小便时,他都会在坐便器上滴一些尿液,女教师爱干净,提醒了公公多次,但情况依然没有改观。
有一次,女教师没忍住,当着公公的面,吵了他几句,并用他的衣服擦拭坐便器,最后把衣服踩在脚下。
公公看到了,没说什么,但几天后,他就去世了。
后来,每当看到公公遗像时,她都觉得公公在指责她,开始时,她只是偶尔感到自责。可慢慢地,她总梦见公公指责她,以至于整整三年,她都走不出这种阴影。
走投无路,她找到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咨询师给她做了空椅子技术,让她面对写着公公名字的空椅子,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她边哭边说:
爹,那次我做的不好,事后我感到很内疚,还没来得及给您道歉,您就走了,希望您原谅我……
说完哭完,她感到心里的疙瘩一下解开了,心情舒畅了许多。
晚上回家后,她做了一个梦,梦中,公公不但没有抱怨她,反而还安慰她,让她放宽心。从此,女教师彻底从阴影中走了出来。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未完成情结”,指得不到或者失去的东西,往往让人记忆深刻,甚至刻骨铭心。它与我们对“完整”的执念有关。
已经发生的事情,再怎么缺憾,也不会回到从前,完整如初;而选择与往事握手言和,为自己找到一个情绪发泄的出口,走出执念,才能释怀。
人生下半场,学会和自己和解,将那些成为心结的东西放逐出心中,让自己在宁静中,拥有悠然心境,微笑生活,过好当下的生活,这是一种悟透人生的智慧。
2
解开死结,学会和敌人和解
大文学家苏轼一生有很多“敌人”,其中就有一个叫程之才的。程之才娶了苏轼的姐姐苏八娘。但苏八娘嫁到程家后,因为受到迫害,日子过得很艰难,很早就去世了。
为此,苏轼父亲宣布与程家断绝关系,从此两家成为仇家。后来 “新党” 章惇当上宰相,为达到杀害苏轼的目的,他晋升与苏轼父子有仇的程之才,并要他利用职权逼害苏轼。
没想到,程之才虽以大军压境的姿态到来,却有心利用此次机会,化解两家数十年来的心结。于是,两人见面后尽释前嫌,一起游玩写诗。
后来,他们书信往来不断,他们的书信传下来几十封,是苏轼写给别人书信数量最多的。
同样的,苏轼曾和谏官刘安世水火不容。后来两人在江西的一座寺庙碰面,炒了一锅竹笋吃,刘世安觉得味道好,就问苏轼:“这是什么笋?”苏轼答:“这是玉版,吃了让人参透禅性。”
喜欢参禅的刘安世听了大笑,苏轼也跟着笑起来,两人的矛盾一笔勾销。
从“敌人”变成朋友,无论对苏轼还是对普通人来说,都很难,但相比原谅他人、原谅敌人的艰难,放过自己却很简单。
而放过自己,正是我们解开死结、学会和解的最简单的途径。
杨绛先生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所以,无论发生什么事,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
人生下半场,学会和敌人和解,首先是放过自己,一切重新开始。
它并不意味着我们丢了面子,软弱可欺,相反,我们会因此获得更多的尊重,会拥有更充实的里子,生活在一片海阔天空下,这是一种包容天下的豁达。
3
找回情怀,学会和故乡和解
作家麦家今年出版了新书《人生海海》,出人意料的是,这本书不是他在谍战文学领域的新作,而是一本与童年、故乡有关的作品。
正如他所言:
这一辈子总要写一部跟故乡有关的书,既是对自己童年的一种纪念,也是和故乡的一次和解。
麦家在童年时,由于家庭成分原因,没有朋友,还常常受到冷落;12岁时,他和同学发生冲突,被父亲知道后,不仅没有得到安慰,还被其痛打了一顿;
为了捍卫父亲的尊严跟同学打架,换来的却是父亲在自己心里扎了一把刀,从此,他和父亲产生隔阂,变得沉默寡言,把自己封闭成一座孤岛。
大概是童年的不开心,和父亲的不理解,带给了他太多痛苦的记忆,于是他开始有意识地回避自己的故乡。
2007年,父亲突然病倒,他在离开家乡27年后,重返家乡。但没想到,此时的父亲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已经认不出他了。
自从被父亲打后,他就再也没有叫过他,等他想叫父亲时,他却没有了反应。
在人生的很长时间,他跟故乡处于决裂状态,直到看见父亲惨状,他才深刻反省:原来,自己和故乡是无法割裂的,故乡曾经带给他的伤痛,在几十年后,已悄然变成了另一种经历和回忆,甚至财富。
那一刻,他找回了故乡情怀,跟故乡彻底和解,重新产生链接。
在故乡度过的童年岁月,即便给我们留下伤害的痕迹,让人想方设法逃离故乡,但当真正离开后,我们最终会发现,故乡再不好,也曾让我们灵魂舒展,自由奔跑;故乡再不堪,也是我们最后的归途,让人念念不忘。
为什么大多数的成年人都有故乡情怀?
正如那句话:故乡情怀,其实就是成年人的避风港,是成年人最后的密码。学会和故乡和解,是一种叶落归根的幸福。
生活中,我们可能因为一句恶言或一次失误,伤害到别人,留下遗憾;也可能因为别人的一次辜负或一次误解,受到伤害,心生仇恨。
更多的时候,遗憾、辜负、伤害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我们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活得偏执、活得沉重。成年人的世界,学会和解,才是爱自己最好的方式:放下偏执,才能活得轻松;不再仇恨,方能岁月静好。
人生,即便有再多的不如意,下半场也无须沉浸其中。
愿我们有“敬往事一杯酒,愿无仇恨回首”的豪情,也有“不念过去、不畏将来”的勇气,学会和世间一切和解,从过往中断舍离,让灵魂更加坦荡和充实,接纳所有不如意,过好下半生。
END
推么推原创签约写手|心平气和
编辑|琪 鹅
统稿|薛笨笨
审稿|阿图如是说
*图片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方拥有,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本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atu580216@qq.com
商务合作联系微信: miaomiao19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