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这事?外卖小哥竟能给普陀警方“打辅助”……

2019-12-28   上海普陀发布

外卖、快递人员在行驶过程中时有发生逆向行驶闯红灯超速等乱骑行的现象,这也成为了一大交通“顽症”。针对这些骑手,该如何管理?对此,区公安分局创新工作思路,开展“两步走”工作方针,不但整治了这个“顽疾”,反而还让“骑手”们成为了警方助力。

科技赋能

整治交通违法现象

普陀商务楼宇众多,外卖、快递需求量特别大,“骑手”的乱骑行、乱停放现象也较为突出。鉴于“美团”“饿了么”两家平台的外卖“骑手”人数约占全区从事送餐人员总数的90%,而且“饿了么”母公司拉扎斯又是普陀本地企业,因此,普陀交警支队主要从这两家企业着手,在上门会谈中提出了抓拍“骑手”交通违法行为的想法,想以警企合作的方式,对“骑手”违法乱象共同整治、共同把关,将单纯的整治处罚引入多元化的警企共治共管模式,获得了两家企业的一致配合。

以此为契机,普陀交警安排辅警对“骑手”违法行为进行采集,一旦发现“骑手”的交通违法行为后,交通辅警便使用取证仪对违法行为进行实时动态拍摄,同时,将违法“骑手”拦停,采集其面部特征、车牌号、送餐箱包号等相关信息,并登记“骑手”身份信息。现场取证后,会有交警对取证录像进行审核把关,梳理违法“骑手”信息及违法行为。

除了人工采集以外,根据市局总队的部署,普陀分局走访了区内“美团、饿了么”等18家“外卖快递”企业,推行安装电动自行车RFID电子牌照8034块,并建立道路交通违法信息采集点位103个。其中电子牌照上牌程序严格按照“一人、一车、一牌照”要求,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唯一性。在分局上下的努力下,电子牌照上牌进度为116.4%位居全市前列

为了方便“骑手”及时处理交通违法,在科技部门的帮助下,普陀交警开发了一款“普陀—交警好搭档”政务微信轻应用软件,将采集的“骑手”违法信息,按照既定设计格式,批量录入。通过其中的“快递外卖”违法查询专栏,被企业通知需接受处罚的“骑手”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普陀的任何一名交警报到,民警通过政务微信查询违法记录后,当场开具处罚决定书。

同时,规定时间内未接受处理的违法数据,系统将自动生成电子表单,由交警在“微信群”内流转至外卖公司,外卖公司对其开展“限制接单”措施,从根源上断了违法人的侥幸心理,提升“骑手”文明交通意识。

此外,公安交警部门还通过线上线下两方面,对骑手进行交通安全培训。线上,将交通安全宣传“渗透”到几家快递外卖企业的“骑手端APP中,“骑手”只有在阅读一定时间的交通安全知识后方可签阅,完成签阅才能进入接单程序。线下,安排两家企业的新入职“骑手”和“违法大户骑手”前往交通安全学校,集中接受交通安全培训

警企合作

“骑手”助力社区治安

“骑手”们平时走街串巷,能够近距离接触各类人群,覆盖范围广、流动性强的职业特点,也吸引了普陀分局的注意。分局通过与区内各寄递、外卖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取得多家企业积极响应,为群防群治注入新生力量,为社区治安提供有力保障。

如何让这样有意义的事情长效运作,普陀分局下足了功夫。首先,分局治安支队会同邮政主管部门,对本区内各寄递、外卖企业开展深入排摸,进一步摸清了这些“骑手”群体的数量、分布区域、年龄结构等情况。此外,普陀分局还定期开展培训,提高“骑手”对风险隐患和违法犯罪的甄别能力。收集线索并通过企业统一上报,有效完善了规范化管理模式,让“骑手”们在工作之余,还能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成为我们普陀的“朝阳群众”。

在“骑手”们的帮助下,充实了群防群治的力量,“防为主、防为上”,切实推动问题隐患前端治理,收集提供各类治安线索,进一步提升社会治安防范水平。希望更多的企业和群众参与到“平安普陀”的建设活动中,警民联动、警民携手,共同担负起为人民服务的不懈追求。

通过对“骑手”的精细化管理,普陀公安既打好了“外卖、快递”电动自行车违法整治“攻坚战”,又巩固了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持久战”。今后,普陀公安将继续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让居民更安心、更暖心、更放心

资料来源:警民直通车上海

编辑:朱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