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富顺融媒,第一时间了解富顺要闻。
“每个村民居住地点旁边都设立了一个垃圾收集点,每户村民家门口都放置分类垃圾桶,引导村民摒弃陋习、分类投放,维护好生活环境。”互助镇副镇长赵勇介绍,从7月份推广垃圾分类以来,以镇机关干部、驻村干部、村组干部、清扫保洁员等重点人群为突破口,示范带动,但效果喜忧参半。
“机关干部和驻村干部都有结对帮扶的村民,镇上还划分‘责任田’。村组干部大多是土生土长,很多亲戚朋友都在村里,示范带动作用强。保洁员每天都在村民的眼皮下工作,可以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赵勇说,垃圾分类喜的是现在家家户户门口摆上了垃圾桶,以前房前屋头就是垃圾堆的现象已经一去不返,担忧的是垃圾分类的程度还很低,工作还任重道远。
“分类程度低主要是村民的认识上还有差距,几乎都是分为两大类,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而认定的标准就是能不能卖钱。”赵勇表示,下一步在继续深入示范带动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入户宣传发动,搞好分类常识普及,从而将垃圾分类向纵深推动。
“垃圾分类是一项全社会参与度非常高的全民运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我们要打好基础,做好示范带动,搞好宣传发动。”记者随后来到富顺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叶光海开门见山点名了当地政府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视。该县从2018年12月开始实施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一体化项目,投入大量资金整治5022个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实现全县建制村全覆盖。同时,富顺县与广东美宝公司签订购买服务协议,每年投入财政资金4300多万元,解决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运输问题。
“只要解决了垃圾收运问题,才有分类投放的基础。但是从先行先试的情况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叶光海坦言,垃圾运输车辆分类、建立末端处置长效机制和群众激励机制等,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分类程度不高,基本上就是分为‘能卖钱’和‘不能卖钱’两大类。末端处置机制不建立,就不能实现对垃圾分类处理的激励,没有激励机制,群众没得动力。当然,即便群众觉悟高,分类做得好,但不实现分类运输还是‘一锅端’,分类就是一句空话。”叶光海认为。
目前,富顺县正在制定垃圾分类试点示范行动的方案,在党政机关、学校、小区实施试点示范,年内实施近9000户。预计8月份内在县委、县政府机关大院内设置2个智能化垃圾分类站,以党政首脑机关先行先试,进行示范带动。“激励机制上,我们倾向于借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积分制模式,根据居民投放垃圾的种类、重量给予积分,积分可以换取生活物品。而垃圾分类的管理运作,计划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叶光海表示,目前已经有企业对接此项工作,分类收集站建设、垃圾运输处置、积分兑换都由企业负责。
来源:自贡网
编辑:胡钰霜
编审:罗怀成 杨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