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亿
虽然柯文哲说话的时候嗡嗡嗡,但他却是目前台湾政坛上最会对年轻人演讲的政治人物之一。他演讲的内容包括很多哲学问题。有很多是他从医生涯中观察生死得出的结论。相对而言,他是那种能把问题相对能看得透的人物。
外界的印象,是柯文哲善变,而实际上,柯从来就不是那种愿意固守现状的人。他曾经是台湾顶尖的叶克膜专家,他主要负责病人最后的急救工作,对他而言,没有什么比将问题解决掉更重要的事情。至于如何解决,就是反应要快。
所以,柯文哲创造了许多关于速度的名言,比如三年前他曾表示,虽然说错话“流血”会有一群“鲨鱼”过来,但“速度是重要原则”,因这个世界不是大的打败小的、强的打败弱的,而是快的打败慢的,“快”要变成一种文化。
他似乎对于鲨鱼情有独钟,在他眼中,政客们是鲨鱼,记者们也是鲨鱼,鲨鱼如影随形,所以他与其抱怨鲨鱼,不如学会与之共存。于是自己创造一套所谓“鲨鱼理论”的说法。作为一个政治个体户,他一度靠这套“鲨鱼理论”保持自己的热度。
他曾经拥有台湾最行之有效的选举操作团队,他们所擅长的包括且不局限于网络。其中一个手段便是不断地丢议题给记者,议题无论好坏,但是要有话题。在柯文哲看来,台湾的记者如同鲨鱼,他们只嗜血肉,而不在乎血肉是谁的血肉。
事实上,柯文哲没有说的,便是支持者也是鲨鱼,他们只要新鲜的,却不管好坏。
这次上海 “双城论坛”,柯文哲7月5日下午在西郊宾馆与国台办主任刘结一举行会面,引发岛内广泛关注。其中闹出一个会面偷拍直播的插曲。柯团队的人偷偷直播这次会谈,但很快被劝止。
柯文哲事后解释说,大陆方面同意他们拍摄存档,但小朋友不懂事去搞直播,确实是很不妥当的事情。但柯文哲的台北市府发言人“小牛”柯昱安却在社交媒体上含蓄地抱怨,这种事情,哪里是自己就能决定的。
显然柯团队更想透明化这次与刘结一会面的过程,但操作手法粗糙到不顾基本政治礼貌的地步。岛内的政治观察者也感叹,这么些年,选举文化过度恶劣,以致台湾政治人物的政治素养与礼貌倒退严重,闹出许多不当的笑话。
然而呢,支持者往往却吃这一套。简而言之,只要有票,政客是不惜为了迎合选民而堂而皇之地去闹笑话。
直播事件只是小小的插曲,柯文哲与刘结一的会面才是值得关注的重头戏。至少代表彼此都有愿意交往的努力和善意,可是蔡英文当日便声称,两岸事务是蔡当局职权,涉及政治或公权力的事务须经当局唯一授权的海基会。
亲绿的《自由时报》援引民进党市议员简舒培的话称,柯文哲见大陆官员为什么不先跟当局讲?他此行就是在配合大陆搞“统战”,漠视当局法律规定。
与其说蔡政府为了防堵柯文哲,不如说操作两岸对立是蔡英文目前唯一得分的策略,既然有效,不妨变本加厉。甚至到了不顾她上台后两岸官方沟通管道几乎断绝的局面。
愚蠢又短视的行为莫过于大家敌视而不沟通。两岸的危机也莫大于一些台湾政客为了火中取栗而不惜四处点火。相对而言,即便以墨绿自居的柯文哲都明白,坚持两岸一家亲中的情感成分才是多么地有必要。
柯文哲曾说,以他的228事件受难者的家庭背景,如此深绿的成分,动不动都被抹红。可想而知,如今在台湾还能坚持善意与和平的两岸沟通是多么地不容易。
在大陆看来,两岸问题是情感问题,所以不惜代价。可惜在台湾很多政客看来,台海之间有利可图,所以坐地讨价还价。只是最后假如情感真的破裂,恐怕多少价格也弥补不了那裂痕。
2020的这场选举,柯文哲是否参选依旧是关键。虽然柯如今有被蓝绿边缘化的危机,但2020的这局,蓝绿都充满了非常复杂的变数。恐怕是台湾有选举以来最为复杂的一局。柯文哲至今不肯表态。
倒不是他在犹豫,而是他知道,这局中耐下性子等待是最好的策略,哪怕继续承受被边缘化的可能。他拿织田信长攻击今川义元的例子说明等待的重要性,其实更说明的是,攻击才是既定方针,至于何时出击不过是战术问题。
韩国瑜四月份表达出参选意愿的时候,柯文哲就感叹,韩到底是沉不住气。韩国瑜后来的发展趋势,也确被柯文哲言中。速度是取胜的关键,但速度只有在关键的时候才有效果,没有人可以持续地保持高速。因为一旦到你疲惫的时候,就成为别人的目标。
和韩国瑜比较起来,柯文哲的团队非常年轻化,柯本人勤奋,每日早起上班,从不懈怠。他确实比韩国瑜更专注于市政,让人无法诟病。
柯善于学习,也善于运用年轻人长处。他的支持者中年轻人居多,却也其来有自。网红馆长就是柯文哲的支持者之一,不过馆长为了骂韩国瑜落跑参选,而奉劝柯文哲做满四年放过2020。按说,网红一般都该明白时过境迁的这个道理。
当然,柯的团队也是非常不稳定。他手下很多优秀人才没有享受到功成身退的待遇。往好处说,柯文哲不愿意政治酬庸。但往坏处说,柯至今不能形成稳固的势力,也有其团队中精英不能沉淀下来的结果。太多人在柯阵营如过眼云烟,更不谈那些反目成仇的例子。
所以柯也常给人凉薄的印象。他解释自己是亚斯伯格症使然。他公开说自己没有朋友,但凡说自己是柯文哲朋友的人都是骗子。媒体人吴子嘉在去年台北市长选举中最后关头不惜报假民调帮柯催票。但吴也反复说明,他不是柯的朋友,他只是赞同柯文哲。
柯文哲一度也想与蓝绿阵营中一些相对边缘化的势力结盟。但成效不彰。但假如蓝绿如今有谁要另开局面的话,柯文哲倒是最好的配合选项。在可能性方面,蔡英文已经操作到其民调的高点,毕竟两岸恐怖情绪不会一直持续下去,而政绩始终是蔡英文短板。
蓝营方面,无论韩郭谁出线,弱点都很明显。更致命的是,蓝营从来内斗内行,初选后分裂也有极大的可能性。所以这局中,冲在最前面的未必是胜利者,而坚持到最后的,一定会有收获。
所以柯文哲不会有像王金平那样操作关键少数的策略,还是那句话,他依旧是这场大选的关键,他如织田信长一样,等待日本永禄三年五月中旬在桶狭间忽然而至的那场大雨。
是夜,万籁俱寂,信长以逸待劳……
织田信长,日本战国时代将领,生于1534年,卒于1582,与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并称“战国三英杰”,推翻了名义上管治日本逾200余年的足利幕府,使持续百年以上的乱世步向终结。
桶狭间之战系织田信长生涯中著名的战役。据称,1560年5月19日,织田信长率领兵力出阵,当天下午桶狭间一带突然下起了大雨。织田军的士兵们大喜,于桶狭间偷袭敌方今川义元,今川义元战死、今川军因而败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