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马龙和妈妈何红娟
人物介绍
受访学生:孙马龙
毕业学校:临颍一高
高考分数:446分(理)
录取院校:信阳农林学院
家庭住址:临颍县大郭镇孙庄村
面对苦难,很多人感叹上天不公、命运坎坷,也有很多人咬紧牙关、埋头苦干,用自己的行动大声说“不”,努力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孙马龙和他的妈妈何红娟,就是这样不愿向命运俯首称臣的人。
7岁时父亲去世
8月18日,记者在临颍县大郭镇孙庄村见到孙马龙时,他正骑着电动车载着弟弟去亲戚家还农具回来。
孙马龙高高瘦瘦,看上去有些内向、有些害羞。
孙马龙的妈妈何红娟告诉记者,前几天家里干农活儿,借用了亲戚家的农具。
何红娟告诉记者,孙马龙出生后不久,她就和丈夫一起到南方打工。年幼的孙马龙,由他奶奶在家照看。
2009年,孙马龙7岁。因为怀了孕,何红娟从南方回到孙庄村养胎。
谁能想到,何红娟前脚刚到家,就接到了丈夫出事的消息:丈夫坐工友的摩托车外出时,出了车祸被撞伤。
何红娟立即坐火车赶往丈夫所在的医院。但是,当她赶到时,丈夫已经没有了任何生命体征。
料理完丈夫后事,何红娟回到了老家,勇敢地将怀着的孩子生了下来,并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俺婆婆也是命苦,俺老公公也是早早地就没有了。当年,她儿这么一走,她的身体也不好了。”何红娟告诉记者,当时家里的收入,主要是几亩庄稼的收成和她平时在附近打零工挣的钱。
“如果不是九年义务教育不交学费,国家给予我们贫困户许多帮扶,还有亲戚朋友的帮衬,我们家的日子真没法过。”何红娟告诉记者,正是国家的好政策让她不用为孩子的学费担忧。但是,一家人的日子一直过得紧紧巴巴。
“很少给他俩买新衣服,都是亲戚朋友这个给一件那个给一件。但是,在学习上,我从来不亏他们,只要说买书买资料,我借钱也给他们买。”何红娟告诉记者。
何红娟是个要强的人,丈夫去世后,她没有再嫁,下定决心要将两个儿子抚养成人。
对未来充满信心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孙马龙并不是太开心,一是因为专业不是他最想学的,二是学费又要靠母亲外出借钱。
孙马龙告诉记者,高考一结束,他就委托一个同学帮他在一家南方的手机配件厂找流水线工人的工作,但因年龄不满18周岁被工厂拒绝了。
没有找到工作,孙马龙就在家帮母亲做些农活儿、家务,减轻母亲的负担。
与此同时,孙马龙也开始为大学的生活、学习做准备。
“上大学后准备利用周末出去打工,平时也会好好学习,多参加活动。”孙马龙告诉记者,母亲总说他内向,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上大学后,孙马龙计划着通过多参加集体活动、多打篮球等,让自己开朗些、外向些,也让生活丰富多彩些。
孙马龙告诉记者,上了大学之后,最重要的是他要靠自己挣钱,减轻母亲的负担、家里的负担。
孙马龙说,母亲已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了他最好的生活条件,所以他从来没有因为家庭贫困而在同学面前自卑过。今后,他也会尽自己的努力,好好学习,努力挣钱,靠自己买房买车,减轻母亲的负担,照顾弟弟和奶奶。
“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才是最光荣、最厉害的!”孙马龙告诉记者,他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也充满信心。(来源:漯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