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平乐|青草塘的鱼梳

2019-09-27   平乐发布

在一米左右长度的小木棒一头固定上七、八枝锋利铁钉的渔梳,是青草塘人在村前清水塘浅水沟渠捕鱼的工具。其适用、有效,给到过青草塘交通站的党员同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44年初冬,一场小雪在天空中飘洒,处于桂东钟山、恭城、平乐三县交界的青草塘村迎来了多年不遇的严冬。

傍晚,三三两两的村民忙着在山地里收割着最后一点农作物,还时不时停下手中的农活,倾听一下山外隐隐约约传来的炮声。日寇占领了平乐县城,村民们感觉心里像压着铅似的沉重.......

受共产党领导的几名抗日自卫队队员轮流坚持在村口放哨,防止日伪进村洗劫。

在通往村口的山路上,五名农民装束的青年接近了村口的哨卡,站岗的队员阿金一拉枪栓:“站住!死马人?”

“阿金,是我呀,肖雷”领头的高个子认出是青草塘地下交通站的阿金。

“哦,是雷哥呀,你们进村吧,阿安哥在家。”阿金连忙背起枪,挠着后脑勺不好意思地说。

五人进村进入了交通站。交通站迎来了建站以来第一批过往的党员。

交通站的肖自挺、阿安等忙着为同志们安排住宿,夜饭安排高粱(红米饭)、南瓜汤。肖雷拉了拉阿安,悄悄地说:“同志们明天要赶往阳朔兴坪,行军很累,能不能搞点渔?”

“行呀”阿安答应着,从门背找出了三把渔梳,把其中的两把递给肖雷和另外一位说桂柳话的党员朱维新,拿上了一个木桶和火把,拉着他们往村口的大塘走去。

“这也能抓鱼?”朱维新看了看手中的鱼梳,以疑惑的目光看着阿安。阿安笑而不答。

“你想吃鱼就跟着走......”肖雷拍拍他的肩膀说。

阿安带着他们来到了村口的大塘边,由于长时间干旱,大塘的蓄水严重减少。阿安选择了一个接近水边,面积不大,但有点深度的水坑,先用泥土把水口堵死,然后下水坑用木桶往坑外排水.......20多分钟以后,水坑水位下降,可以看到几条鲫鱼在游动,但用手抓仍然困难,阿安就叫肖雷、朱维新拿着鱼梳各守水坑的一角,自己守在一角,发现有鱼靠近的痕迹就拿鱼梳砸,不一会,7、8条五两多重的鲫鱼被砸中装进了鱼篓......

阿安把高粱(红米饭)、南瓜汤、鲫鱼汤端上楼,党员同志们高兴地喝着美味的鱼汤,称赞不已:“在英家广西省工委机关我们都没吃到这么好的鱼汤,青草塘真是鱼米之乡,谢谢交通站的同志们冒着严寒和危险为我们提供食宿方便。”朱维新更是对青草塘独特的捕鱼工具——鱼梳津津乐道。

“青草塘的鱼梳最适用的季节是每年的春天,那时大塘的鱼群晚上会成群结队地沿着水沟逆流而上产卵,晚上用火把照着鱼,用鱼梳砸,一砸一个准!”阿安自豪地介绍说。

“同志们在为抗日四处奔忙,命都不怕抛弃,我们提供点住宿方便是应该的。”

“黄嘉政委说了,跟着共产党就能够把那狗日的赶出国门,推翻眼前这个欺负穷人的制度,我们青草塘就会有美好的明天!”阿安在瞳憬美好的未来。

“我们走在一起就是为了这天的早日到来!”肖雷等几位党员同志们向阿安伸出了双手,六双大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第二天一早,肖雷带着四个党员干部离开了青草塘赶赴阳朔兴坪,开赴到抗日战场,战斗间隙,他们向战友们讲述有个青草塘交通站--临阳联队队员们共同的家,还有那两百亩泉水大塘、鱼梳和味美的鲫鱼汤。

来源:青草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