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到处找教育机构?懂得这三点,在家也能做好“幼衔小”

2020-08-08     育儿小米

原标题:还在到处找教育机构?懂得这三点,在家也能做好“幼衔小”

转眼又到了春暖花开时节,还有半年时间一批小宝贝就要离开幼儿园,正式踏上漫长的学业修行之路。家中的父母也同时做好了“随时被气到心脏病发”的准备。

年前闺蜜聚会。她儿子就读的学校虽然早已确定,可她仍旧处在焦虑之中。在

新学校完全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办?回来做作业拖拖拉拉怎么办?

因为我家“妹妹”刚刚上了小学,所以闺蜜希望从我这里得到一些上幼小衔接班的建议。

其实,一方面孩子

并不一定非要去上幼小衔接班

才能适应未来的小学生活。而另一方面家长对于拼音、数学这样的“硬件”条件太过重视。却往往忽略幼小衔接中更加重要的一环——

从幼儿到小学生的心理建设

。幼衔小不该仅仅是一年级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

新环境认识的刷新、新秩序感的建立和自信心的提升。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经验,

跟大家聊聊在这三个方面,究竟该怎么做才能帮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刷新对新环境的认识

《礼记》

中写道:“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提前做好规划,孩子的幼小衔接也就顺其自然了。

我们都知道幼儿园无论是在

生活氛围、还是学习任务上

,都是和幼儿园完全不同的地方。因此父母要提早让孩子了解这两者不同在哪里。如果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对新的生活方式进行排练,对于孩子熟悉学校生活非常有帮助。

将小学生活以游戏的形式呈现,能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下了解即将到来的学校生活。爸爸妈妈可以抽时间

带孩子去未来的学校兜一个风

,熟悉一下上学的路线和学校的环境;也可以和已经上小学的别人家哥哥姐姐聊一聊学校里的生活。

在正式上学前,可以和孩子通过扮演老师和学生,来进一步熟悉学校的生活。也可以按

照孩子上小学的样子安排生活作息。

比如妹妹上学前,我们就将她的作息,调整到和哥哥一样的每天早上7点起床,而不是像原来一样睡到8点。

秩序感的建立

柏拉图

说过,

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

哥哥当初刚上小学,爸爸开车接回家,进门第一件事儿就是去玩具箱前问候他的“老朋友”,

根本不记得自己还有什么作业要完成。

当时我们没少因为这个事儿叨叨他。到了妹妹上小学,

我们就将建立“秩序感”当做了她幼小衔接中很重要的一项来培养。

那么培养孩子上小学该有的秩序感,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

让孩子心里有数

幼儿园大班时,爸爸妈妈就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

管理自己的事务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

回家以后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也可以

将这些事儿写在便利贴上,

一边聊一边排列。帮助孩子建立判断轻重缓急的能力。

等到上了小学,孩子需要做的作业多起来,才能将什么事情最重要、什么事情次重要,什么是作业完不成就不能做的安排清楚。

第二,学习控制时间

家长在孩子刚刚开始写作业时,

可以根据作业难易引导孩子做一个时间估量。

比如数学,半小时内大概能做完,那么可以和孩子约定这个时间,上一个小闹钟。按时完成,可以积分。提前完成,还可以双倍积分。如果没有完成,也要接受约定好的惩罚。

第三,

给孩子一些自主权

整个作业过程的流程和时间控制可以和孩子商量决定。就算他决定到家先玩玩具再做作业,家长也可以给他这个机会,只要他能遵守他和你约定的时间。给予自主权,也是帮助孩子建立“自己为自己行为负责”以及学会独立安排学习生活的重要方法。

第四,强化正确行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斯金纳就提出过强化的重要性。强化就是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各种反馈,从而提高他们正确行为出现的频率。

如果孩子能做到,那么你的奖励就要及时兑现。如果没有完成约定,惩罚也必须实施。要知道,

只针对单个约定,就事论事的惩罚不会伤害到孩子的情感。

真正伤害孩子情感的惩罚,往往是父母没有做好情绪控制,发泄式的怒火。

自信心的

建立

进入学校,知识掌握是自信建立最直接的途径。现在家长之间关于“幼儿园什么都不学,愉快地玩耍才是正经”和“从起跑线上就不能落后”两种观念的争论不绝于耳。

一方面,作为母亲的我,从哥哥和妹妹小学第一年的情况来看,还是建议补充

一些简单知识

的知识,这样对孩子的自信确立会有一定的好处

。比如说认识一些常用的汉字,这样就可以减少作业时读题所用的时间,尽早实现独立写作业。

另外一方面,为了让孩子更有自信,建议爸爸妈妈们帮助孩子

锻炼一下表达能力。

由于小学老师需要面对的学生是幼儿园的两杯,所以没有办法估计到每个孩子的需求和想法。

于是就需要孩子尽量大胆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越是这样孩子得到的正向反馈越多,越有利于建立自信。

妈妈来叨叨:

其实上小学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可怕。作为家长,在事前做好充分准备,刷新孩子对未来新生活的认识,建立孩子对未来新生活的秩序感,培养孩子对未来新生活的自信心。每一朵花都可以在新的土地上开得更加鲜艳夺目。您说呢?

一位开始创作的二胎妈妈,我手写我心,点滴都是我带俩孩子的育儿经验。希望我的育儿经验能带给您一点帮助!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立删】

宝宝感统失调的这些表现常被忽视,及早干预,别错过最佳矫正期

全国开始线上教学,考验的非平台负荷能力,而是孩子的学习能力

把握孩子的语言敏感期,教说话事半功倍,你家孩子也是“小话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Ogxz3MBeElxlkka-Mh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