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产业项目频频落地助推潮州高质量发展

2019-12-13   潮汕胶己人

“滋滋滋……”湘桥区桥东街道社光村的一处厂房内,碧桂园智能卫浴(潮州)产业园试验生产线正处在忙碌中。不同于传统的陶瓷卫浴生产车间,这里既没有人数众多的一线工人,也看不到烟尘滚滚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十多台机器人分工合作,车间井然有序、地面干净整洁的生产场面。与此同时,位于凤泉湖高新区的项目一期260亩陶瓷生产用地已于11月26日完成土地摘牌工作。经过近一周来的努力,项目现场已经是如火如荼。


图为碧桂园智能卫浴(潮州)产业园试验生产线。 袁晓金 摄


加强沟通完善服务

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今年4月19日,市长殷昭举带队前往碧桂园集团总部,与碧桂园集团现场签下总投资超100亿的合作协议,双方将全力推动高端智能卫浴产业园项目在潮落地建设,着力打造集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世界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卫浴产品制造厂。项目分三期进行建设,建成后年设计产能为540万件(套)智能卫浴产品。


从正式签约到项目拿地正式落户,我市仅花了7个月的时间就将这一原计划选址在国内西南地区的项目在潮州落地,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潮州不仅有成熟完善的卫浴产业链,更有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最重要的是市党政领导对项目非常重视,多次与集团高层进行对接沟通。” 碧桂园筑智卫浴公司陶瓷事业部总经理林赤峰说,正是由于上述原因的综合叠加,让碧桂园智能卫浴产业园项目最终落户潮州。


从4月底陶瓷事业部进驻潮州以来,林赤峰也深刻感受到潮州营商环境尤其是政务服务的便利和高效。今年11月中旬,碧桂园集团下达了在潮州的前期任务,林赤峰和同事们将情况向市有关部门进行反映,有关部门迅即帮助协调用电等问题,使得这一建设任务仅用十天时间就圆满完成。“没有有关部门的支持,我们的工作不可能推进得如此顺利。” 林赤峰说。


完善产业扶持政策

打造高效政务环境

  

市委李雅林书记强调:“要切实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全力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动流通。”细数近两年潮州制造业发展历程,落户的制造业大项目远不止碧桂园智能卫浴(潮州)产业园项目一家,益海嘉里食品项目结缘潮州港经济开发区,华侨城工业地产项目选址韩江新城……越来越多的项目垂青潮州,与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产业政策扶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前两年陆续出台总部经济、工业地产、中介服务业、陶瓷、食品等方面20多份政策文件的基础上,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发力,制修订了《关于促进潮州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潮州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潮州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的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扶持工艺美术人才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通用厂房建设促进工业地产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1+N”产业扶持政策体系,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政策保障。


服务企业不仅要出台政策,更重要的是让见诸纸上的政策措施,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具体行动。我市将打造高效便捷政务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效能。据统计,目前我市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4.5个工作日以内,不动产登记缩短到5个工作日,均在全省位于前列。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缩一半以上,清理、减少各类证明63项。在推进项目落地建设方面,我市严格落实政府常务会第一议题、“服务专班”“重点项目夜班车”等机制,实行重点工业项目市、县(区)两级政府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加强对重大工业项目的跟踪督办落实,切实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难题,为企业提供政策、要素、项目和服务等保障。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助力高质量发展


在国家和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市因势利导,积极推动工业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通过实施普惠性事后奖补、省级工业和信息化相关专项和技术改造风险补偿等政策,采用股权投资、事后奖补等方式支持企业开展提质增效、智能化改造、设备更新和绿色发展等项目。同时组织编制《潮州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健全工业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储备机制,引导企业做好技改投资备案库和技改项目统计库“两库”的填报工作,及时掌握并定期分析本地区工业技术改造形势。2019年,我市共扶持企业开展设备更新事后奖补项目8个,奖补金额合计2283.99万元;扶持企业技术中心项目1个。目前,我市已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1家,总数量位居粤东前列;已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71家。今年1-10月,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20.42亿元,增长7.6%,增速比1-9月提高0.4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32.04亿元,增长13.1%,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连续4个月保持“双增长”。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重点。我市将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省实验室分中心等科研平台、创新平台为载体,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培育“高精尖”“独角兽”创新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为手段,不断提升我市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三环、恒洁、皓明等企业智能化生产的示范作用,在全市范围内支持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生产线,推广应用智能化技术,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新建或改扩建方式,高起点、高水平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


“现在我们正加快生产线测试工作,试验出又好又稳定的机器人,确保项目取得成功。”林赤峰表示,碧桂园智能卫浴(潮州)产业园项目将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和设计,着力把厂区打造成集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符合工业4.0的智能卫浴产品制造企业。希望以项目落地建设带动整个潮州陶瓷产业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步伐,为潮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记者 袁晓金)


潮州日报时评


发展攻坚期,接续奋斗加油干!


于今日潮州,“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意义不言自明,但前天召开的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推进会,还是令人耳目一新。


这个新,新在重大项目建设“欣欣向荣”的新面貌。益海嘉里粮油加工基地、全球智能卫浴、工艺美术之都博览园、雅士利蒙雅婴幼儿营养品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和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建设,超亿元重大增资扩产项目8个等,表明潮州是一片投资发展的热土。


这个新,新在各级各部门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新举措——“企业吹哨,部门报到”“要给企业做‘减法’,给我们做‘加法’”,市委书记李雅林浅显易懂、生动朴实的表述,无疑是我市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最动人的承诺。


这个新,新在会议开法。市委书记、市长带领各级各相关部门深入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办公,与企业家、协会代表坐下来共同交流探讨,讲实话,摸实情,求实效。这既是全市重大项目建设一次较集中的检阅,也是各县区各部门一种互学互比。


谋大事者,善于谋势。当前潮州正处在加快发展攻坚期。攻坚者,其难度可想而知,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闯出一条路就是前景,停滞不前就是困境,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命运抉择。正是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潮州所处的历史方位,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做出“1+5+2”决策部署,把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推动潮州高质量发展的五项重点工作中的两项进行谋划部署;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又相继出台了《潮州市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潮州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等一系列行动计划。


思路有了,方案有了,办好潮州的事情,关键就在于一个“干”字。曾几何时,我们习惯于以省尾国角、城市发展空间小自找借口自甘落后,今天益海嘉里、世界潮人文旅项目、华侨城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进驻,三环集团的不断创新发展,说明只要我们克服怨天尤人、妄自菲薄思想,愿干事肯干事,潮州也一样能干成事;说明只要我们肯干事能干事善于干事,敢于改革创新,传统产业照样有春天。


今日潮州,要克服自甘落后思想,也要克服孤芳自赏思想。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会,既让我们看到成绩,更看到短板和不足——家族化管理,陶瓷、不锈钢、食品等传统产业发展质量不高,创新能力和抗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等,是我们年年反思屡屡期待破解的难题。这些难题如何解决?不干,再怎么想,怎么谈,问题始终在那。唯有奔着问题去,干了,才有突破口。尤其是陶瓷、婚纱礼服、食品、不锈钢等传统产业,要破除孤芳自赏思想,敢于从小作坊、小打小闹、小富则安、“宁为鸡头不做凤尾”思想束缚中走出来,敢于自我革新,勇于开拓进取,放开手脚加油干;需要强链条壮集群,加快“提速换挡”。


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企业要努力,部门也要发力。饶平近期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能在短期内取得大进展,不是部门行局坐在办公室做表格做出来的,而是县委县政府领导、部门人员亲临一线,以钉钉子精神干出来的。处于发展攻坚期的潮州,尤其需要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韧劲,需要继续坚持领导挂钩重点项目工作制,坚持重点项目专班制,需要我们列好清单,挂图作战;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大处谋划,重点突破;需要我们扑下身子,深入一线,久久为功,一棒接着一棒干,积小胜为大胜。


集中力量办好潮州的事情,关键在一个“干”字。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法治环境、行政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氛围。人人都是城市一分子,人人都是生产力,是潮州形象代言人。唯有每位市民也都动起来,从身边事做起,从自己的事做起,真正树起潮州形象、潮人形象,才能把潮州工作推向前进。


伟大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处在历史关键节点上的潮州,需要我们凝聚各方力量,敢于担当勇于进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日夜兼程接续奋斗,以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新成效,推动高质量发展,书写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新篇章。



来源:潮州日报

(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