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价值线
编辑 | 柯贝 南山
亲爱的A股投资者:
16日,政治局集体学习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这将释放什么信号,对哪些产业产生影响?
对于后市,券商普遍看多。国泰君安认为,Q3盈利超预期、“十四五”增长路径明晰、风险偏好抬升,有望助力市场冲击3500点的区间上沿。
板块方面,券商看好,光伏和新能源汽车、科技两大赛道。
同时,价值线研究院提醒,下周还有两大看点值得期待:一、三季度宏观数据19日公布;二、三季报披露大幕开启。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本期价值线《股市鸡毛信》正文
价值线编辑部
10月18日
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我们要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要充分认识推动量子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
总书记的讲话,主要看点有:要保证对量子科技领域的资金投入,同时带动地方、企业、社会加大投入力度。要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校对量子科技基础研究的投入,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统筹建设,完善科研管理和组织机制;要提高量子科技理论研究成果向实用化、工程化转化的速度和效率,积极吸纳企业参与量子科技发展,引导更多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开展量子科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量子计算如果能够大规模商用,有望大幅缩短新药开发、破解密码,以及搜索等人工智能应用所需时间。
据价值线研究院梳理发现,目前A股市场中,量子科技相关概念股主要集中在量子通信产业链。相关概念股如下:
最近一个月以来,能源革命进程突然被摁了加速键。两大能源核心赛道光伏和新能源汽车持续走强。
光伏玻璃龙头福莱特拉出三连板,五个交易日暴涨逾50%。硅片龙头隆基股份市值突破3000亿,上市八年翻了50倍。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板块也不甘示弱。龙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双双持续创出历史新高,其中宁德时代市值已来到5500亿,占据A股总市值排名第十一的位置,排在它前面第十位置的,正是传统能源巨头中国石油。
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以及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市场和清洁能源生产国,中国已经处在本轮能源革命的核心位置。事实上,我国在光伏和新能源汽车这两大产业链上已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并将成为未来最核心的两条投资新赛道。
赛道A
光伏:头部企业扩产忙 机构看好玻璃、胶膜和硅片
十四五期间,国内光伏年均装机预计有望从55-60GW上调至73-78GW,增幅相较原规划超过30%,较十三五期间年均装机增长接近100%,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据统计,2020年前三季度已有49家企业宣布扩产,各大头部厂商凭借规模、成本优势继续扩大产能,光伏行业强者恒强趋势显著。价值线研究院总结了光伏行业各细分领域的主要A股上市公司,见下表:
细分行业趋势与格局:当前光伏细分产业链存在几大结构性趋势:双玻渗透率提升;单晶替代多晶;硅片大尺寸化;组件集中度提高;逆变器加速出海;新一代电池技术HJT开始量产。光大证券研究所指出,目前光伏细分各环节格局:胶膜>玻璃≈硅片>硅料>电池片>组件。
胶膜:今年上半年,主要光伏胶膜企业出货量有所增长,同时胶膜平均销售价格持续提升,推动收入规模较快增长以及盈利水平的提升。主要的胶膜企业大力扩产,行业龙头福斯特拟再次发行可转债扩充 5亿平方米光伏胶膜产能,募投项目全部投产后产能规模有望实现翻倍。
玻璃:双玻渗透率提升,新增供给受限。双玻组件需要两块2.0mm玻璃,而传统组件只需要一块3.2mm玻璃,从传统切换至双玻,组件玻璃需求提升25%,带动光伏玻璃需求成长。根据工信部指导意见,光伏玻璃被列入产能置换范围,未来新增供给受限,2020-2021 年玻璃供给将较为紧张。目前,行业形成福莱特+信义光能的双寡头格局,市场份额超过 50%,毛利率领先二三线企业15%-20%,成本优势明显。
硅片:四季度将迎大规模产能释放。与玻璃一样,硅片也是双寡头格局。隆基股份(42GW)和中环股份(33GW)的市场份额加起来超过了70%。不过上机数控、京运通等单晶硅片新势力迅猛发展,盈利水平也在快速提升。四季度单晶硅片将迎来较大规模产能释放,未来单晶硅片价格恐显波动。
硅料:短期供需偏紧,龙头扩产步伐加快。7 月以来,受新疆新冠疫情以及生产事故等因素影响,多晶硅供需趋紧,价格明显上涨,短期新增供给有限,2020下半年到 2021年有望维持供需整体偏紧的状态。中长期来看,头部企业纷纷提出新的扩产计划:保利协鑫宣称首期 5.4 万吨颗粒硅项目已正式开工,通威股份乐山二期和保山一期项目合计超过 8 万吨产能预计将于 2021 年建成投产。
电池片:市场集中度低,头部企业微利。受供需宽松以及价格下降等影响,上半年电池片企业盈利水平同比明显下滑,头部企业处于微利状态。2019年我国电池片产量约110GW,约占全球电池产量的79%。电池行业是光伏产业链中,集中度最低的环节,前五大企业,市占率不到40%。通威股份的产能在20GW,大幅领先后面其他4大企业(产能都在10GW左右)。
组件:成本上升,市场集中度提升。受益行业集中度提升以及海外需求爆发,头部组件企业出货量呈现了较明显的增长,前五大组件企业上半年的组件销量同比增长约42%。晶奥科技、天合光能等头部企业业绩增长迅猛。不过组件上游的硅料和硅片近期涨价明显,对于组件来说,成本有所提高。
设备:受益技术迭代。硅片设备方面,硅片大尺寸逐渐成为主流。电池片设备将受益HIT电池技术迭代,预计将有 2020 年将有4 4- - 5GW 以上的HIT新增产能投放。未来三年 HIT 设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200亿元。目前,捷佳纬创和迈为股份已涉足HIT设备,部分细分品种已实现国产替代。
逆变器:加速出海,海外渗透率进一步提升。逆变器市场集中度高,前五大厂商占据全球一半以上的逆变器出货量,华为和阳光电源形成双雄争霸格局。上半年头部企业光伏逆变器业务收入规模大幅增长,毛利率水平也有所提升。头部逆变器企业量利齐升的主要原因是毛利率较高的出口业务规模较快增长。2019年国内逆变器出口规模为 52.3GW,同比增长 177%。欧洲近年来逆变器更换需求已经呈现不断上升态势,2020 年全球逆变器更换需求将达到 8.7GW,同比增长 40%。
赛道B
新能源汽车:低库存叠加销售旺季 国产特斯拉进口替代加速
产销量大增:2020年9月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13.8万辆,同比增长67.7%。目前新能源汽车库存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模拟库存为今年4月以来最低点,低库存叠加后续销售旺季,新能源汽车存在一定的备货需求。
9月欧洲电动车销量同环比继续大幅增长,德国、法国、挪威、英国、瑞典、意大利六国电动车销量合计 12.3 万辆, 同比增长超过200%;从累计交付量来看,除挪威外,其他五个国家都实现了同比翻倍的涨幅。预计20年欧洲电动车 100-110万辆,同比增长80%-100%。
动力电池方面,装机量自3月以来持续改善,到8月单月已突破 5Gwh,彻底扭转了上半年装机量同比不断下滑的趋势。电池材料方面,8月份四大材料月度产量数据全部创出历史新高,整体产量数据遥遥领先于其他年份,随着新能源车补库存、锂电池装机不断提升,电池材料排产数据仍有望屡创新高。
国产特斯拉进口替代加速: 10月1日,国产特斯拉Model 3宣布降价约 2.3 万元,低配版售价低至 24.99 万元,预计四季度有望达到月均2万辆,全年实现14万辆。降价后的锂电池将由LG化学生产的三元锂电池切换为宁德时代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国产Model 3其他零部件进口替代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价值线研究院总结了新能源汽车细分行业重点A股上市公司,见下表:
细分行业竞争格局:据中泰证券测算,各细分子行业毛利率由高至低依次为:隔膜(45.95%)>锂电设备(34.37%)>负极(31.46%)>电解液(29.32%)>锂电池(25.59%)>锂资源(23.55%)>电机电控(19.16%)>正极 (16.44%)>整车(15.16%)>钴资源(14.82%)>六氟磷酸锂(4.61%)
隔膜:新能源产业链中毛利率最高的细分领域。行业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头部企业恩捷股份通过外延并购体量进一步扩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负极材料:行业竞争格局较好,行业集中度较高且持续提升,产品价格变动相对较小。头部企业积极扩产、布局一体化产线,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巩固自身竞争优势。头部企业有璞泰来,中国宝安子公司贝特瑞等。
电解液:行业前三的头部企业天赐材料、新宙邦、江苏国泰合计市占率超50%。随着下半年新能源电动车的产销快速回暖,六氟磷酸锂需求快速提升。据最新价格行情显示,国内六氟磷酸锂成交价较9月底已经上涨了至少10000元/吨。自9月中旬国内已有多家六氟磷酸锂生产企业宣布对外停止相关原材料报价。
锂电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议价能力最强的环节。主要分为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两大路线。三元电池能量密度更高,但成本也较高。相比成本在0.8元/wh左右的三元电池,目前磷酸铁锂系统成本0.65元/wh左右的报价有一定优势,因此在补贴退坡的大趋势下,磷酸铁锂装机量回暖明显,9月磷酸铁锂装机量同比大增 146.1%,环比增长49.2%。此外,比亚迪发布刀片电池,使得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也进一步改善。行业竞争格局方面,国内电池企业维持“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宁德时代在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占有率均超过50%。
热管理:电动车热管理技术迭代路径清晰,热泵化是必然趋势,其中二氧化碳冷媒优势明显,大规模商业化趋势逐渐明确。目前头部主机厂大众、戴姆勒等已明确使用二氧化碳热泵,这将进一步提高热管理单车价值量。据机构测算,单车价值量将提升1500-2000人民币。目前,克来机电、三花智控均开始布局高压阀和管路等核心领域。
充电桩:10 月 9 日,国常会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提到加强充换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区域公共服务领域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有关比例不低于 80%。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行业集中度较高,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云快充四家占据全部市场份额的80%。其中特锐德子公司特来电市场占有率超过30%。
下周两大看点,值得关注。一是国家统计局公布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二是三季报披露大幕开启。
19日上午10点,国家统计局将公布三季度GDP、9月工业增加值、国定资产投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数据。
今年以来由于受疫情影响,一季度我国经济被迫“深蹲”,GDP同比下降6.8%,二季度随着各项政策的稳步落地及复工复产有序推进,GDP同比增长达3.2%,增速实现由负转正。从目前机构对三季度GDP预测数据来看,预测最大值为7%,最小值为4.4%,平均值为5.3%。随着需求持续回暖、投资继续修复、消费价格稳定等因素显效,机构依旧看好中国经济增长潜力。
下周,沪深两市将有533家上市公司公布三季报。其中,双一科技、南天信息、安靠智电、洁美科技、黑猫股份等48家公司预计三季度净利润将实现翻番。宏达新材、亚玛顿、西安旅游、牧原股份、顺钠股份等公司三季度净利润预增超1000%。
在关注预喜公司的同时,也应警惕业绩地雷股。下周公布三季报的公司中,飞利信、*ST华塑、天沃科技、首航高科、南国置业等公司预计三季度净利润同比跌幅上限均高于300%。
链接
1、美股
美国股市本周一上涨,之后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在周五公布了乐观的零售额数据后,主要基准股指收高。标普500指数周五上涨0.47点,至3483.81点,涨幅不到0.1%。本周上涨0.2%,今年来上涨7.8%。道琼斯指数上涨112.11点,至28606.31点,涨幅0.4%,本周累计上涨0.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42.32点,至11671.56点,跌幅0.4%,本周上涨0.8%。
2、港股
本周恒生指数小幅上涨,一周累计上涨1.11%,周K线实现三连阳,截至周五收盘恒生指数报收于24386.79点。
3、人民币
离岸人民币(香港)周五报收6.7009美元/人民币,上涨0.14%,本周累计下跌0.05%,涨势放缓。
4、黄金
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下跌2.50美元,跌幅0.1%,收于每盎司1906.40美元,本周黄金期货价格下跌1%。
5、原油
纽约商品交易所11月交割的原油期货价格下跌8美分,跌幅0.2%,收于每桶40.88美元。本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0.7%。美国上周原油库存下降以及OPEC+承诺遵守减产协议的新迹象令油价得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