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年文化传奇!槐轩文化对双流人有多大的影响?

2019-12-20   空港融媒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不可否认

独特的历史文化

使双流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蜀之双流,古之瞿上

人文荟萃,名贤辈出


成都双流

是一座具有高颜值

还拥有有趣灵魂的城市!


勤劳智慧的双流人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留下绚烂的人文历史和丰富的古迹遗址


在双流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生活久了

双双感觉自己变得越来越有文化

越来越有品位~


今天双双

就要给你聊聊

槐轩文化



蜀中大儒刘沅是彭镇羊坪村人

融会儒释道三家精髓

创立的“槐轩学派”

在四川国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槐轩文化也是双流城市文化的瑰宝

门中弟子遍及各地

世人更送“川西夫子”之名

至今《豫诚堂家训》的诵读声仍在回荡

从“川西夫子”到“槐轩学派” 双流两百年文化传奇

被誉为“川西夫子”的清代学者刘沅

创立了槐轩学派

融会贯通、学究中西的槐轩文化

既是双流文化的瑰宝

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刘沅(1768—1855),字止唐,集儒学大师、思想家、教育家、慈善家、中医理论家于一身,终身不离教席,被誉为“塾师之雄”和“川西夫子”,事迹列清《国史馆儒林传·刘沅本传》。其代表著作《槐轩全书》涵括经学、史学、理学等计28 种178 卷。

在刘沅给自己家的中堂

起名为“豫诚堂”

“豫诚堂”中挂着《豫诚堂家训》

细读《豫诚堂家训》

“喜欢势利,定成鄙夫”

即一心一意地去追求权力和金钱

定会成为卑鄙小人

“治天下无多术,养教周全”

治理国家不须用更多方法

只须做到周到的养和教就行了

说到底是

“饱暖平安,是为清福,温良恭俭,到处春风。”

槐轩学说心性修养和伦常实践并重,不尚空谈,其团体开展的救死扶伤、济困救助、兴办私塾义学、创立书局等大量公益慈善活动,影响颇广。

刘沅曾修葺成都武侯祠,现今所见为其调整后的风貌。他还组织重修成都青羊宫,重建双流熏风塔等。其后人又组织重建新津老君山等,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传统文化“成己成人,推仁推爱”的理念和主张。

刘沅理论与实践并重

知行合一

终身实践大学之道

教书育人

悉心裁成后学

据不完全统计

至今刘氏家族中

仍有五十余人从事教书育人事业

(由于年代久远,资料不全未作完全统计)


刘沅家族略表

其孙刘咸炘(1896—1932),字鉴泉,别号宥斋,是近代学术史上英年早逝之天才学者,享年仅36岁。先后任尚友书塾塾师,敬业学院哲学系主任,后被张澜先生聘为成都大学、四川大学教授,是公认的四川近现代著名思想家、国学大师。其学术来源祖考槐轩,私淑章实斋。代表著作《推十书》遍及文史哲诸领域,集诸子学、史志学、文艺学、校雠学、目录学、方志学等于一炉,计235部475卷800万言。


《槐轩全书》《推十书》是传统文化中罕见之博通儒释道三家精要并具完整学术体系的珍贵文献和宝藏。

槐轩儒林代表人物

创始人刘沅,后代能传其学的有刘松文、刘梖文、刘咸焌、刘咸荥、刘咸燡、刘咸炘等。门人有四大弟子刘芬、李松山、孙海山、刘鸿典及谭道衡、樊道恒、陶道夫、颜楷、郑钦安等,省外有福建林鸿年、山西平遥李箴视,韩国宋荣龟等。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打造双流文化品牌


留住文化根脉,并非单纯的保留

不仅要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维护与传承

还要赋予更多人文气息

让历史“活”起来

棠湖中学的槐轩文化馆


走进这里

儒雅墨香袭面而来

在棠湖中学槐轩文化馆里

陈列着刘濖、刘沅和后人的

文学作品及书法

以及儒林刘止唐兄弟读书时的资料和典籍


彭镇老茶馆的槐轩文化讲堂

槐轩文化讲堂每月开展两次

将一直持续到2020年1月


给老百姓提供了解双流发展历史的机会

极大丰富了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双流编写《瞿上文华》

编写的《瞿上文华》是双流第一部区情教育读本,传承巴蜀先贤讲学论道之精神,传递正能量,为双流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古蜀双流成就了灿烂的文明

一代又一代的双流人

传承了古蜀先民的勤劳和智慧

形成了双流古蜀文明与现代文明

交相辉映的新气象


传承历史

创新未来

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

双流的魅力将不断提升~




编辑 马榕骏

审核 周星云

来源 空港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