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面对这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绷紧这根弦。自贡市富顺县的援凉干部们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奋勇争先,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工作中,用真心,带真情,扶真贫,深受凉山当地干部群众高度赞誉。
富顺县狮市镇人民政府派驻昭觉县尼地乡宜坡署觉村邹乙修:一坨腊肉建起汉彝母子情。
故事发生在今年2月,按县委县政府要求,全县集中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再排查工作,一坨腊肉建起汉彝母子情的故事就发生在再排查过程中。乌甲阿妈与老伴均60多岁,儿子常年在外务工,是典型的空巢老人。邹乙修与队员们来到乌甲阿妈家开展再排查工作,阿妈反映,电视能收看节目,但一遇刮风天气就看不了,厨房电灯线路也有问题。作为驻村干部,发现一个问题就要解决一个问题。他便找来梯子,爬上房顶,加固天线,随后还给阿妈解决了厨房电线接触不良的问题。阿妈脸上始终挂着灿烂的笑容,口里不停的说“卡沙沙”,甚至还说他比她儿子还亲。在处理完问题后,阿妈极力挽留他吃饭,但都被婉言谢绝了。
走在回村的路上,邹乙修不经意看见后面一个步履蹒跚的身影端着一盆东西急匆匆的朝他走来,原来是乌甲阿妈带着刚煮好的腊肉走了过来。他一路小跑着迎了上去,她口中直喘着粗气,将整盆腊肉硬塞给他,他拧不过她,只好挑了一坨。最后,他拉着阿妈的手说:“您就把我当成您的儿子,家里有困难就找我。”送别阿妈,看着她逐渐远去的背影,他不禁想到了在家的父母,远方的他们是否还过得还好?
富顺县农业农村局派驻布拖县合井乡菲洛达村樊超:干部群众齐发力,扫清脱贫“拦路石”。
群众认可你,你干起事情来就事半功倍,但是怎样才能获得群众的认可呢?也许在很多小事上就能够体现出来。今年2月,因持续的雨雪天气导致该村掉落一块直径约1米的大石到通村公路上,严重影响全村村民的安全出行。于是,村干部就组织十余名村民进行道路清障,虽然他们没主动叫上樊超,但是他主动参加了进去。也许在群众的眼中,他是一个“书生”,哪儿来的力气和他们一起搬开这块大石。但是真正干起来的时候,他可谓是不遗余力,十几个人慢慢搬起这块大石头,一点一点的把它往路边移。最终,大家用了一个半小时才把这块大石移到了公路边。他用的劲、流的汗,群众都看在眼里。当大家都累坐在公路边上,迎面吹来带着一丝凉意的春风时,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起来,群众也真正把他当成他们中的一员。
脱贫攻坚是件大事,但是这件大事是由无数小事干起来的。樊超坚信,只要自己做好了每一件关系群众的小事,脱贫攻坚大事何愁不成?
富顺县东湖镇卫生院派驻喜德县鲁基乡依洛倮村万智勇:专业对口,建起群众连心桥。
总所周知,因病是致贫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个村上就有这样一个贫困户,因为得了“怪病”,曾多次辗转多家州级医院治疗,却始终不见好转。而万智勇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就利用自己的优势,将这名村民的症状发给了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在大家的综合研判下,认为村民患上的是“烟雾病”,这种病很难医治。因此,万智勇建议村民到成都治疗,但村民考虑到昂贵的医疗费,始终难以决断。随后,万智勇多次走访有关部门咨询政策,争取到了卫计部门的爱心扶贫基金,同时还为村民办理了爱心扶贫基金相关事宜,最终解决了他看病难的问题。现在,他身体越来越好了,也经常到村办公室来找万智勇聊天,看到他日益好转的身体,自己也是极其欣慰。
虽然,目前我们面临的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还很重,但是万智勇深感职责所在,再重也会坚持下去,全力完成好组织赋予的使命。
富顺县人民法院派驻美姑县侯播乃拖乡瓦基村姚宗成:点滴工作,汇聚凉山真脱贫。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刚开始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因为心里挂念着群众,姚宗成于2月2日便返回了工作岗位,和其他工作队员积极投入到本村防疫工作中,统计掌握了本村26名年前在广东务工返村人员的行程情况,并对其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每天都要和村医到他们家中测量体温。同时,还挨家挨户宣传告知群众不聚集、勤洗手、戴口罩,引导村民丧事简办、婚事缓办、摩事禁办。“防疫”“脱贫”两手抓,在强化疫情防控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脱贫攻坚工作,积极组织安全住房复工、群众复产。与施工方积极协调原料运输,组织动员在村闲置劳动力到安全住房工地上务工。防疫不误春,农耕不误时,在姚宗成地带领下,村干部们深入山间地头,与群众一起劳动,抓好春耕生产,为提高群众收入、保质保量完成全村脱贫任务夯实了基础。
姚宗成认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点滴工作汇聚成脱贫攻坚这项伟大事业,前路虽艰,行则必至。(洪家超 刘勇军 许鹏)
(责编:罗昱、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