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北京牛逼的地方

2019-11-27     我是喵姬


文/喵姬

回到北京的第二天,到小武家吃饭了。

今晚见到的除了老熟人金灵、洪主编。

还认识了一位新前辈,一位在中国崔健更早玩摇滚乐队的前辈:邹世冬。

就是记得目前是在中央电视台做音乐栏目,很具体的工作内容不太记得了(脑子真的不好了)。

邹老师长头发,一米八多的高个子,挺拔的姿态,60岁了,讲话声音有力而且清晰,头发比我的还长。

一位音乐人,随便哼两个音都惊着我了。

好听!

整个聊天过程中,碾压得我好像还没上过幼儿园一样。

今晚的聊天很有意思,受益匪浅。

01


“中国没有艺术”

作为曾经是一名音乐生的我,曾经也有一个“歌唱家”梦想的,谁能想到会有一天听到有人说“中国没有艺术”这样的评价呢?

邹老师问我是不是学美声,我说是。

他说:“中国哪有音乐,唱的都是技术,你听听现在这些顶尖的歌唱家,哪个不是千遍一律的声音?他们学什么?他什么学的是怎么唱歌,根本不是音乐。”

他说有一次出国,在关口警察问他是不是艺术家,他回答:“中国没有艺术。”

这句话乐了。

关于中国的音乐这件事,邹老师讲了很多,主要围绕一个观点:中国的文化很牛,但是现在的人都没有继承下来。

这是他生气的地方。

“都弄的是什么玩意儿。”(北京口音)

在这个聊天过程中,邹老师问了我很多问题,我都答不上来。

他说:这个不怪你,这个怪你的老师,没有教。

因为整个中国教育就是这样,没有根,我给你什么,你就学什么就好,不会告诉你为什么要学。

这不是学习,这是知道,你只知道有这样的东西,但是你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东西。

能评价艺术的,本身需要对艺术了解透彻,你才能知道“有”还是“无”,这个“没有”多少是含有一种失望在里面。

就像今晚邹老师和我的对话一样,从我身上他应该就看到中国目前普遍“艺术教育”的情况。

对的,学习的这几年,别说入门,连门都还没找着。

说中国没有艺术我肯定是不赞同的。

毕竟还是有一小部分,小小一部分像邹老师这样的泰斗级人物在顶着。

我想,如果以后有了孩子,要培养艺术,从小就要抓起,深挖式学习,而不是现在这种学一点点弹钢琴,就是艺术。

经过了今晚的“毒害”(邹老师说他是毒害我),我觉得这些学生和家长们,这种学习钢琴乐器唱歌的培养方法,很侮辱“艺术”这两个字。

02


什么是人的靠山

邹老师说他现在在做一个养生音乐,可以治疗疾病,治疗抑郁症。

我也始终相信人的身体是与情绪有关的。

还给我上了一节化学课。

具体有多复杂,也没办法形容,反正我听着邹老师讲话,当时满脑子只有一个问题:

这不是搞音乐的吗?为什么中医西医都这么厉害?历史还这么牛,还能给我讲化学元素,而且还能去骂中医院的教授。

在说到肝功能不好这个问题,邹老师说要和葛根水。(因为葛根水里面含有一个元素,可以修复已经断裂的肝细胞)

之前有一句话很流行的:“不要卖弄你自己,你不知道坐你对面的是谁”。

关于这句话,在北京我是最有体会的。

上次一是刘会长给我上了一课,关于老北京的文化。

这一次是邹老师给我上了一课什么是艺术,什么是底气。

关于中国的音乐,我说我也有观点和看法,但是都不敢说。

因为自认没有到那个可以评价的水平,所以没说,说出来怕被人笑话,自己水平这么低,还敢去发表观点。

邹老师说:“你要有底气,什么是人的靠山,就是我们的文化,千万不要小看中国古代文化,它们就是你的靠山。”

我们不能说自己就是文化,因为我们自己也搞不懂这个文化是怎么来的,但是我们是文化的传承者,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就有义务去接手传承。

文化是人的靠山,学识就是人的底气。



我想多少我能明白邹老师对中国现在“艺术”这块的生气,就像是我所在的行业。

虽然我的水平也不高,但是我对这个“新媒体”的一些行为和商业模式还是比较看不惯的,妖魔鬼怪太多,都不是虚心学习传递学问和深度思考的人。

在邹老师这种真正有文学水平和学识深度的人面前,真的连手指盖都不如。

虽说不同的菜入不同人的口,只是盐吃多了,就会坏身体,当你知道的时候你还戒不掉,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残害你的身体。

年轻人就是这么一点点被快餐文化废掉的。



甚至连自己的靠山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找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底气了。

03


做人要活得明白

邹老师说:做人要活得明白。

活得明白这一点太高级了,要求太高。

而且社会是分层的,每一层的“明白”都不一样。

很多时候我们的眼睛都是被蒙蔽的。

例如说,你以为你看到的就是真的,其实不是,你看到的只是大脑想让你看到的;你看到的只是大脑想要看到的。

你所了解的世界,是你大脑告诉你的。

你以为你知道了真相,其实是别人让你知道的“真相”。

还记得第六季的《奇葩说》里面罗振宇说的观点吗?

为什么让你学习语文?



什么人才有活得明白的能力?

就是什么都要看得明白,什么都能客观去评价的人,而且你需要有很高的学识,这个学识能给你辨别的能力。



高手的存在,就是给你一个机会让你看到自己有多无知。

我本以为我只是一颗尘埃,没想到我连尘埃都不是,尘埃还能用肉眼看得到,顶多就是空气中的一个分子而已。

要接受自己的无知,才能有可能看得到真相,活得明白。

04

晚饭后坐在茶桌上喝茶,我说很庆幸能听到这么多受益匪浅的话,很希望自己是一个海绵,吸收吸收吸收,吸收多多的知识。

小武说:

“我们都是海绵,都是不断在吸收的,还有一种人就是砖头,很硬的,什么都听不进去,什么都不相信的,我们不要和砖头做朋友。”

我经常说喜欢北京的天气,四季分明。

但实际上我更喜欢北京的文化,喜欢这里的人。

北京这个城市对中国文化传承的责任心,是全国第一的。

北京这座城市太有故事,太值得深挖,只可惜一辈子的时间太短。

作者简介:喵姬,信宜少女,98斤,写作里最会唱歌的,唱歌里最会写作的,生活态度阳光灿烂,爱说爱笑爱唱爱跳,个人微信:1633582694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xX3sm4BMH2_cNUgLHv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