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宝宝都是在父母的期盼中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当他们出生之后我们把所有的关注都放在了他们身上,就怕他磕着碰着。
尤其是宝宝在六个月后,就开始学习爬行或者是坐,很多父母害怕孩子会磕着碰着就在家里买一些比较柔软的类似海绵的东西来放在地上或者是一些墙角、桌角防止宝宝磕碰。
殊不知这些东西会给宝宝造成危害。
3岁的宝宝昊昊(化名)全身有红肿的痕迹和长红斑点,一开始妈妈只觉得是过敏了,就买了一些治疗过敏的药膏。
几天后,这种情况不但没有好转,昊昊反而越来越难受,夜晚哭闹不止,还有了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精神疲乏的症状。
这才带着昊昊去了医院,医生给孩子做了一个全面的血检报告,报告显示,昊昊是甲酰胺中毒。
最可惜的是,因为耽搁了最佳的时间段,昊昊被诊断成“丧失生育能力”,他的一生才刚刚开始,却因为自己母亲的无知要不幸一生了,不禁令人长叹。
昊昊的家人百思不得其解,家里的家具都是精挑细选符合标准的,怎么会有毒呢?
思来想去,终于找到了元凶——网购的一套儿童爬行垫。
像爬行垫这种小宝宝常用的东西,孩子经常在上面爬,直接肢体接触的机会特别多,里面的有害物质就会直接接触到宝宝皮肤,损害他们的身体。
早在几年前,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就已经暗查过市场上销售的卡通地垫了。
调查结果表明,128个样品,54个检测出含有甲酰胺,38个甲酰胺含量超标。
甲酰胺是啥玩意儿?
这是一种化合物,是合成医药、香料、染料等的原料,也可作为溶剂用于合成纤维的抽丝、塑料加工等。
但甲酰胺属于有毒物质,多项医学研究表明,甲酰胺被吸入或接触渗透进入人体会损伤血液和神经系统。被欧盟REACH法规列为高关注物质,也被欧盟化学品管理局分类为具有生殖毒性的物质。
欧盟标准要求儿童地垫的甲酰胺含量不得超过200mg/kg。
2018年,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发布了《儿童地垫安全要求》团体标准,其中也同样明确规定:甲酰胺不得超过200mg/kg。
实际上,给宝宝用的地垫大多在室内使用,而且环境相对密闭,宝宝每天在上面摸爬滚打,有的甚至是直接啃咬,很多吃的、用的也都会放在地垫上……这样一来,宝宝的身体皮肤和口腔都会直接接触到甲酰胺,轻则造成皮肤过敏,严重则有可能会丧失生育能力,甚至有致癌的风险。
儿童地垫的种类有哪些?
从材质来看基本分为四种:PVC、XPE、EPE、EVA。
EVA
优点:可随意拼接,花色丰富,价格便宜。
缺点:EVA材质本身环保无毒,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加入的发泡剂是偶氮二甲酰胺,受热分解会产生甲酰胺,因此采用这种发泡剂的EVA爬行垫100%含有甲酰胺。由于发泡剂加得越多,发泡效果越好,其柔韧性更强,不容易断裂,因此会容易发生甲酰胺超标的问题。
EPE
优点:也被称为珍珠棉,价格便宜,色彩鲜艳,无毒无味,适合外出使用。
缺点:弹性不够,表面比较粗糙,不太适合放在家里给孩子使用,而且着火易燃。
XPE
优点:无毒无味,密度和弹性也更好,手感舒适。
缺点:虽然这类爬行垫也可能会使用偶氮二甲酰胺发泡剂,存在甲酰胺残留的问题,但XPE泡孔较EVA发泡材料粗,甲酰胺极易挥发,成品中甲酰胺含量低,因此甲酰胺限量要求对这类产品影响不大。XPE材质主要用于制作整张型爬行垫,不适合做拼接型地垫。
PVC
优点:弹性好,手感极佳,各项指标都很安全。
缺点:价格非常贵。
敲黑板!
实际从材质的安全性来说,以上爬行垫的安全都需要通过检测和认证来区分。
所以在挑选时,首先要挑选具备3C认证标志的儿童地垫,因为从2018年12月开始儿童地垫产品已经纳入了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简称“3C认证”),只有拥有3C认证的儿童地垫才允许在市场销售。
还可查看是否有SQ宣传标志,凡是执行《儿童地垫安全要求》团体标准的产品都会统一加贴此标志,这样的产品更为安全。
儿童地垫到底怎么选?
第一步:看颜色
要选择色泽鲜艳的地垫,如果是暗沉的颜色,可能是由再生材料制成。
第二步:闻气味
如果打开包装后就能感觉到有股刺鼻的味道,尽量不要购买。
第三步:捏厚度
选择密度高、更厚实、有弹性的地垫,防止地垫由于孩子的扭拉而断裂。
第四步:衡量大小
如果零部件太小,不适合3岁以下孩子使用。拼接锯齿跟地垫本体连接部分更宽则更安全,这样不容易被拉断。
参考文献
[1]贺祥珂,于洋,王丽,彭晓辉.儿童爬行垫标准现状及安全风险分析[J].标准科学,2018(09):115-118.
[2]贺祥珂,韩智峰,彭晓辉.儿童爬行垫中甲酰胺人体皮肤暴露量评估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16):183-184.
[3]薛玲.明德儿童爬行垫被召回,专家辨析PE和EVA两种材质如何选[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6(11):48-49.
[4]王嘉.近四成爬行地垫有问题[J].质量探索,2015,1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