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7岁的朱生豪被保送杭州之江大学,这让朱生豪兴奋不已,原因无他,可以享受奖学金待遇,朱生豪出生小商人家庭,但到父亲一代,家道已经中落,一家五口,靠出租祖宅,勉强度日,更不幸的是,在朱生豪12岁那年母亲病故,14岁时,父亲也离开人世,三个兄弟,被寡居的姑姑拉扯长大!
朱生豪是家中长子,如果没有奖学金,高中毕业,只能放弃学业,四处谋生,如今有了这难得的机会,如何能不珍惜?但早年间悲惨的命运,也让朱生豪养成沉默寡言的性子,进入杭州之江大学后,虽然名列前茅,但依旧未能改掉这个毛病,也是因为这个毛病,让朱生豪与女友宋清如谈了10年恋爱,依旧未能将结婚之事提上议程,导致最终的遗憾!
宋清如出生常熟的名门望族,按家里的意思,念完高小,就给她找个抚恤成婚,当宋清如是个要强的人,宁愿将来不要嫁妆,也要继续上学,在宋清如的抗争下,家里无奈,只得继续让宋清如读书,1932年,19岁的宋清如考入杭州之江大学,成了朱生豪的学妹!
早在高中之时,宋清如便喜欢新诗歌,也自己创作过,但可惜无人指点,这让宋清如很是苦恼,在进入之江大学后,听说有个“之江诗社”,宋清如便拿着自己写的诗歌,请求前辈们指点!
当宋清如的诗歌递到朱生豪的手上,朱生豪看了良久,但却一言不发,这让宋清如很是失望,以为自己在诗歌上,完全没有天赋,失望而归,然而,几天后,宋清如却接到了朱生豪的一封信,信里是朱生豪写的三首诗,让宋清如给自己点评一下,就这样,朱生豪和这位小自己1岁的学妹,有了来往!
渐渐的,朱生豪和宋清如互生情愫,但贫寒的家境,让朱生豪对宋清如难以启齿,只能将这段爱默默埋在心间,1933年,朱生豪大学毕业,到上海工作,但二人并未断了联系,经常写信交流,1936年,宋清如也从之江大学毕业,在一所小学任教,当时的宋清如已经25岁,早已到了婚配年纪,但因为心里装着朱生豪,迟迟未嫁,朱生豪心里也明白,可是结婚二字,朱生豪还是未能说出口!
直到1942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朋友提议成婚,这对谈了10年恋爱的“大龄青年”,才步入婚姻殿堂,婚礼很简单,物资很匮乏,但与相爱的人在一起,朱生豪和妻子宋清如,都觉得很幸福!
成婚没多久,朱生豪便失业了,但朱生豪不在乎,反而闭门不出,一心翻译莎士比亚,而宋清如,对丈夫的选择,无条件支持,一边料理家务,一边给丈夫做秘书,整理丈夫翻译的文稿,期间,二人的爱情有了结晶,生下一个可爱的儿子!
然而,困顿的生活,和超负荷的工作,最终打垮了身体单薄的朱生豪,在1944年,朱生豪病倒,带着对31岁娇妻宋清如和1岁幼子的恋恋不舍,离开了人世,年仅32岁!
朱生豪的离世,让宋清如心如死灰,一度想要追随而去,但看着刚刚学会走路,跌跌撞撞的儿子,朱生豪如何能都轻易言死?只能强忍悲痛,继续活下去!
在朱生豪死后,宋清如守寡一生,将全部心血放在教育儿子,和替亡夫朱生豪翻译莎士比亚著作之上,直到1997年,86岁的宋清如,心脏病发作,离开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