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清井丨拜访恩师

2019-12-21     永春网e


3月14日,恰逢周六,我回永春老家参加堂弟的婚宴。途中路过我的中学母校——福建省永春县第五中学,这是一所省三级达标中学。我曾在此度过了六年的中学时代,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记忆。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是那么的熟悉。这里还有许多曾经关爱、鼓励过我的好老师,他们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徐金扬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正直善良、勤奋上进、朴实大方的人格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砥砺奋进。

于是,我决定在镇上街道买点水果,再去和老师泡杯茶,叙叙旧。踏进久违的中学母校,我径直来到徐老师简陋的“家”——教职工宿舍308室。我看到房间里摆放着两张拼起来的课桌和三把长凳子,我的心里不禁有点发酸。徐老师正在隔壁宿舍里的电脑上忙着处理一些教学事务。我站在门口,望着徐老师的背影,恭恭敬敬地道声:“徐老师,您好!”老师连忙停下手中的事务,转过身来,带我走进他的小“客厅”泡茶。我们十多年未见面,今日喜相逢,徐老师笑得合不拢嘴,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似的。我们一边品着热腾腾的“永春佛手”茗茶,一边回忆着昔日美好的时光,往事历历在目,犹如发生在昨天……

1996年秋天,我从偏远的小山村来到达埔镇上念书,徐老师刚从泉州师范学院毕业,分配到永春五中工作。徐老师血气方刚,满腔热情,我时常看到他用红、黑水笔和铅笔在课本上做批注,课文里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我们有幸做他的第一届学生,深感荣幸。

我还记得自己刚入学后不久的一天夜晚,我捧着自己暑假在家中写的十几篇作文,来到教职工宿舍,递交给徐老师,请求他抽空帮忙审阅、斧正。徐老师欣然接受,他邀请我在他宿舍喝茶、吃永春麻粩。临走时,徐老师还从他的笔筒里取出一根崭新的钢笔送给我,鼓励我好好练字,好好读书。

当我感激地说起这段美好的师生情谊时,徐老师笑着说,他已经忘记了这件小事。对于我这样一个从大山里来到镇上念书的穷孩子,能得到老师这么“高规格”的款待,我内心里自然充满了感激与自豪之情。周末,我浑身充满了激情与力量,一回到家里,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与徐老师课余交往的这些经历告诉了我的老父亲。父亲教导我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不要辜负徐老师的厚爱与期望。

开学第一周的班会课,徐老师让我们每个人撕下一张纸写上自己的姓名、兴趣爱好、特长以及小学初考语文与数学的成绩。我有些羞涩地写下:爱好书写,语文96.5分,数学100分,想担任数学科代表。徐老师经过一番权衡后,他让我担任班级的数学科代表兼宣传委员。感谢徐老师当初的信任与栽培,让我练就了胆量与较好的书写能力。今天,我在厦门莲龙小学担任五年级语文老师,兼职厦门日报社区新闻助理,在大众传媒发表过百余篇拙作,写作与书写能力受到了同学、家长和同事的一致好评,我想这离不开徐老师当初的引导与教育。那时,他经常会从他小小的书架上取下来一本本好书借给我阅读,有时是作文选,有时是历史书……徐老师是引领我接近文学、爱上文学的第一位老师。我至今仍然记得徐老师在我的期末成绩报告册“评语”中鼓励我虚心好学,博览群书……

印象中,我深深地记得上徐老师的语文课,课堂气氛很活跃,他会尊重学生,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他时而让学生阐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时而让同学们抢答一些问题,真是趣味横生!徐老师让我们学演讲——介绍《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还让我们开展班级辩论赛;周末曾经带领我们一起去爬达理名山,在山上用矿泉水瓶玩“击鼓传花”表演节目……这些往事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

徐老师不仅重视莘莘学子的学习,他也十分关心我们的家庭境况和生活。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骑着他的“小毛驴”----小型电动车去家访。当他得知我家庭生活拮据、父亲由于年迈,打工收入十分微薄时,就给我发了一张助学申请表,后来学校领导给我拨了300元的助学金,真是雪中送炭呀!

我的老父亲是个地地道道、老实巴交的农民,他有一次去学校开家长会,特意去拜见徐老师,徐老师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热情地接待了我的父亲。父亲与徐老师握了握手,真诚地对徐老师说:“徐老师,您真是一位关爱学生的好老师!我儿子能遇到您这样的老师,真是三生有幸!感谢您呀!”徐老师谦逊地说:“叔叔,您千万不要这么说,这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微不足道,何足挂齿,欢迎你有空常来学校沟通、交流......”

我感觉中学时光是多么美好呀!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铭记着徐老师的教导之恩与关爱之情。这些年来,徐老师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地守候在教学的第一线,他已被评为中学一级教师,被学校领导委以重任,从年段长做到教导处副主任。他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教导我应该怎样做一名称职的教师。我现在也借鉴徐老师当年教育我们的方法,给予学生舞台:让他们在课前五分钟上台演讲或讲一篇美文、开展班级硬笔书法竞赛、语文素养竞赛、作文竞赛…..

徐老师的话语忽然打断了我的思绪,他说:“时间过得真快呀,你们一届届毕业生长大了,走出了山里,我感到很欣慰!学校这几年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人民的支持下,有了显著地改善,等会一起吃午饭,吃完午饭我们一起去校园里走走吧!”

吃过午饭,我带上单反相机,在徐老师和他公子徐皓楷的陪同下,一起去拍了许多校园风光照以及合影!


师恩难忘,难忘恩师,我会用一辈子的时光永远铭记与感激徐金扬老师的谆谆教诲之恩及无微不至的关爱之情。薪火相传,我也暗下决心:我以后一定要常来徐老师家中求教,向徐老师多学习,努力做一名受学生敬畏、家长和领导放心满意的好老师!


作者简介



郑清井,男,1984年出生于永春县达埔镇,大学学历,系泉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泉州市青年摄影家协会理事、泉州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语文老师。



有多篇新闻稿、散文发表于市级主流媒体并被全国热门网站转载,已指导学生习作百余篇刊登于厦门、泉州主流媒体和全国优秀期刊《作文大王》《快乐阅读与作文》等。



消息来源丨永春网

作者丨郑清井

编辑丨邱榕榕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solKG8BMH2_cNUgQSC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