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弹】律师“双标”起来,还不如普通人讲理

2020-01-12   大观新闻

律师“双标”起来

还不如普通人讲理

因在火车上“霸铺”被央视曝光,律师罗某以报道侵犯名誉权为由,将央视诉至法院。1月8日,海淀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认定央视报道内容客观、属实,罗某个人声誉、评价降低的根源系其在列车上的违法行为,而非央视的报道,据此判决驳回罗某的全部诉讼请求。回放新闻事件——2018年12月8日,罗某乘火车到站不下车、不补票,抢夺乘务员摄像设备,被拘留5日。同年12月,央视报道该事件(对罗某打马赛克、隐名)。


网络图片

如果说 “霸铺”事件使得罗某声誉受损,影响的只是一阵子,那么时隔一年多,罗某反咬央视打自己脸,砸的就可能是一辈子的饭碗了。客户打官司,首要考虑律师的水平。公德差,如果水平高,还是能接到订单的。怕就怕罗某这样,公德差、职业水平也不高,强词夺理、胡搅蛮缠,给自己打官司都打不赢,那就彻底“凉凉”了。

罗某身上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病,那就是“双标”。拿手电筒照别人,不照自己;拿尺子量别人,不量自己。这种病让身为律师的他,失去了看待问题的客观标准。法律天平的标准是既定的,不是罗某自制的山寨秤,称自己的时候,责任很轻;称别人的时候,把重量压得很大。作为律师,罗某可能一厢情愿把法院当“娘家”、把法律当“亲戚”走了,以为“娘家”能帮自己把歪理说直了,“亲戚”认亲不认理。要是有这种错觉,那真该醒醒了,更应该重新找一找法律人的初心。远的不说,罗律师走到法院门口,请抬头看看高高在上的法徽,那里边画着一个挺老大的“天平”。先称称自己的分量,把私情歪理都放下,看看自己是否还有底气告央视?


医院搞安检

防范不指望,安慰倒可以

近日,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率先开展“先安检,后看病”的安检工作,并霸气承诺:医院如有伤医,一定是从我们协警队员身上踏过去的。据了解,在6日医院试运行安检规定的第一天,查获各类刀具10多把,包括1把管制刀具。


网络图片

很多人觉得,医院搞安检是扬汤止沸,治标不治本。如果真想伤医,一支圆珠笔足矣。安检,检出的危险很有限,因为最大的危险是人心、是愤怒、是误解。这些都是机器检测不出来、也“封杀”不住的。尽管治标不治本,但安检对医护人员的心理,还是有一定安慰作用。安全感,不是设备给的,而是大环境一点点在细节上营造的。警力的保障、设备的到位,都在向就诊患者和家属传递“医护人员人身安全不可侵犯”的信息。如果几台安检机、协警的全力守护,能让一些人对医护人员产生敬畏,作用就达到了。



编辑:小雨

美编:张强

校对:张军

责编:李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