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曾进行过一项实验:
将28名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安排第一组两天一夜不能睡觉,而第二组则正常睡眠。在随后进行的测试中,志愿者要浏览并记住大量幻灯片图像。
接下来,所有实验者都正常睡眠两个晚上并接受第二次测试,测试内容是在大量图片中找出自己在第一次测试中浏览过的图片。
实验表明,那些睡眠不规律志愿者的记忆力远远不如正常睡眠的。
因此,孩子早睡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会帮助大脑运行畅快,记忆力也好,读书时事半功倍。
从上面可以看出,晚睡给孩子带来的危害是无法想象的。小编再带大家看下面一副表格:
上图中显示,学龄前儿童应该保证10~13小时睡眠,学龄儿童应该每天保证有9~11小时的睡眠。
因此,孩子最佳的睡觉时间是晚上8点半,最迟不能超过9点。早上起床的时间最好是7点以后。
很多妈妈抱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到了晚上,孩子怎么也不愿意上床睡觉。那应该怎么办呢?
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会自动发展形成,必须依赖大人为他们养成。
父母是关键。
孩子好习惯的形成,说到底父母的引导是关键。在一个家庭里,孩子从生下来开始,行为习惯无不受着照顾他起居生活的那个人的影响。
很多父母晚上做事拖拖拉拉,或者忙于工作,沉迷于追剧,一时之间忘了安排孩子。
如果父母准时给孩子洗漱,讲睡前故事,然后准时熄灯睡觉,孩子也会认真地做。
营造出浓厚的睡眠氛围。
如果一家人都习惯了晚睡,电视声和谈话声此起彼伏,孩子当然也会受到影响,丝毫没有睡意。
育姐建议,到了睡觉时间,最好给孩子营造一种安静温馨的睡觉氛围。
可以把灯光调暗,关闭电视机,大人们也不要聊天了,如果需要的话陪伴孩子一起入睡。
即使家长们还没有困意,可以在照顾孩子睡着以后,再起身回自己的房间做自己的事,但是不要打扰到已经入睡的孩子。
睡前一小时避免大脑兴奋。
睡觉一小时前最好不要让孩子接触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因为这些很容易让孩子上瘾。
有的孩子玩电脑、手机游戏,过不了关就不睡。而且这些很容易让孩子大脑兴奋。
大人需要多花点心思,尽量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
比如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听听舒缓的音乐,安抚孩子的情绪,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平和的睡前环境。
目的就是要让孩子知道,安静下来以后就该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