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麻乐华:不忘初心跟党走,发挥余热干到老

2019-06-27     神木新闻

“我和共和国同龄,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有了幸福的生活,我要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不忘初心跟党走,发挥余热干到老。”神木公路管理段退休干部麻乐华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坚守本色 乐于奉献

麻乐华出生在

神木市西沙街道

前麻家塔村的

一个普通的

农民家庭

中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养路工人,带领着8位养路工人凭着铁锹、洋镐、平板车这些落后的生产工具把原榆府公路神木境内麻墕渠地段坡陡弯急、流沙严重的13公里沙土路,养护为当时榆林地区同类型公路有名的“样板路”。1976年,麻乐华和他的同事被省公路局、省交通厅评为“工业学大庆标兵”,1978年被团省委评为“陕西省第三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极分子”。

“我在工作岗位上一直都在好好表现,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先后递交了5次入党申请书,1984年,我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谈起多年前入党的经历,麻乐华至今历历在目,在岗期间,他用奉献诠释责任与担当,用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言,他多次被市、县公路系统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先进党务工作者”。

作为陵园路社区的居民,他一直关心和支持社区开展的工作和活动,2011年退休后,他始终怀着一颗感党恩的心,处处发挥着模范带头的作用,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服务社区居民,担起了社区工作的监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党的政策义务宣传员,在社区岗位继续发挥余热,在一件件小事中贡献大力量、在一幕幕平凡中彰显不平凡。

前不久,榆林市委老干部局挑选了麻乐华等4名具有典型示范的“五好”老干部代表,组成巡回宣讲团,相继在市直单位和12个县市区进行巡回宣讲,连续十多天,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不辞辛劳,满怀深情的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深刻感悟,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他说:“我要时刻保持一名党员的本色,紧跟时代不掉队,今后,要继续当好宣传员,宣传党的政策、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传递社会正能量。”

热心公益 服务社区

“老麻,去哪呀?”“老麻,今晚有演出嘛?”“这个小巷子的路需要修一下,你给社区反映一下”,记者在跟随他去陵园路社区的路上,不时有人跟他打招呼,“我一有时间就走街串巷,走访居民群众,收集社情民意,大家都认识我。”麻乐华乐呵呵地说道。

麻乐华认为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反映群众心声,是党员的“必修课”,他经常和群众攀谈,了解群众的要求,为他们排忧解难。“有一次,我和社区小组长在走访时发现东兴市场南侧的旱厕年久失修,无人管理,又脏又臭,一到夏天,周围的居民苦不堪言,我们把情况带到了社区,随后由政府出资对旱厕进行改造,升级成水厕,还配备了环卫工,方便了周围居民和商户。”对于麻乐华来说,这些“小事”都是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情”,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在街坊邻居眼中,麻乐华不仅是一名好党员,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老人,他写小品、快板,进行写词、编曲,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在他的倡导下成立了一支以退休人员为主的“和谐演唱队”,自编自演一些喜闻乐见的节目,经常在广场进行义务演出,他即兴唱了一段他新编写的三句半《扫黑除恶保平安》, “黑恶行为十二类,都是违法与犯罪,逞凶发狂带恐吓,欺行霸市当老大,横行乡里是村霸,基层选举拉帮派,征地拆迁不讲理,胡搅蛮缠挑事非……”

他还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扶贫帮困、“点亮微心愿”等公益事业中,自从成为社区的宣传志愿者后,社区的每一次活动中都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他总拿个小本子随手记东西,撰写了一篇篇反映社情民意、歌颂发展变化的文章。“每次的活动他都热心参与,参加会议后也会谈心得写体会,还主动承担起了社区黑板报的更新工作,一直以来,他为社区、为居民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陵园路社区书记谢长荣说。

多年来,在为社区居民服务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保持着和上班时一样努力工作的激情,和在职时一样认真负责的态度,用行动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累计办社区黑板报62期、投稿130篇、义务放电影130多场、主持演唱120场、讲党课6次、上山扶贫5次,慰问困难居民8次。

在麻乐华的家中,摆满了各种荣誉证书,他多次被评为社区“优秀通讯员”,神木市“优秀志愿者”“社区好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先进个人”,榆林市2015年“优秀共产党员”、第五届“榆林好人—最美老人”、第六届“榆林好人—道德模范”、“五好老干部”等荣誉。面对这么多荣誉,麻乐华谦虚地说:“这是组织对我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的鞭策与鼓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是我应该做的,我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记 者:刘改丽

编 辑:王林军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_8CLWwBmyVoG_1ZVf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