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3岁被纳入后宫,抚养了乾隆最小的儿子,成乾隆唯一亲封的贵妃

2019-12-12   清宫史话

通过诸如《如懿传》一类的宫廷剧发现,后宫的女人会分成不同的派别,其实历史上也是如此,翻阅乾隆后宫史料,发现令妃、庆妃、颖妃、婉嫔等几人的关系很不一般,她们可以称为“令妃党”,今天笔者要讲的是“令妃党”的重要成员之一的颖贵妃巴林氏。

史料记载,颖贵妃巴林氏来自蒙古镶红旗,乾隆十三年已经是一名常在(那常在)了,这里有个令笔者疑惑不解的地方。按理来说,出身蒙古镶红旗的巴林氏初封至少应该是贵人,只有那些来自内务府三旗包衣的女子初封才会是常在,这是怎么造成的呢?

原因可能有二:

第一,巴林氏原先是内务府的包衣女子,通过宫女选秀入宫,初封为常在,后来才被抬至蒙古镶红旗。

第二,巴林氏此前曾被降级,由贵人降为常在。

不管怎样,巴林氏在乾隆十三年之前已经入宫了,结合她生于雍正七年的情况来看,她入宫大约是在乾隆七年,即巴林氏13岁左右的时候。

自从乾隆十三年之后,巴林氏便在乾隆后宫崛起,乾隆一些比较重要的册封中,始终都有巴林氏的身影,比如说乾隆十三年封贵人,乾隆十六年封颖嫔,乾隆二十四年封颖妃,这三次册封中,始终与巴林氏同时获得册封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庆妃陆氏,可见陆氏与巴林氏的关系也不错。

虽然巴林氏在入宫的几十年内没有为乾隆生儿育女,但她的位分始终都处于稳步提升状态,可见乾隆确实是喜欢这个女人的,而且,乾隆出巡时也多次将巴林氏带在身边。

乾隆四十年正月,六宫之主令皇贵妃病重,乾隆令颖妃巴林氏和婉嫔陈氏一起去照看皇贵妃,没想到令皇贵妃还是离开了人世,当时令皇贵妃所生的十七阿哥永璘(乾隆最小的儿子)才不过十岁,于是,乾隆便将永璘交给了巴林氏来抚养,能够将幼子交给巴林氏抚养,说明乾隆对巴林氏是非常信任的,也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巴林氏与令皇贵妃的关系是很不错的。

令皇贵妃去世两年后,舒妃也离开了人世,当时位分最高的是愉妃,但愉妃年纪偏大,一直深居简出,极少外出参加典礼或是宴会,因此当时乾隆后宫主持事务的极有可能是排在愉妃之后的颖妃巴林氏了。

嘉庆三年四月,太上皇乾隆下旨将长期陪伴在身边的巴林氏册封为颖贵妃,由此,巴林氏便成为乾隆唯一亲封的贵妃(注:最终位分为贵妃,其他贵妃系死后贵妃级丧礼或嘉庆帝尊封)。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巴林氏最终却栽在了养子永璘身上。

嘉庆五年正月二十九日是巴林氏的七十大寿,永璘没有经过嘉庆帝的准许便擅自将礼物送到了内廷,这使得嘉庆帝勃然大怒,对永璘进行了训斥和处罚,这次事件也使得年老的巴林氏胆战心惊,没过多久便离开了人世,享年70岁。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高宗实录》《清朝后妃传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