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扬州,这么美

2019-10-11   惟亦若矣



扬州偏居江南一隅,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其灵动的山水自古以来就惹得无数文人为之代言。“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些中国古典诗词都让扬州有着挥之不去的意境。秋意渐浓,扬州的古风遗韵在那些红枫、古亭、桂花、梧桐的城市意象中散发出来,循着这些秋天的痕迹,在扬州的慢生活里去体验古人般的风雅日子。

秋日湖景



红豆

趣园茶社坐落在江南园林之中,在此开启扬州的“水包皮”的安逸生活再合适不过。一盖碗清茶就着一碟烫干丝下肚,沿着园林悠闲漫步,几步之外就是扬州地标瘦西湖。湖水逶迤绵延约三公里,秋高气爽,湖水蓝绿相接。沿途上五步一柳,游船浅渡,花园里仍然可以看见鲜红的牡丹花与石榴花。不必去追寻景点,在和好友漫谈中自然偶遇二十四桥。

如果是夜游,可以登上熙春台望月,这里正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的“春台明月”,如郁达夫所评:“二十四桥的明月是中国南方的四大秋色之一。”

秋意园林

在扬州园林,你可以发现一种既不同于北方皇家园林,又不同于南方私家园林的奇妙。作为南北的介体,扬州园林具有一些皇家园林恢宏壮丽,高大挺拔的气派,也蕴含着江南园林中的意境小品,风格自成一派。



沿着东关街进入中国四大园林之一——个园。个园凭借竹石,在一众气派的私家住宅园林中脱颖而出,园中叠石艺术呈现出四时之景不同的特点。此刻,“秋山明净而如妆”,风轻云淡,骄阳褪去,园门两侧的各种竹子影影绰绰,投在假山上,呈现出无数的“个”字。

经过抱山楼的“一”字长廊,可以在园子的东部见到气势雄伟的山体——黄山石堆叠而成,呈棕黄色,棱角分明。延山而上,满园佳景尽收眼底。“秋山宜登”,傍晚时分,棕黄的山石镀上一层金光,宛如一块含金的宝矿。


粉墙黛瓦下掩映的密密匝匝的红枫叶,亭台下碧波投映着深黄、浅黄、明黄的树叶,何园的每一方景色,都在告诉你,扬州的秋天来了。沿着东园的六角小亭攀援而上,沿着婉转的石阶通往楼廊,你会瞬间觉得自己就是园子的主人。闲居在此,倚靠着二楼的栏杆看亭院里影影绰绰的花木,真切地体会居住在这里的意趣。

三五厅堂内装置着原主人的生活用品,观览中感受近代中西式风格的交融,敦厚的红木质家具上雕刻着西洋印花,房间里摆放的钢琴、素描画,带来一种西式生活闯入中式大宅的即视感。

学院落叶



此时,扬州大学的大道上已经铺满了梧桐落叶。校门口附近有不少盐水鹅的摊铺,拎上一袋金灿灿带汤的盐水鹅,漫步在扬大瘦西湖校区。垂柳飘飘,学院的沉静与清雅恬淡的自然风光融合在一起。校园内的建筑青砖黛瓦,红木门槛,有些江南建筑的风味,富有年代感。

如果要仔细品味这种建筑美学,文学院的走廊则不得不去,狭长的中式回廊上开着一扇扇砖红小窗,秋阳斜斜地透进来,窗外便是金色的梧桐与青松。僻静的小道上,不免有与世隔绝的感觉,两旁是灰扑扑的石房和木栅栏,野草旺盛生长,露珠和雾气让空气中氤氲着一点湿冷的氛围,这种宁谧的氛围最适合哗啦啦地踩满地焦黄的落叶。

古巷漫游



红豆

扬州最寻常的生活藏在悠长的古巷,隐匿在宽阔的道路支干,像是一条条工笔画线条,勾勒出一幅江南的画,一步一景,宛如画中游。在寻找朱自清故居的路途中,会不自觉沿着扬州的家属区进入安乐巷,古老而优雅的气息从青砖条石中弥漫开来,红木大门外缠绕着油亮青绿的南瓜藤蔓。那些安静的老房子都好像在诉说着一种家常的,悠远的过往,或许被称之为“历史”。属于市民家族代代相传的故事,被封存在寻常巷陌之中。巷子里附有指南标,到崇德巷的途中,有一条幽深的小巷紧靠吴宅。

安乐巷27号巷头立着“朱自清故居”的牌匾,这座普通而清雅的宅院孕育出了这位文人雅士,他在这里写下了《我是扬州人》。宅院不大,内附有小天井,立砖铺地,条石镶边,青砖细瓦,门窗雕花,还留存着朱自清居住于此的房间布置和生活用品。

红豆

傍晚时分,古巷可以观落日。秋阳宛如一个浑圆的鸭蛋黄,悬挂在蛛网般的小巷上方,柔和的金光洒在古巷的石榴树上,那饱满得裂开的果实散发着红玛瑙一样的光泽。这是秋天,寻常丰收里的江南秋天。宅院内的老人坐在巷子里择菜、剥鸡头米和菱角,坐得极低,原来身下有小爬爬——一种极矮的木质小板凳。偶尔也打量着巷子里的来来往往的行人。

寻扬秋味

当你在扬州尝到一些食物时,你会觉得,那舌尖上的味道与肌肤上的秋凉形成一种通感,那是一口入秋的仪式感。寻觅当地菜市场,满棚金黄饱满的柿子,龇牙咧嘴的石榴,紫红的美人指,还有圆润丰硕的板栗,这些丰收的果实,都是秋。

地上养着肥腴的母鸡,青石板似的大闸蟹,活蹦乱跳的石斑鱼,这些时令的鲜货,都是秋。道路上,洋溢着江南水滋味的菱角、莲蓬、鸡头米,通通唾手可得,沾染着些泥水,现剥出来的,则甜嫩甘鲜,汁水喷溢,仿佛是在吃湖,吃秋雨。


红豆

要吃花也可以,扬州可以找到各种形态的桂花糕、松软的绿豆桂花糕、瓷实的运司桂花糕、软糯的水塔糕。或把桂花洒在糕点上,或揉在米糕内,或包在里面,一咬开就是流动的桂花香。桂花糖藕这样经典的江南小食也恰当季,藕和桂花都是鲜的,浸到毛孔里的糯与甜。

汪曾祺的故乡高邮就在扬州,因此鸭蛋不得不说,红心流油的高邮鸭蛋正当季,蛋黄翻沙,在唇齿间流窜,扬州的餐桌上还有特色的双黄鸭蛋,切成四瓣,像是一朵朵纯白带鹅黄的花。

而秋天又宜吃,扬州的清炖蟹粉狮子头松软化渣,放在嘴里像在吃蟹肉,小小狮子楼的招牌红焖狮子头里面藏着咸蛋黄,表面洒上脆米,口感丰富


红豆

富春茶社、花园茶楼的蟹黄汤包有两拳头大,兜住满满一袋带黄带肉的蟹汤,吸上一口,好像做了一回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