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经济开发区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及上级各职能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全县“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城乡融合示范区”的目标,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开发区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截止5月份园区发展平稳。
(一)规模以上工业
2019年5月,全开发区3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全县51.3%。累计完成产值147.94亿元,其中5月当月产值14.79亿元,现价同比分别增长-1.32%、-54.31%。累计完成销售产值145.61亿元,其中5月当月销售13.94亿元。从工业用电量看,累计用6.63亿千瓦时。1-5月主营业务收入179.39亿元,同比下降60.79%。利润-1.24亿,同比下降1.06倍。利税0.04亿,同比下降99.99%。总用工人数1.06万人。五月份经济增长稳中有升。
(二)限上批零住餐业
1、批发零售业。1-5月份,全街道12家批发零售企业累计完成销售产值183.72亿元,其中5月当月销22.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6.60倍、1.95倍。
2、重点服务业。1-5月份,全区2家限额以上重点服务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合计2921.4万元,同比下降38.53%。
(三)固定资产投资
1-5月份,全街道6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5.83亿元,其中4月份完成投资额0.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8.74%、-60.70%。目前尚没有5000万以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5月份累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39亿元(包含房地产投资),其中当月完成投资额1.40亿元(包含房地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了1.7%,-28.50%。
1、纺织业
利津经济开发区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共4家,全部为正常生产企业,分别是东营泰山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三阳纺织有限公司、东营天丰纺织有限公司和山东利津雅美纺织有限公司,从业人员约4000人,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中国名牌产品1个,山东省名牌产品1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个,中国棉纺织行业影响力品牌1个。行业精纺规模达到55万纱锭。2019年1-5月份,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8亿元、税收1155万元。实现产值7.53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25%。行业重点企业中,三阳纺织公司是集棉花加工、纺织、倍捻、织布、服装、贸易于一体的大型纺织企业,是全国纺织行业最具竞争力十强企业和全国最大的高端紧密纺生产基地,东营综合保税区气流纺原棉加工项目,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占地10000平方米,该项目于2018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6月份建设完成达到设备安装条件,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高档气流纺纱4800吨,销售收入24360万元,利润4466万元,填补公司原棉气流纺生产的空白。
从原材料来看,我国棉花种植面积持续下滑,国内棉花产量上行压力较大,未来我国棉花供需缺口可能继续扩大。主要棉花价格持续较高,达到15100元/吨,比去年增长400元/吨。全球棉价持续震荡、中美贸易战、市场需求不旺、劳动力成本增加、纱厂产品销售压力明显。在四批环保督查结束后,印染板块去产能成果显著,环保常态化背景下,龙头“剩为王”。考虑到我国人力成本持续上升,制造业成本优势逐步被削弱,而东南亚、南亚等国家劳动力等成本更为廉价,长期来看,国内产能向海外转移的趋势将会持续。三阳纺织公司早在2017年就开始在越南布局海外产能,并于去年开工生产。
利津经济开发区纺织行业长期以来存在招工难,技术更新不及时,融资渠道窄,市场竞争力低等客观因素。东营晟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由三阳纺织是限公司和百盛(中国)贸易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东营益盛化工有限公司由山东利津雅美纺织有限公司注资成立,这都是企业转型的探索。
2、石化行业
石油化工业是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2019年1-5月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87%,同比下降4.5%。该行业仍是未来长时间内拉动利津经济开发区规上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利华益集团成一家独大,下属的利华益利津炼化有限公司、利华益维远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和利华益神剑化工有限公司实现产值占全开发区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82.2%。
2019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出现缓慢攀升,目前约59美元/桶。虽然成本有所增加,但因化工企业原材料充足,且成品价格也在不断上升,对外贸易进一步扩大,加上企业自身结构调整持续优化,因此石化企业利润不降反升,大部分企业提升了生产规模,从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产值增速有比较大的上升。不过,像嘉禾甲基、金德易等个别化工企业由于自身技术设备及规模均在同行业内无竞争优势,目前生存压力较大。且受江苏响水天嘉宜公司“3·21”爆炸事故影响,新一轮安全环保形势更加严峻,部分化工公司面临停产整顿窘境。东营邦迪化学制品限公司则是近几年企业融资困难,安全环保形势严峻,企业经常停工整顿,所以生产一致处于下降状态。产品价格比较稳定,但由于生产不稳定,产值处于下降状态。另外该公司在德州乐陵重新选址建厂,开发区仅剩富马酸、聚天冬胺酸两个项目在正常生产。其余大部分产品项目移至新公司。该公司产值同比下降62%。
3、高端石油装备产业
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石油装备的企业共有5家,占规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的12.8%。1-5月,高端石油装备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0.2%。目前高端使石油装备业市场快速发展,核心部件逐渐国产化,且石油行业市场回暖,行业发展机遇大,但利津经济开发区行业形势依旧严峻。就现在而言,全球已经进入工业4.0时代,我们的制造水平同国内外的其他先进装备制造业相比仍处于劣势。继续深入转型升级才能于不败之地。下游制造业为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和环境影响最小化,需要将生产设备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升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柔性,提升产品质量。目前大东联、东顺、铁人等公司还是处于技术相对落后的阶段,技术的智能化革新以提升竞争力是当务之急。
4、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行业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从本月开始上升,累计总量投资与当月完成投资增长态势趋势明显。
5月份,投资上报项目个数略有上升。1-5月份,5000万元以上在报项目7个,包括利华益炼化公司100万吨/年烯烃芳烃联合项目、长输管道站场配套原油罐区及辅助设施项目、恒基混凝土公司年加工3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项目这三个项目均为2018年结转项目;东营晟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新型装配式加气混凝土板材—砌块生产项目、利华益利津炼化有限公司20万吨/年环氧丙烷联产45万吨/年苯乙烯项目、利华益维远化学股份有限公司12万吨/年熔融态双酚A项目、三阳恒丰线业公司高支精梳纱线深加工技术改造项目已经联网直报;目前,利华益炼化公司智能改造项目已完成立项手续,正在办理其他手续,将继续跟进,确保早日纳进联网直报系统;截至目前,尚无5000万以下投资项目。房地产开发投资发展较快。1-5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8个,分别是浩誉房地产公司碧桂园·天誉项目、颐新置业公司利津颐高新经济产业园项目、利华益丰汇置业公司上城裕源一期、上城裕源二期项目;金凤新农村公司永利社区·新康园居民小区片区改造项目、永利社区·百旺苑居民小区片区改造项目、利华益第三小区一期二期项目已全部入库联网直报。
5、批发零售行业
批发零售行业增长迅猛,主要是由于利华益集团拆分2家贸易企业,数据较大,拉动批发零售业整个行业数据波动较大。
相较而言,批发零售业企稳向好,但是,批发零售业企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像利华益所属的利津炼化产品销售有限公司、山东国能石化进出口有限公司发展较好,但是东营市天康商贸有限公司、利津森化化工有限公司、利津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因为运输成本高,毛利润低等原因,开始考虑停业,竞争乏力,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总体来说,虽说增长迅速,但我开发区商贸企业实力不强,管理水平不高,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仓储严重不足,人才匮乏,商贸业对今后的发展不是非常有利。
1、停产企业个数多,工业经济形势总体不容乐观。2019年,3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停产的企业有6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个数的比重为15.3%。从企业总体数量上来看,本年比去年同期净减少21家,实际正常生产的规上企业仅为33家,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企业个数将难以支撑经济总量的发展。
2、高耗能行业占据主导,转型步伐还需加紧。目前开发区内高耗能行业但占比仍偏高,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的压力不减。长期以来,在产业发展上存在着利华益集团一家独大(产值占园区总量的82.2%)、化工产业占比过大的问题。新形势下,按化工产业发展“1+N”模式布局要求,区内只有利华益集团可以新上化工项目,倒逼开发区在产业转型升级上硬着陆,重点发展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但是,目前在相关产业集聚配套、技术人才储备等方面准备严重不足,招商难度大,新上项目少,转型发展的压力很大。
3、固定资产投资涨幅不稳定。5月当月固定资产投资额较小,主要原因重点项目进程缓慢。,1-5月份,项目总体个数少,小项目储备不足。1-5月份,开发区、凤凰城街道6个投资项目中,有4个利华益项目,其余恒基混凝土项目投资不大,目前尚无一个500-5000万元投资项目;项目个数少,投资项目储备不足,拉动投资增长能力较弱。工业投资质量不高,技改投资比重下降。
4、是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区内企业以小型企业为主,自有资产少,融资渠道单一,主要靠企业联保向银行借款,企业间相互担保情况非常普遍,且整体利率偏高。龙翔、康宝、益美得、鲁星彩印等都存在企业融资困难的境地。近年来因有些企业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引发连锁反应,造成一些担保企业受到波及,本来能够维持的企业陷入困境,形成了部分“僵尸企业”,且容易引发社会问题。企业倒闭同时造成不少厂区、厂房闲置,造成资源的浪费。经过前段时间的摸排,发现2家规上工业企业已达不到规上条件,已暂停上报数据。
一、坚持高标定位,发挥龙头作用。紧抓新增企业,加快培育新增长点。企业培育工作是一项涉及多行业、多部门的系统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形成长效机制,要把抓企业新建投产和小升规工作作为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定期召开新增规模以上工业培育工作调度会,认真开展摸排,完善相关手续,层层分解目标,倒排任务。同时,梳理一批年底前有可能建成投产的企业,集中有限力量,加快在建工业项目推进速度,对已建好的工业项目,要做好基础保障工作,开通绿色通道,促使企业尽早投产,并及时上报统计名录库。
二、强化产业支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眼于当前产业发展实际,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积极引进低能耗、低排放、高技术产业项目。同时,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降低对高耗能行业能耗依赖度,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扭转因个别企业能耗体量过大而对整体能耗水平影响巨大的不利局面。牢牢把握产业发展这一核心任务,以好项目、大项目引领动能转换、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效益。
三、加大项目引领,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一是支持利华益做大做强做优。积极推动利华益炼化公司环氧丙烷联产项目、维远化学公司熔融态双酚A项目等重点项目手续进展,力争四月初纳限。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发区成立五个招商工作组,以有机化工和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新医药等产业为重点,分产业开展招商引资;云智创新创业示范园、云慧科技创新中心年内入驻科创企业和双创团队20个以上。
四、创办智慧金融,因地制宜推动金融改革。目前开发区正在积极推动与杭州投资公司组建开发区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事宜。公司成立后,融资五千万已解决部分企业过桥资金困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