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级造假大师,他用假画骗了5个亿

2019-12-17     映世窗

在德国,有一个天才级的造假大师。

他曾用造假的方式临摹了300多幅世界名画,让艺术圈间接损失了5个亿。

有些假作甚至还被世界上一些有声望的画廊着重收藏和拍卖。

他就像隐藏在名画背后的操盘手,

用自己一笔一划临摹出来的作品骗过了整个世界,

被称为艺术圈的“世纪骗子”。

而当他的传奇人生被拍成纪录片后,

竟然还入围了“德国奥斯卡”的萝拉奖

他就是,让无数艺术收藏者和画廊老板恨得牙痒痒的世界级造假大师——

沃夫冈·贝特莱奇(Wolfgang Beltracchi)

从学过美术,却有着惊人的绘画天赋,

耍得世界上所谓的鉴定大师团团转。

对于沃夫冈·贝特莱奇,美国《名利场》杂志的评价是——

一个自称德国嬉皮士的人,完成了世界艺术史上最伟大、最赚钱的骗局。

沃夫冈·贝特莱奇从小到大都是一个不羁放纵爱自由的骚年。

而他会作画基因,似乎就源自于他老爹。

沃夫冈·贝特莱奇的老爸本身就是一位专门为教堂修复壁画的画匠,偶尔靠临摹一些假画出去卖钱,赚点生活补贴。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

他从小到大就开始展现出自己惊人的绘画天赋————

在14岁那年,他第一次独立制作完成对毕加索名作《母与子》的临摹。

17岁那年,激昂青春,准备放飞自我的沃夫冈准备来场轰轰烈烈的环球旅行,

可贫穷,限制了他的出行。

为了屯钱出去嗨,沃夫冈开始在街头摆摊卖自己的作品。

可他渐渐发现,

即使你的画再好,大多人还是更倾向与一些有名气作家的画,

一些买家画大价钱买画其实并不只欣赏,更多是为了——装逼。

想到这,沃夫冈脑瓜灵光一现:

还卖个锤子,临摹才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啊!

当然了,一开始的沃夫冈靠自己临摹的作品拿去卖钱,

钱不多但生活足够富余,一直持续了20年。

直到因为一个女人,沃夫冈走上了真正的“封神之路”。

1992年,沃夫冈遇到了海琳·加尔各斯

也就是他后来的妻子。

海琳利用自己的渠道打通了上流社会人脉资源,忽悠到了一些真正的上流买家;

而沃夫冈则更加苦练技术,力求做出更精湛的假画。

从此,这对骗子鸳鸯,一个演技派,一个实力派,

把欧洲艺术界玩弄得晕头转向。

妻子忽悠人的手段分为两种:

一是,花式彩虹屁的吹捧,让买家相信这幅画是真的。

二是,处理好真画所有的细节,让画作更逼真。

平时一旦有买家想看画,

海琳都会把一些老照片拿出来晒,然后对买家说,

这些画都是家里的祖传之宝,可是当初我祖父从纳粹手里抢救下来的艺术品,现在都还挂在家里....

当然了,照片肯定是假的。

穿几件复古衣服,带个头套,化点妆往椅子上一坐,冲刷出老照片的样子就行了。

但就是这个套路,竟然还真让很多买家相信了....

光说不练假把式,如果作品不够真还是会被识破的。

说到这,就不得不佩服沃夫冈这个超级天才了。

别人做假画,最大的要求就是要“像”字。

但沃夫冈和那些谣言贱货不一样,人家觉得这只是他自己最低的要求。

不仅要像,还要百分百的还原原作细节,比如颜料特点、油彩的干燥程度、画作的灰尘,甚至连画的气味都要模仿!

整个过程,精确到无懈可击!


成品后,还需用X光、电子显微镜等方式鉴定细节是否处理完美,

画质是否符合创作的年代,在用烟来熏画,撒上一些灰尘,

就大功告成!坐等收钱!


凭借着严谨缜密的造假流程,还有无出其右的绘画天赋,

1970年到2010年间,他们用300多幅伪作,让整个艺术圈损失将近5亿人民币。

直到2008年,他伪造本东克的《红马肖像》被送去检验,

被检测出使用了一种含有钛白和酞菁染料的颜料才东窗事发。

因为钛白颜料是在1916年才出现,

而这幅画却是1914年的作品,而且卖出了300万欧元的价格...

这个时候,艺术史上最大的伪作案,

才被人所知晓。

结果可想而知,对于艺术圈来说,这不亚于一场史诗级地震。

因为他的画几乎从没被任何专家识破过,

而这次的露马脚,仅仅也只是因这次他调色时因为懒而没换颜料的缘故....

他们绝望地说:

“以后如果你想知道手里的画是真的还是沃尔夫冈画的,只能去问死去的艺术家本人了。”

后来沃夫冈被抓起来关了几年,

出狱之后,人们问他:“知道自己错了吗?”

他依旧狡黠又自信:

“是的,我错了,我不应该懒惰直接用颜料管里的钛白。”

如今的夫妻俩早已金盆洗手,他们回到自己长大的小镇,

创办自己的画展,出售自己的作品。

妻子梅林说,

他们不会再作伪画了,创意和守法一样能赚钱养家。

而他的人生,正如他在纪录片里说的那样,

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

但世俗和欲望总会让他对自己的行为的找借口,

比如,再画两幅就收手,

结果,才让皇宫变成了牢笼。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KewFG8BMH2_cNUgYOa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