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霸凌,孩子却越来越“怂”?可能是这三种教育方式的结果

2019-10-19     蕾妈育儿经

文|蕾妈育儿经(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校园欺凌”这个词汇近年来出现的次数不断增加,让人们开始不得不重视起来。为什么会出现校园欺凌?简单来说,就是一些人恃强凌弱,一些人胆小懦弱,这样的差异存在,导致了校园欺凌了的产生。那么,为什么会有些孩子性格胆小懦弱,面对校园欺凌不敢吭声,自己在默默忍受呢?难道他们天生就是这样吗?其实不是,这与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

小梅是位职场上的女强人,性格比较要强,在对待家庭和生活同样如此。在教育孩子方面,她也容不得孩子出半点差错,一旦孩子犯了错误,她便开始各种“职场上司式”训斥。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开始变得懦弱。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孩子已经进入了小学三年级。这段时间,小梅开始发现孩子有些不对劲:回到家之后一句话也不说了,做事也比以前更加畏畏缩缩,身体还时不时莫名其妙地出现一些巴掌印和伤痕。一开始小梅还不是很在意,但是接连几天下来情况越来越严重,她不由的开始重视了起来。经过一番耐心的沟通了解,孩子终于向她吐露了真实情况。原来孩子懦弱的性格,在学校经常受到高年级一些“坏孩子”的欺负,时不时要收“保护费”,不然换来的就是挨打和辱骂。

小梅很纳闷,明明自己性格要强,怎么自己的孩子会这么的懦弱呢?经过一番育儿咨询才知道,原来是她的教育方式有着很大的问题。

一、“你应该这样”、“你总是做错”。

我们都知道,一句赞美可以成为我们前进的助推剂,一句数落也可能会让我们丧失前进的动力。大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此。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切记不要经常性使用贬低孩子,让孩子失去自信心的话,否则会让孩子开始自我怀疑,做事也开始变得畏畏缩缩。

二、“为什么这都不敢?”、“你为什么这么怂?”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的是更多的支持与鼓励,而不是消极的指责与批评。表达同样的意思,不同的方式可能会收获不一样的结果。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妨换一种积极正面的方式对孩子进行鼓励,而不是只会对孩子进行指责。

三、“你要学会分享”

如今的独生子女几乎都是被溺爱着长大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这种声音“不要和他们抢,姥姥再给你买新的。”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才导致了孩子缺乏竞争意识,性格开始越来越懦弱,什么都会退让别人半步,这也就是理所当然的成了校园欺凌的对象。

教育孩子是一门大学问,每个孩子的成人成才都离不开父母的成长中的点滴呵护和培养。作为父母,我们更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

你的孩子有没有受到过“校园欺凌”?你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欢迎留言交流!

------------------------------

关注【蕾妈育儿经】,了解更多孕期和育儿知识,学会解决亲子成长问题和家庭矛盾!若您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也可以私信留言评论,作者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专业的回复,希望我们可以在育儿的道路上共同成长!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8jr620BMH2_cNUg6i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