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兴记忆:贡茶鳝丝称绝品! 名人、美食、美景于一镇

2020-04-05     哒哒君的视野


平兴镇由原平兴乡和临江镇合并而成,合称“平兴”,取“平安兴旺”之意。平兴镇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聚名茶、名人、美食、美景于一镇。



喝百年贡茶,品人生百态


南安(今乐山)出名茶,凌云初春所采,不减江南。凌云茶似虎丘,味逼武夷。——《华阳国志》


百年茶树


现平兴镇滑石村五组大石坎仍保留有千株百年茶树,据史料考究,这些茶树早在清朝时就被用作“贡茶”,其栽培环境、茶树品质、制茶工艺都是优中选优。同时,此茶叶必须在清明节前采摘,采摘时只采露“雅雀嘴”、起“鱼钩”的部分;尔后,交由当地制茶技艺最好的老茶农加工;做好后,再由府(县)上派专人带走,呈送皇上。因此,大石坎的贡茶也称为“川茶”。


采摘露“雅雀嘴”、起“鱼钩”部分


传名人文化,育乡风文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平兴镇人民血液里流淌着的勤劳和善良,骨子里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在抗日志士陈潜夫和2019年“中国好人”周登学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陈潜夫


抗日志士——陈潜夫,生于1892年,乐山市市中区平兴镇平兴村人。他曾与郭沫若同在乐山读书,并同赴日本留学,参加过暗杀袁世凯的行动,还曾在天安门断指血书震惊中外。“九·一八”事变后,他曾组织四川义勇军敢死队出川抗日,后又受李大钊的邀请,在北京大学任教,再后又回川办学……陈潜夫的一生,是忧国忧民的一生,他用生命和行动生动诠释了爱国的“硬骨头”和爱家的“绕指柔”。


周登学到彝区支教



周登学


“中国好人”——周登学,乐山市市中区临江学校教师。34年从教生涯,他兢兢业业,主动到峨边、马边、凉山支教,他用无悔年华书写着一个教育者真诚的教育理想、自觉的教育担当。被国家教育部、人社部授予“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称号,荣获“四川好人”“乐山市市中区好干部”“乐山市评为教育扶贫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吃临江鳝丝,品绝味美食


相传,清末民初,临江镇有一位罗姓大户人家,待人和善,人人敬仰。一日,德高望重的罗老先生身患重疾,久治不愈,找来中医讨来一味药方。此方需用野生鳝鱼作药引子,但鳝鱼煮熟后丢弃又实属浪费,于是有人便用牛骨将鳝鱼肉拉丝刮下,将鳝骨剔除;还有人将其切做鳝段,配以川人钟爱的麻辣烹饪,竟格外鲜香滑嫩。




一晃百年过去,临江鳝丝的来历只留下了让人憧憬的美好传说,但麻辣入味的临江鳝丝却成为了家家户户招待贵客的必备菜品,也成为了饕餮吃货们口耳相传的网红美食和官方盖章宣传的独特佳肴。



游网红景点,赏平兴之美


随着“网红”成为社交圈乃至这个时代最具号召力的词语之一,“网红打卡地”吸引了一众年轻人争相到访。


碧绿的茶园

金黄的油菜花

临江河


初春,碧绿的茶园、金黄的油菜花田让你感受到春的气息;夏日,傍晚的临江河带你享受河风的凉爽;深秋,滑石村“网红”银杏林都会迎来大批游客;冬季,草莓基地的冬草莓邀你体验采摘的乐趣。


银杏林

草莓采摘


恢复重建后的平兴村水车带你重温千年农耕文化;圣水寺、大石坎百年清朝贡茶、御史墓等景点也成为背包客、骑游队的打卡圣地;转型升级后的竹海公园、玫瑰基地、紫馨花海也定会让你不虚此行。


平兴村水车

玫瑰基地

紫馨花海



平兴镇,一座来之享美食、品名茶、观美景,归之带走“平安兴旺”祝福的小镇!这样一座农旅融合特色小镇,有没有吸引到你呢!



来源:微嘉州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8WfTHEBiuFnsJQVKUd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