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军阀办大学趣事

2019-07-18   鱼知吾

一提到军阀,大家印象中恐怕只有那些吹胡子瞪眼舞枪弄棒,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多少枪多少姨太太的赳赳武夫。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些靠武力打天下的大军阀,有的竟能从购买枪炮的钱款中拨出大笔经费来办教育,甚至有的拿出自己的私产兴建学校,确实让人刮目。当然,有的也闹出了不少笑话。

张氏父子与东北大学

1922年,张作霖听取美国教育学家孟禄的主张:“中国用自己的人材,开发自己的地利,满洲之将来,不可限量”着手筹办东北大学。张作霖曾对负责的官员说:“开学越快越好,用钱告诉我,不管多少,我宁可少养五万陆军,但东北大学是非办不可。”

1923年4月26日,东北大学正式成立,除购地款外,东北大学的基建费用达600万元奉洋。1925年,新校舍建成,其规模宏大,功能齐全,在当时国内可谓是屈指可数。东北大学成立后,少帅张学良亲自担任第三任东北大学校长,参与学校具体事务的管理。张学良深知教育的根本在于师资,他公开向全国招纳英才。当时国内如章士钊、梁漱溟、黄侃、梁思成等著名学者,都有过在东北大学的执教经历。

曹锟与河北大学

曹锟布贩子出身,新直系军阀首领,曾靠贿选而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被人戏称为“精虫总统”,由于外形憨厚,方头大耳,且家中排行老三,所以人送外号曹三傻子。

1919年,曹锟在保定府做直隶督军。俗话讲,自己没有的东西就显得珍贵,曹锟老粗一个,只上过几年私塾,肚子里的墨水难免有限,也许是这个原因吧,所以他就以原保定农业专门学校为基础创办了河北大学。

据说办校期间,他对学校教授是格外照顾,可以说是尊师重教的典范。他曾经说过:“俺一个推车卖布的老粗,什么都不懂,大学得靠教授。”每每给教授们发工资时,他要求学校行政人员用红纸把大洋包好,用托盘托着,毕恭毕敬地给教授送去。他安排身边的副官、亲兵到河北大学里当行政人员,这些大兵们对外人常是一副凶神恶煞般的嘴脸,但见了教授却都是毕恭毕敬。曹锟自己对待教授也十分地温良敦厚,看到教授用显微镜做实验,就说:“先生这样用脑子,俺每月才给先生那么点银子,心里太不落忍了!”他每次给学生训话都强调:“这些教授都是俺曹锟辛辛苦苦请来的,谁对教授无礼就是对俺曹锟无礼,俺就要谁的脑袋!”说完还扭头问教授们:“各位先生,你们看俺说得在理不?”

张宗昌与山东大学

张宗昌,奉系军阀头目之一,绰号“三不知”将军、狗肉将军。据说这个家伙办大学的起因是一次军务会议,当时到场的军官互相炫耀自己是哪个大学毕业的;张宗昌自感脸上无光,又不甘示弱,竟大惭不言地说:“老子是绿林大学毕业的!”

1925年,张宗昌任山东军务督办,有了实权,就决定创办一所山东大学来扬眉吐气。张宗昌先是“三顾茅庐”请前清状元、教育家王寿彭任山东省教育厅长,王寿彭任山东教育厅长后,首先在济南的六个专门学校的基础上重新申办省立山东大学,王寿彭兼任山东大学校长。后张宗昌干脆自兼校长,这被学术界人物看做是大笑话。当时有隐名诗人赋打油诗一首,相传于市:齐鲁文明之邦,目不识丁校长。孔圣九泉哀叹,荒唐,甚荒唐。又有人作三句半一首:人道齐鲁文明,校长目不识丁,圣贤地下有知,哀鸣!

此外,诸如冯玉祥、阎锡山、韩复渠、刘湘等割据一方的军阀,几乎都在地方教育史上留下过浓重的一笔,当今中国许多著名学府,其本身或前身,都曾有“军阀大学”的血统。且先不论他们办学动机如何,但当时军阀办学的风气,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大大推进了中国近现代的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