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还能这么玩儿?不试你怎么知道

2019-07-18     更好CHOICE

有没有想过,你能让一块木头,变成什么样?

也许是一把梳子,



书里的一枚书签,




或者孩子床头的玩具。



如果上面这些你能亲手做出来,会不会觉得自己超级厉害?



一直觉得木头是有灵性的,经过数十年甚至百年的生长,吸收了大自然的雨露阳光,它磅礴的生命力在木制品当中得以延续和沉淀,随着时间,充满温暖。

WOOD


把自己内心想表达的,通过木头表现出来,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返璞归真的劳动输出,那种由衷的成就感是难以替代的。




像明朝的明熹宗朱由校,连皇位都比不上他的木头。

这位在位只有7年,去世时年仅23岁的皇帝,从小喜爱做木工,是历史上有名的“木匠皇帝”。




凡是他所看过的木器用具、亭台楼榭,都能够做出来。当时他做的一些小玩具,常常在市场上卖得高价。

据说他还发明了第一张折叠床。史书上记载:当时匠人所造的床,极其笨重,十几个人才能移动,还不好看。熹宗便自己琢磨,从设计到制作亲力亲为,用一年多时间造出一张床,床板可以折叠,携带移动都很方便,床架上还雕镂有各种花纹,美观大方,为当时的工匠所叹服。

后来为了专心玩儿木头,奏折都很不耐烦的交给魏忠贤,任由魏忠贤专权,导致大明朝急速走向没落。这还真是爱木头不爱江山。(这点我们还是不提倡的,主营业务重要)




不过现在也有很多人,将自己的爱好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像我们很早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不要笑我,真的好喜欢这些成人玩具》里,分享过一位来自日本的机械玩具发明者,原田和明。




因为原本在印刷厂的工作太过无聊,他开始自己做东西,通过机械拼接,将一件件木质玩具变得诙谐幽默还略带魔性,这正是他刻板生活背后完全不同的内心体现。




为什么喜欢玩木头?因为动手,本来就是一件有魅力的事,比如烘焙,看的人永远体会不到自己烤出美食的乐趣。

看着一块木料,经过自己的双手,从画设计,挖型,

到细心切割、打磨边角,

最终完成。这样的东西,不是金钱能够衡量的。



一起动手吧

做木艺是一件很减压的事情,最简单的东西,一般也需要3-4个小时的制作,细细打磨,没有工作和手机,只有木屑在身边飞扬,你想到的事情只有:我要把我的木头做好。


如果你有孩子,每天烦心怎么交流互动增进感情,为什么不带他们来玩木头呢?最好的亲子关系,应该在共同经历与协作里养成


而且木艺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在家就能做了。



基本工具:

  • 雕刻刀

雕刻刀套装是做木艺首要的工具之一,平刀的使用率最高,其次是斜刀,圆刀等。可购买搭配好的一套。

用来将木料处理成你想要的形状,锯直线用普通的锯子就好,曲线及木料镂空,需要用到拉花锯。

当木料的大致形状完成后,需要用到锉刀进行边缘修饰,是边缘更加光滑平整。

  • 砂纸

想要最后的成品光滑细腻,砂纸就必不可少,从80目到5000目依次打磨。

  • 防护用具

护目眼镜、手套、口罩都是木艺必备的防护用具,可以避免木屑飞入眼镜及口鼻。

关于木料的选择,新手可以选择低密度木料密度越高越难切割雕刻,要根据自己的手劲大小谨慎选择。红花梨、鸡翅木、绿檀木等都是很好的入门木材。


但对于初次尝试,大家可以在网上买DIY的半成品材料包,这样既免去了买一些基础工作需要的大型工具,还能保证大家的操作安全。




像餐具、戒指手镯等,都是很好的入门选择。

另外现在很多地方都有木艺工作室,专门的老师、专业的工具和丰富的款式选择,很适合偶尔尝试,不想购买工具的人。挑上一个周末,沉浸在木头的自然气息中,没准就开启了新的生活方式呢。



所以,你有没有想要自己做一件木制品,赋予它只属于你自己的意义?

(特此声明: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删。如需转载,请点击“联系我们”,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KUCWwBmyVoG_1ZiN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