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青岛7月30日讯(记者 于建军 通讯员 于倩)今年以来,青岛即墨区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即墨区委、即墨区政府提出的“建设特色鲜明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区”的奋斗目标,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核心,以超前规划为引领,以提升路网通行能力为抓手,以突破瓶颈打通路网微循环为契入,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市民交通出行条件,全力打造外联内畅、群众满意交通。
超前谋划,助推加快即墨融青发展
撤市设区、青岛新机场转场给即墨区交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加强与青岛中心城区的空间融合,缩短与青岛新机场的通行时间和距离,该局提前谋划蓝谷经即墨主城区到新机场的青岛北部城区中心快速路以及天山三路南与城阳区双元路的对接。
“青岛北部城区中心快速路跨越多个行政区域,我局积极争取青岛市交通运输局的支持,统筹规划线路方案。方案编制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民意导向、效果导向,整合专业力量、社会力量、群众力量。目前即墨区境内道路方案已初步通过上级部门评审。”即墨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据介绍,即墨区境内的中心城区北部快速路共33.9公里,工程估算总投资约100亿元。该工程的规划建设,将提升青岛中心城区北部的交通区位优势,填补了中心城区北部横向高等级路网的空白,承担蓝谷、即墨区南部、城阳区北部、胶州市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功能。
当前,该局正在与城阳区相关部门积极对接,研究天山三路南段与双元路互联互通工程。双元路是城阳区与青岛中心城区及西海岸连接的重要通道,也是青岛市规划的机场集疏运路网体系中核心道路。天山三路南端与双元路北端仅相隔约3.5公里,实现贯通后,届时的即墨区城市快速路路网将与青岛中心城区、西海岸及城阳区路网将真正融为一体,从而实现质的飞越,极大的提升即墨区交通区位优势,完善交通网络。目前设计部门已初步编制定路线方案,工程估算总投资约11亿元,该局将进一步优化方案,积极开展相关前期工作。
提升路网通行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记者了解到,即墨区全面转型、加速崛起的新形势下,对包括公路路网在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该局坚持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抢抓当前发展机遇,加快重点区位路网建设步伐,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拉动投资、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的作用,为全区重点区域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交通支撑服务。
支撑引领重点区域发展。服务国际陆港产业布局,加快推进交通基础建设,2019年开工建设省道218三城路南泉至城阳界5.8公里、国道309青岛至兰州公路南泉至蓝村段8.1公里,2020年建成通车。年底前该局将协助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完成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即墨段)、会同蓝谷管理局完成国道228蓝谷段拓宽改建工程、开工建设国道204龙泉至华三段改建工程;开展李王路北延(国道204至国道309)、国道309青岛至兰州公路东段快速路等工程前期研究工作。
助力乡村振兴。据了解,2019年即墨区将投资1.46亿元,对15条农村公路进行大中修改造,投资0.14亿元实施预防性养护工程,共计136.86公里,这些项目的实施,对于提升即墨区道路优良率、群众出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振兴乡村经济,特别是对特色小镇建设、乡村特色旅游、特色产业发展具有极大促进意义,同时通过对道路两侧的绿化美化,对“美丽乡村”建设也起到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引领贫困地区致富的能力。全力打造“平安放心路”,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到2020年全区所有行政村在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的基础上,基本实现村内道路硬化“户户通(全覆盖)”。
2019年该局将继续多方筹措资金,大力支持区域路网作用突出、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显著的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公路养护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区路网的整体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重要支撑作用。
突破瓶颈 直击路网“堵点、痛点”打通微循环
2019年,直击路网中的“堵点、痛点”成为即墨区公路路网建设中的高频词,放眼微循环工程版图,实施蓝村镇鳌东路上跨胶济铁路桥工程,由“下穿”改为“上跨”,将一举消除人流车流密集造成的安全隐患;实施青新高速公路即墨西收费站拓宽改建工程,由“两进四出”改为“四进七出”,区域疏解能力与载体功能将大幅提升;实施即兰路跨大沽河大桥工程,将打通平度南村镇与移风店镇两岸交通连接,两岸群众从此不再隔河相望。
一项项可圈可点的微循环打通工程项目实施后,将给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与安全感。作为公路建设实践者,即墨交通局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引领,谋划实施基础性强、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路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