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不上设计费?手把手教你打造设计师的个人IP!

2019-05-28     建E室内设计

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共有14座,但除了最高的、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你还能叫出其它13座的名字吗?

相信大部分人都叫不出。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珠峰已经在大众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了高山的“代表符号”,提起高山我们就只会想起珠峰。

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正在各行各业发生的问题。

同样的例子还有:像我们购物时,在价格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更倾向于购买知名度高、有明星代言的产品。因为我们下意识会认为知名度高的物品更有保障。

……

我们室内设计行业难道不是这样吗?

01.

名气大,就等于

设计做的好吗?

据内地网友爆料,最近很多港台地区的设计公司来当地扎根落脚,设计费和工费收的还都很高。拿当地某高档小区举例,一家台湾公司的设计费已经收到了1200元/㎡

别说1200元/㎡了,试问,内地有多少设计公司能把设计费收到300元/㎡的?

看看中装新网曾对内地某二线城市做过的调研吧:

参与调研的500位设计师中,高达64%的设计师收费低于100元/㎡,收费100~300元/㎡的设计师约占32%,收费高于300元/㎡的设计师不到10%。

划重点,收费高于300元/㎡的设计师不到10%!

更可气的是,在对比之下,客户还更乐意选择设计费和施工费更高的台湾设计公司!因为一直以来台湾的室内设计给内地客户留下了“严谨、专业、工艺精湛”的印象。

放到十几年前,认为内地设计公司不如港台也就算了。但现在已经是2019年了,真把设计方案和施工质量拉出来对比:

我们跟港台的差距真的很明显吗?

真的有几倍设计费那么大的差距吗?

不见得吧?

因为给客户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他们就能用几倍的设计收费碾压着本土设计公司,侵蚀着本土设计公司的市场。

02.

很多设计做的好的公司

设计费却收不上来

现在的设计行业市场一度是“狼多肉少”的局面。

装饰设计公司数量泛滥,竞争日益激烈,“二八定律”逐渐变得明显。并且,随着那些有名气有品牌的设计公司的业务下沉,两极分化只会越来越严重。

以前大公司只做高端项目,现在因为市场饱和,他们连一些中低端项目都“顺便”给拿走了。

不仅是“顺便”拿走,还是以几倍的设计收费拿走的。

如果说,那“八成”的设计公司和设计师的设计能力不行也就罢了,但事实是,很多设计做的很好的公司反而默默无闻。

因为不懂得树立品牌IP,名气打不出去,不能被客户记住,竞争不过大公司,设计费也收不上来。

仔细想想,你有没有设计明明做的很好,但却输给了名气更大的公司的经历?

03.

“酒香也怕巷子深”

从前只要埋头做设计、做得够好就不愁没客户,但现在不一样了。

在这个“眼球经济”的时代,大家的设计水平都相差无几的情况下,除了要做好作品本身,如何去打造自己在市场中的品牌知名度也变得尤为重要,现代企业是一个综合能力的比拼。

所以,不要再抱怨“明明我做的很好,可客户就是不签约”了。不是业主不懂得辨别是非,而是信息爆炸,辨别的成本实在太高!

就像上面这个最近刷屏朋友圈的业主,每天面对20多家公司的各种“追求”,让不懂行的他怎么选择?换位思考,相信如果你是他,你也会选择名气更大、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那家公司。

在大众的潜意识里,名气大就等于靠谱,留下印象就等于认可。

所以,无论是设计公司还是设计师自己,都要思考自己如何才能避免同质化,从同行群体中探出头来,让市场和客户注意到你。

04.

大多数人对品牌和IP

的理解都是错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们一直在说“品牌IP建设”。很多人一听到这个词,就去跟“无脑营销”、“微商”联系到一起,脑海里会浮现出各种“无节操”情节。

但你要真的把“营销”和“品牌建设”理解为忽悠,那就大错特错了!

什么是“品牌”?

简单来说,品牌一方面可以形成产品(作品)的溢价,提高利润;另一方面可以占领客户心智,提高成单率。

就如同苹果,无论是手机、电脑还是其他电子产品,价格都比别人高。但用过的都知道,它们的性能差别并没有那么大,贵就贵在那个苹果标志。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什么是“IP”?

IP和品牌最大的不同在于:品牌需要依附于某种产品,而IP则是提供给客户一个情感寄托(如认同你的某种理念)。

就如同近年频繁涌现的网红店网红设计师,都有着独特的IP。

如果说品牌太抽象,太难“触碰”,那么品牌IP化将可能会改变这一格局。但问题是,大部分设计师只关心专业技术方面的东西,极少关心品牌建设的相关问题。

提起室内设计会想起高文安、梁志天,

提起豪宅会想起李玮珉;

提起酒店会想起季裕棠;

提起新中式会想起梁建国

......

很多人习惯回顾过去,只看到了成功的既定事实。沉浸在“大师们”的作品和理念中不能自拔,很少去了解“大师们”是怎么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网上有许多人讲案例拆解、设计理念,但极少有人能站出来,给大家讲如何做好公司和设计师个人的品牌IP建设。

下面诚心为你推荐,由3位编者经过近20年实战经验总结出的《IP运营法则》一书。

扫描上方二维码可购买此书

(目前预售,预计6.2发货)

室内设计行业这30年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dop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一个深化设计公众号凭什么成为百万设计师的新宠?

网红设计师是怎么诞生的?

设计公司如何借助互联网的势能?

设计行业未来有哪些发展趋势?

……

这本书全面解析了网红深化设计公司dop的发展历程,以及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希望你能搭上这趟“全民IP”的列车,告别“打价格战”的现状。

05.

《网红设计师IP运营法则》

书籍介绍

内容简介

设计IP的塑造,并不是片面强调“高大上”的吹与捧,核心价值仍然在设计,用作品(产品)发声,以专业化的协作体系为支撑,一致性的人格魅力为基础。

很多设计师出身的老板,有时会片面追求技术层面的完美,忽视品牌与IP的打造,再加上“无为而治”的经营方式,很容易被客户淘汰、遗忘。因为员工和客户是要求发展的,他们不会在原地踏步,跟他们“门当户对”、实力匹配才是最重要的。

随着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调整、房地产投资的转向,设计行业的重新洗牌正在上演,专业化的分化趋势加剧,小趋势涌现。而这个时候,就看谁能最先布局,品牌化的系统思考工具必将成为市场破局的得力助手。

本书结合dop设计公司真实的IP运营经历,讲述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设计师应该如何突破行业束缚的局限,如何突破客户对设计师及其品牌的印象边界,建立信用体系,从而获得全新的价值认同,创造新的财富增长点。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室内设计行业发展历程、IP打造方法论、成功设计公司的IP运营模式、设计行业新趋势四大部分。

个人(团队)品牌IP化是未来设计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设计师自我认知的觉醒、商业价值的完美呈现,而如何让设计的价值与回报成正比、带给客户超预期体验,我们相信每一位设计师都会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关于作者

朱小斌

dop联合创始人

设计得到创始人

室内设计从业20年以上,室内设计连续创新者,历经从施工现场深化到设计院,从设计技术到设计管理,参与并完成了一系列地标性公建项目的设计及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项目设计及管理经验。创业8年,带领dop设计团队在深化设计领域做到前列,2018年创立设计得到,成为室内设计领域知识分享专业品牌,近年来在设计+互联网领域不断探索,成为室内设计行业的连续创新者。

王建军

设计行业策划人

专注研究设计师16年,采访过100多位设计公司创始人,已任20家设计产业公司运营策略顾问。2018设计师专业社群——“王建军书友会”创立,2018国内第一本室内设计公司管理图书《经营一家设计公司你必须了解的26堂课》;2018设计师对话访谈节目——《寻找室内设计行业创新者(第二季)》;2017首创设计公司经营管理视频直播节目——“设计内参”;2003开始推广设计师。

沈铭慈

麦存·知讯|智库|创投创始人

泛家居行业首个众筹咖啡厅“夏至·咖啡”发起人、泛家居产业实名制精英社群【泛家居论道吐槽兄弟会】发起人。留德硕士,曾就读于德国十大精英院校“柏林自由大学”。前民企五百强大亚圣象互联网公司CEO、圣象集团电商副总经理、齐家网居美COO、好百年家居连锁电商总经理、筑巢家居运营总监、欧洲中餐在线创始人。

书籍特色

1、题材新颖,设计师自己的IP打造指南

2、结合dop的真实经历,有说服力,可操作性强

3、从宏观到微观全面梳理设计行业,并展望了未来设计行业发展趋势

适用人群

·想跨界的设计师

·想创业的设计师

·想提升自我价值的设计师

·设计公司管理者

·想转型的设计公司

书籍实拍

<< 左右滑动查看本书目录 >>

购买方式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即可购买

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目前预售,预计6.2发货)

有问题可咨询仔仔(微信号:jiane222)

点击阅读原文,好书抱回家~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uVOQ2wB8g2yegND5uV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