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兴文无房户:“借住”人生几时休?因病致残,无奈走上“借住”路...

2019-12-12   宜宾传媒网

新三江周刊信箱:177xxxx8249周圣贵(肢体二级残疾人)

原古宋煤矿厂的下岗工人,因病致残后家境很困难,没有房子住,一直借住在别人家里。多次向户籍地社区申请保障性住房,但均以不符合条件为由拒绝。希你刊关注此事,给予帮助。

回应:接到周圣贵的反映后,本刊当即安排记者了解该事件详情,并将调查了解到的相关情况刊发如下……

煤厂破产,夫妻二人均下岗

1970年,周圣贵出生于兴文县共乐镇鹤盘山村一个普通农户的家庭。但他在出生后不久,就被生父的同胞哥哥抱养,并随养父母共同生活。

18岁那年,周圣贵的养父从原古宋煤矿厂退休,他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丁,去顶替了养父的工作,户口也随之迁到厂里,成了“城里人”。

1992年6月,周圣贵和同事罗朝先喜结连理,并先后生育了两个女儿。虽然他们夫妻二人的收入不高,但厂里包吃包住,一家四口的日子过得还算和乐。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煤矿厂破产,周圣贵和妻子双双下岗。为了维持生计,他们夫妻二人只能将孩子安顿在老家,随后踏上外出务工的征途。

因病致残,无奈走上“借住”路

2013年3月份,正值春节假期,按周圣贵的计划,夫妻二人耍满最后的几天假期后,就要继续外出务工,但因周圣贵突发脑溢血留在兴文治疗,这个计划只能搁浅。

“为了治疗,我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虽然开颅手术成功了,但并发感染致癫痫、半身偏瘫,连正常走路都办不到,妻子只能辞职在家照料我。家里一下子失去两个劳动力,生活顿时陷入困境,幸好在工友的帮助下申请到了低保,否则一家人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更别提吃药控制(癫痫)了。”周圣贵说。

几年前,共乐镇政府为周圣贵的二哥修了新房(左),正好与他借住的房屋(右)毗邻。 2019年11月14日 摄

在他看来,“辛苦打工十几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这句话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而正是在兴文县城治疗的那段时间,让他及家人开启了这段“借住”人生:先在工友家借住两三个月,又在姐姐(养父母的亲生女儿)家借住大半年,最后只能“借住”在养父母家。

人户分离,政策执行有盲区?

因个人名下无房,且后续需在县城长期治疗,他在“借住”期间向户籍所在地社区递交保障性住房申请,打算就近住在城里,既方便后期治疗,又方便妻子兼顾工作和家庭。

但遗憾的是,因不符合申请条件,他并没有申请到房源,而一直“借住”在别人家也不是长久之计。权衡再三,他只好带家人搬回老家去住。

此后,周圣贵曾多次向户籍地的社区提出申请,但一晃4年多过去了,社区的答复不是“没有房源”,就是不符合条件。

“他们家的情况确实困难,这些年鹤盘山村里好几次都打了报告到共乐镇上,为他申请有关扶助政策,但在核查到他们一家的户籍都在古宋久庆后,镇上就没批。”共乐镇鹤盘山村陈主任说。

而据兴文县古宋镇人民政府信访办工作人员回复,目前周圣贵居住在其兄长名下的房屋内,一家3人吃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其两项残疾补贴每月有170元。

2018年其妻子每月打工收入1700元,其大女儿在外地打工每月3000元,家庭月收入总额达到5770元,并不符合申请保障性住房的条件。

困难认定,只算收入要不得!

在采访过程中,大多数村民都证实,周圣贵确实自出生起就被伯父抱养,现在住的房子也是他养父母的。而且从他养父母对他的慈爱来看,他们百年归世后这房子肯定会留给他的。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周圣贵享有继承权的前提,是要证明他和养父母之间的抱养关系。

尽管他们的抱养关系成立于《收养法》颁布实施以前,但他拿不出收(抱)养协议,也没有对事实收(抱)养关系进行公证,仅凭村里人的证人证言,是不能达到证明目的的。

“我伯伯(养父)去年过世了,伯娘(养母)也80多岁了,如果养母也走了,两个姐姐不认这个关系,把房子收回去,那我们一家就又没地方可住了。”周圣贵说。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要彻底解决周圣贵“无房”的问题,有两个路径:其一是帮助他证明收养关系的存在,让他享有现居住房屋部分产权的合法继承权。

这样一来,他就不算是真正的“无房户”,不管将来能继承到多少份额,他都有“底气”和“资格”去争取。

其二是尽快为他配租保障性住房。尽管从表面上看他们家的收入“超标”,但这个“超标”的收入中包含他大女儿外出务工的3000元月薪,而就目前的消费水平来看,3000元的月薪在外地仅够维持生计。

更何况,周圣贵每月需自费购买抗癫痫药物,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见对于这样的家庭,只算“收入”而不算“支出”是不妥当的。

不过,据记者多方了解,目前古宋镇并无保障性住房房源,即使有房源也需要按照申请顺序轮候配租,不一定就能配租到合适的房源,毕竟肢体残疾人对配租房源的要求,比普通人更苛刻。

也就是说,选择上述第一条路径把握更大。(《新三江周刊》记者 罗盼雨 文/图)

文章来源:宜宾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