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男孩作业没完成上吊自杀,死前留下一张纸条,感谢母亲多年的养育之恩!
这样的纸条,带给母亲的是一生的痛。孩子仅只是因为作业没完成便自杀,这让当妈的心里是怎样的滋味?
都说现在的孩子读书苦,读书累,可是苦与累,都比不上心理上的痛苦更折磨人。孩子走向自杀这条路,当时的内心将是怎样的无助和痛苦啊!
这样的一条消息,让多数的家长看后,内心都是沉重的。孩子的心理教育,心理干预,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家长和学校都应该重视起来!
1
当今多数的孩子,生活的都比较一帆风顺,以至于一旦遇到一些挫折,就会想不开,就会想着要逃避。
孩子没有受过太大的打击,其实对于孩子来说,真的算是灾难。当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困境的时候,就会导致他们一时想不开,从而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
有些孩子从小到大,父母都没有舍得说一句重话,更别提动手打过孩子。孩子的生活,总是风轻云淡的模样,使得孩子认为外面的世界也是这样。
在此,不是说让父母打孩子,或者是吼孩子。而是孩子在做错了事情,或者经历某些困难的时候,父母不要一味地迁就和宠爱。
特别是有些孩子,明明做错了事情,可是当父母指责,或者是批评的时候。孩子便会哭个不停,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
看着孩子这样,父母一下子又心软了,还在反思自己,是不是话说得过重?你这样呵护孩子,让他们完全经受不了任何不好的事情,最终只能让孩子没有抗压的能力,真的会害了孩子。
对于孩子家长不能凡事由着惯着,认为孩子还小,现在就应该宠着。你抱有这样的想法,只会培养出玻璃心的孩子,受不得半点打压。
你看似爱孩子,实则害孩子!
2
现在多数的人对于孩子的评价,那就是从分数开始,仿佛分数就成为衡量一个孩子最重要的标准。
很少有人去关注到孩子的内心,关注到在他们幼小内心背后所承载的一些东西。
曾在一个家长论坛上,见到这样一个贴子,求助者是一位母亲。她说孩子自从进了新学校之后,便变得很焦虑,整晚的睡不着觉。
她在贴子中说,自己没有给孩子多大的压力,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当时有网友给她支招,让她从侧面了解一下孩子,是不是在学校里承受的压力过大?几天后,孩子的妈妈回复贴子说,孩子确实是在学校里遇到了问题。
她说老师让孩子当小组长,原本孩子是不愿意的。可是当孩子对她提及此事的时候,作为妈妈没能看到孩子的焦虑,相反认为孩子不能善于表现自己,非让孩子当这个小组长。
妈妈认为没给孩子压力,其实已然给了孩子压力。孩子在面对妈妈和老师双重压力下,自然焦虑,从而导致失眠。
不要小看了孩子所承受的压力,你认为不是压力,可是对于孩子来说,有时就承受不了。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一定要重视起来,切忌强硬地让孩子去面对。
3
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心理问题,多和孩子聊天,不要轻易打断孩子说话。
孩子有时在学校遇到事情了,总是想第一时间告诉父母。然而我们的父母,有时确实是太忙了,根本都没有时间去聆听。
这就导致了孩子有心理问题,却无法得以化解。
同事王珊就经历了这样的事情,她的女儿正处于青春期,有天孩子回来对她说学校有个男生特别烦人,总是喜欢找她讲话。
孩子说这番话,其实也是鼓足了勇气,可是王珊却忽视了。她对孩子说,他找你讲话你就不理他,这有什么好多说的。
她的一句话,便让孩子不再想和她多说了。当时王珊正确实忙着在电脑前整理资料,完全没有顾及到女儿的情绪变化。
几天后,女儿的班主任打电话给王珊,说女儿在学校将一名男生给扎伤了。王珊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连忙来到学校。
事后她才了解到,那名男生总是喜欢找女儿讲话,甚至会讲一些脏话。女儿听后很受刺激,当她和王珊提及此事的时候,王珊却并没在意,没曾想,女儿竟然偏激地拿水果刀去伤人。
经历了这件事情,让王珊意识到,孩子有时和你说话,作为家长真该要认真聆听,或许一次聆听,就可以改变孩子一些偏激的观念。
4
学校也应该开展心理辅导课,培养孩子成为健全人格的优秀人才。
当今学校也应该重视起对孩子的心理教育,不能只专注于分数。学生的心理教育,更应该是重中之重。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一个有健康心理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我们的老师应该让孩子拥有强大的内心,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拥有抗压抗挫的能力。应该让孩子懂得,人生在世,凡事十有八九是不如意的,教会孩子善待生活中美好的那一面。
不要遇到一点事情,就钻牛角尖,就想不开。
学校要做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特别是班主任,应该多关注本班内孩子的心理状况。
记得当年的复旦大学投毒案吗?这就是典型的当事人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仅只是因为一些小事引发的矛盾,就对室友下如此狠手,这样的学生,真的是让人感到非常的可怕。
究期原因,其实还是和当事人的成长经历分不开的。
在整个事件当中,受害者如果黄洋懂得控制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减少对林森浩的刺激,而林森浩也能采取正确的方式去应对两人间的矛盾,那么悲剧就不会上演。
心理教育已然成了孩子教育不可忽视的一堂课,但愿能够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
5
心理教育,心理干预,应该尽早地纳入到学生生活当中。
家长应该时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对于负面情绪,一定要学会帮着孩子疏导。千万不要让不良情绪,一直盘踞在孩子的内心当中。
一旦这样的情绪积压久了,势必会以一种我们想象不到的出口爆发,到那时或许将会酿成你所难以承受的后果。
同时,学校也要开展相关的课程,教会孩子正确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和逆境,不要总以强调分数为主,要多以心理素质教育为主。
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孩子,积极,乐观,向上的成长!最终成为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
- 今日话题:
你认为孩子的心理教育重要吗?
欢迎留言讨论!
作者:朱凌 笔名 香如故 报纸杂志写手
作品散见国内各大报刊
累计发表文字五百万
著有图书《自律的孩子更成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 删除
本平台每周一、三、五,更新稿件,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