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我开炮……”这些台词,每一句都是我们的成长标记

2019-09-28     藤井树观影团


有时候会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爱电影的方式和上一代真的很不一样。或许娱乐至死的当下,电影只是我们的一种选项;但对上一代而言,电影是他们娱乐生活的主要部分。

彼时对于电影内容的关注和追捧,现在有些无法想象,电影明星尽人皆知,电影歌曲四处传唱,甚至电影里的台词,都成为日常的口头语。管虎在《黄皮子坟》里让阮经天背了五分钟的《列宁在十月》,也是一代人的情怀了。

《鬼吹灯之黄皮子坟》

细想起来,我们对于电影已经没了什么崇拜。记住的台词?……I'm Groot 算吗……

那些老电影里的经典桥段,而今也都成了典故。大张伟《嘻唰唰》唱的“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可不就是《闪闪的红星》台词吗?三姨一翘大拇指夸大姨:“高,实在是高。”别愣着那也是台词啊~



所以,千万别觉得这些过时,毕竟1952年的《南征北战》,1955年可能有点过时,可是放在9102年?电影名都被流行乐组合当组名名用了。大量的此类台词,甚至成了我们的日常用语。

还等什么,以下这些经典台词,看看你有没有听过!


1

“看在党国的份上”

《南征北战》(1952)



1952年汤晓丹导演的《南征北战》,和《红日》一样都是取材于孟良崮战役,实在是太经典的一部电影,而且真的是宝藏,经典台词也太多了!

最著名的莫过于李军长求救那一段:“张军长,请你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张军长的回复也很经典:“你再坚持最后5分钟!”李军长的丑态,莫名有点萌感,甚至有点冲淡了这个人物的坏~

但要说最经典的台词来自张军长的参谋长:“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了!”后来在二次元文化里演化成:不是我军无能,是共军有高达……

2

“小伙子真棒”


《渡江侦察记》 (1954)



汤晓丹导演1954年拍的《渡江侦察记》相当有趣,故事模式颇有点类型片的味道。电影讲述渡江战役前夕,一支侦查小队渡江了解敌人的江防情况。

当他们混入江边修工事的老百姓,国军军官对这些有眼色的小伙子相当欣赏,表达方式居然是“小伙子不错,江边扛木头去”!所以当年,流行的用法是“小伙子不错,去把我袜子洗了去”……

3

“悄悄的进村,开枪的不要”

《平原游击队》 (1955)



1955年的《平原游击队》,留下了“双枪李向阳”的传说,同样有名的还有鬼子队长那句“悄悄的进村,开枪的不要”。总觉得小时候跟小伙伴玩游戏经常用这句……


这位英雄人物身上,实则有着古代侠义人物的色彩,无所不能简直是超级英雄。所以此前在“中国队长”说法提出来之后,立刻有人想到了李向阳……

4

“为了新中国,前进!”


《董存瑞》(1955)



这句台词和背后的故事,都不用介绍了吧,绝对的真·不知道不是中国人~董存瑞扶着碉堡,宛如雕像地喊出“为了新中国,前进!”那一刻太触动了。

而且如果做一下拉片,看看上面这几个镜头的排列,真的要感叹一下,当年的电影人,功底真深啊!

5

“我想念你们”

《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



无需怀疑,在新中国主旋律电影里做个排名,前十一定有这一部。孙道临饰演的地下工作者“李侠”,度过了从抗日到解放战争的漫长岁月,最终壮烈牺牲。潜伏多年的他,在“永别了,同志们!”后面加了一句“我想念你们”,真的很戳人。

电影开创了许多创造性情节,比如电台和电波的对抗和搜索,比如组织安排的假夫妻终成眷属,可以说相当经典,可惜后来几版翻拍都不争气。

6

“我代表党,代表人民”

《党的女儿》 (1958)



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这部电影还很不习惯,因为此类电影很少有悲剧,幼小的我还挺难受。电影讲述红军北上之后,留下继续斗争的玉梅经历的种种复杂斗争。里面最经典的,莫过于“我代表党,代表人民宣判你的死刑”。

多经典?后来这成了个句式,后来最有名的化用莫过于朱时茂在小品里一次次地“我代表党,代表人民枪毙了你……”


7

“精神焕发!”


《林海雪原》 (1960)



这就不用多介绍了,从样板戏到徐克的《智取威虎山》,里面的经典台词一句都没删。最出名的当然是上山之后那段对切口。

座山雕:“脸红什么?”杨子荣:“精神焕发!”座山雕:“怎么又黄了?”杨子荣:“防冷涂的蜡!”

当然,那句“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也堪称名句啊,后来出了多少翻版就不用多说了……

8

“连女人都朝我打枪了”

《红色娘子军》(1961)



《红色娘子军》,新中国最著名IP之一,还记得《血色浪漫》开头那场大群英会,就是在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现场。

南霸天这句抱怨“连女人都朝我开枪了,以后鸡鸭猫狗都可以反抗官府了!”带着明显的歧视色彩,但电影就是要教给你,妇女能顶半边天!

多说一句,饰演南霸天的,就是陈佩斯的父亲陈强,有名的反派演员哦~当年慰问部队演《白毛女》,他演的黄世仁太可恨了,有个战士端枪朝他来了一下子,擦着头皮过去了……

9

“小两口打架不记仇”

《李双双》(1962)



“天上下雨地上流,小两口打架不记仇。白天吃的一锅饭,夜里枕着一枕头。”

回过头去看1962年的《李双双》,虽然有着表现新社会女性的宣传作用,但其表现乡村生活的清新自然,相当动人,才会有这么有生活气息的台词。

10

“撞沉吉野!”

《甲午风云》(1962)



“开足马力,撞沉吉野!”令甲午海战的故事传遍全国的,正是这部1962年的《甲午风云》。火到什么程度?主演李默然出门遇见邻居,居然喊他“邓大人”……

电影里,邓世昌最终弹尽粮绝,无可奈何之下只能操控致远舰撞向吉野号,留下了永远的遗憾。后来拍了那么多版“甲午”,这一版还是最震撼的。

11

“就怕将来拉清单”


《小兵张嘎》(1963)



终于到了大家钟爱的儿童英雄《小兵张嘎》!1963年崔嵬导演的这部电影堪称神作了,不但留下了高潮戏那段惊为天人的长镜头,更将喜剧元素加入革命叙事,这才有了影视经典人物:胖翻译!

虽然很嚣张,“甭说吃你几个破西瓜,老子在城里吃馆子都不交钱!”但老罗叔一句冷森森的“别看今天闹得欢,就怕将来拉清单!”分分钟让他大脸惨白。

12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英雄儿女》(1964)



在所有表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里,《英雄儿女》是无法跳过的一部。除了那首“烽烟滚滚唱英雄”(《芳华》里还有独唱哦),王成牺牲时那句气壮山河的“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至今看起来还忍不住热泪盈眶。

这句台词,后来被认为是自我牺牲和自我毁灭最经典的一句话,更无数次被致敬。

13

“高,实在是高!”


《地道战》(1965)



这句台词为什么流传度广?太实用了!到现在更简化的用法是,直接翘大拇指说:“高!”


《地道战》里,这是伪军司令拍鬼子马屁的一句。饰演者刘江,和葛存壮、陈强等老艺术家都是坏人专业户,但这句台词还是他一生的代表作~

14

“不能告诉敌人”


《烈火中永生》(1965)



“上级的姓名我知道,下级的姓名我也知道,这是我们党内的秘密,不能告诉敌人。”江姐这台词,要多带劲有多带劲。

重新去看《烈火中永生》,这部根据1962年小说《红岩》改编的电影,呈现出少见的史诗气质,除了许云峰、江雪琴等英雄人物的震撼,最后那场越狱戏带着点油画般的美感。

15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闪闪的红星》(1974)



《闪闪的红星》里这段还乡团胡汉三的独白,堪称影史经典!“我胡汉三,回来了!过去,谁拿了我的什么,给我送回来;谁吃了我的什么,都给我吐出来!”哪句拿出来,都曾被反复引用。

同样是儿童英雄电影,《闪闪的红星》更严肃,也更有仇恨意味。一曲“小小竹排向东游”,让这一切宛如画中。

16

“太麻痹啦!太麻痹啦!”

《侦察兵》(1974)



画面里的王心刚,是彼时的硬汉代表人物。而电影《侦察兵》里,他化妆成敌人的作战处长,大摇大摆地进入战地巡视,把布防图全都骗到了手,还留下经典台词:“你们的炮是怎么保养的?太麻痹啦!太麻痹啦!”

咋听着像骂人呢……

17

“站着进来,躺着出去!”


《保密局的枪声》(1979)



很难想象,我国那么早就诞生了像《保密局的枪声》这样成熟的谍战作品。这场解放战争期间的地下较量,催生了经典的江湖狠话:“说不说?不说就让你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站着进来,躺着出去!”

这句带有江湖气质的话,后来在八九十年代的青少年群体里广泛传播……不过,这种《水浒》的台词能被反复使用,算是弘扬传统文化吧?

18

“面包会有的”


《列宁在1918》(1939)



最后,再来几部在国内火成了现象的译制片吧。为什么《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会有这样的情怀粉?因为在十年特殊时期,这是少有的允许在国内上映的国外电影……

而且,作为列宁最好的特型演员史楚金留下的唯二两部作品,他们确实足够出色。很多经典台词都耳熟能详,如“死亡,不属于工人阶级!”

我们现在最常用的,是来自这一句:“会有的,都会有的,面包会有的!”多么心酸的台词……


而那句“不要挤,不要挤,让列宁同志先走!”后来则被玩坏了,比如让领导同志先走……


19

“多好的桥啊”

《桥》(1969)



前南斯拉夫电影《桥》于1977年完成译制,成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前南电影,开启了国内对前南斯拉夫电影的热潮。

电影围绕着南斯拉夫游击队想要炸掉德军控制下的一座大桥,阻止德国进军展开。电影的主题曲《啊,朋友!》现在也人人会唱,而几次感慨,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德军一开始看着自己要保护的桥,说:“是这座桥,就是它。”

而炸掉之后,德国人和游击队员站在断桥两端,一起感慨,“多好的桥啊。”


20

“多么蓝的天!”

《追捕》(1976)



1978年引进国内的《追捕》,让高仓健一夜成为国民男神,女主角真由美也成了国民女神,“我是你的同谋”,成了彼时最时兴的情话。

但要论洗脑,还是精神病医生那段词,“杜丘,你看,多么蓝的天!走过去,你就可以溶化在那蓝天里。一直走,不要朝两边看。”李杨的公鸭嗓给这个医生配音,听得人直起鸡皮疙瘩。


吴宇森版《追捕》还重现了这一段,但……嗯不说了吧。

怎么样,这些已经成为经典记忆的台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晦涩吧?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这些电影,千万别觉得土,里面的有些手法,绝对让你大吃一惊!



微博:@藤井树观影团2011

公号:藤井树观影团

“藤井树观影团”已同步入驻平台

| 微博 | 今日头条 | 一点资讯 | 豆瓣 |

| 搜狐号 | 企鹅号 | 什么值得买 | 大鱼 |

| 趣头条 | 虎嗅 | 百家号 | 新知 | 大风号 |

合作、投稿、咨询请联系:17717464097

转载声明:原创文章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gcBf20BMH2_cNUgJLF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