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兼职:你的时间很贵,这些兼职就别碰了

2019-07-25   如梦如晰

01。

上个月弟弟高考完了,刚刚18岁,就想去打工,但是我并不同意。

发传单、刷盘子、收银员、服务生、流水线、进工厂、打字……这种纯体力劳动换钱的方式,只是浪费时间。

现在去超市买东西,都是自助称重、无人收银。

看着从前热情忙碌的阿姨,站在自助称重机器旁边,无所事事,一脸茫然,这也是一种中年危机吧!

动作单调重复的职业正在消失。

可是为什么大学生,作为综合能力较强的群体,还是喜欢无门槛的兼职呢?

原因基本可以归纳如下:

"被"认为自己很廉价;接触不到好机会;认为门槛低即是成本低。

02。

你的时间价值百万。

很多大学生被灌输"廉价"的观点。

"你现在还年轻,不是谈钱,是学习的时候。""因为你没有经验,所以工资不会很高。""你没有作品,也没得过奖,用什么证明你很值钱?"……

于是很多大学生就倾向于找没有门槛的兼职。

比如在肯德基做服务员,10元/小时。有这样一条规定:8个小时内休息15分钟,超过8小时就可以休息30分钟。

于是排班经理会给你排7.5小时,那么你必须在15分钟内喝口水、吃午饭、去洗手间。之后继续点餐、收银、送餐、打扫。

好像要榨尽最后一滴价值才满意。做这份兼职时会觉得自己的时间是真的不值钱,真的很廉价。

身体很累的时候就没有时间学习和思考,也就不会进步。

这种苦,应该吃吗?

父母培养你读大学,自己辛辛苦苦念书,就是为了得到那么几百块钱吗?

我在大二的时候,一个朋友让我帮他写旅游产品文案,之前我没有接触过,完全没有经验。

可是朋友说看我朋友圈就觉得我可以,他会教我。

我每天晚上写2小时,第一篇改了5稿,写了3个晚上,得到了200元稿费。

熟练之后,他还让我帮忙写活动策划文案,稿费也上升到500元一篇。

虽然价钱差不多,也一样是没有基础,但是后者可以在兼职的同时,强化我的技能,并且通过不断进步得到更多的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当我的文章被朋友夸赞的时候,我还很有成就感。

这是我写作之路的开端。

鸿鹄还是燕雀?

刀俎还是鱼肉?

你的时间到底应该标上多少价格?

即使不是等价交换,也不该贱卖。

03。

当你在路上时,机会总摆在你的脚边。

我的大学室友,是学霸,大三的时候找了一个家教的工作,100元/小时,每周六上午备课,下午教4小时,女主人还会请她吃一顿丰盛的晚餐。一个月1600元,舒舒服服。

家长很愿意找一个大学生来教孩子,高中生和大学生年龄差距不大,很容易成为朋友,还可以起到榜样作用,而且收费比教育机构低。是一种双赢的状态。

而这份工作,只是因为她看到了学霸学姐的一条朋友圈。

我的写作兼职,也是社团组织活动时的摄影师介绍的。

当你对某一方面产生兴趣之后,就会渐渐发现身边也有人做着相似的事情,机会就要来了。

我们就像在广阔海洋里游荡的蓝鲸,当你发出信号时,有相同频率的蓝鲸就能听到,对你“Say Hi!”。

04。

你以为的成本低,其实成本很高。

这里说的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你在做选择时,所放弃的选项中最大的那个收益。

假设这样一个情形:五一假期3天,一个朋友叫你去店里端盘子,三倍工资。去吗?

这种时候可以去,首先是三倍工资已经很高了;

其次是只是假期的三天,不影响你正常的学习;

最后,如果不去兼职,可能睡睡觉、追追剧、打打游戏……三天也就无比咸鱼地过去了。

这时你去兼职的机会成本只是休息带来的价值。

那么加多一个情节,你的老师要参加一个学术会议,需要一个助手,可以旁听会议,干一些整理资料的工作,包吃住,但是补贴很少。

这种时候我的建议就是去听会议,短期内它不会给你带来钱,甚至你根本听不懂。

但是长期来说你会对所学的专业、乃至整个行业有一个更完整的认知,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你判断是否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接触一件新事物的开始,是最关键的积累期。在所有人都是一片空白的时候,你所作出的一点点努力,会让你获得更快的加速度。

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期末考试复习一个周,第一天用来看书和先刷一天剧为敬的人,结果完全不一样。

这就是90分和70分的差距。

在这个年代还不需要靠聪明去赢得别人,靠努力就够了。

在本该去学习知识、技能,获得经验的关键积累期,你的时间都用去端盘子了,那么结果……

这个时候你的机会成本根本无法用钱衡量,亏、亏大发了。

很多时候一些眼前利益的舍弃,会给你带来长远的收益。

05。

门槛,是证明你价值的标尺。

大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好好学习可以获得各种奖学金,这不仅是金钱,更是荣誉。

成绩好还可以获得保研资格,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因为一些兼职,抛弃了正业,是本末倒置。

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可以去自学一些技能,去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找到人生的目标。

很多人觉得自己没有擅长的事情,不知道做什么工作好。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擅长的,只是你需要花时间去找,前期可能真的会花很多时间,走一些弯路。

这些努力都可以帮你跨过门槛,当别人不会某些东西,而你会时,你的机会就来了。

去正视门槛,让门槛为自己所用。

门槛是你的保护伞。

抛开那些坑爹兼职,有三种兼职可以帮助你在大学实现经济独立:

兴趣、技能和专业。

我介绍一下我的几个朋友是如何在大学就早早实现经济独立的吧!

小A,计算机学院。 小A喜欢电脑,在电脑城和学生之间当中间商,赚差价。配电脑零件、装软件、修电脑。一传十十传百,整栋楼都找他,日子过得贼滋润。 小B,经管学院。 小B大一就开始创业,利用学校的国创项目,得到场地、咨询和投资。他卖过苹果、校园纪念品、毕业照……失败又重来,最后卖西服。现在开了分店,还有投资了一些小项目。小C,设计学院。小C整个大学专业成绩都很好,大三的时候决定直接工作,秋招面试腾讯实习生,凭借一个专业课的产品设计作品,获得实习资格,三个月后转正,大厂实习工资还不错。

基本可以把他们归类为以下三种:

A.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努力钻研,以此赚钱的人;B.跟自己的专业无关,但是可以根据学校举办的一些重要活动找到一些方法,然后努力学习相关技能,赚到钱;C.跟自己专业相关,并一直为这个目标努力,到最后实习的时候一击即中,去了一个非常好的公司。

本科的意义在于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对自己所在的专业有一定深度的了解。

如果你想赚钱,一定要从兴趣爱好或专业出发。

靠发传单赚钱,根本不够,不仅赚不到钱来改善家庭状况,你还会错过大学精彩的生活。

有的同学会因为家庭状况不好,赚钱的愿望很迫切。那你应该比别人努力一百倍,尽早做一份跟自己的专业相关或者兴趣相关的工作,并且比全公司的人都做得好。

这才是真正的赚钱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