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于ADC的苦恼:遇见一位620攻击4000血的刺客,这种情况怎么秀

2019-09-09     大头游戏君

如果要问英雄联盟这款游戏中,最为辛苦的职业是什么,那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ADC了。ADC是队伍中绝对的后期核心,不但要承担起队伍的后期输出,还要时刻提防着敌方刺客对自己的袭杀。不过,今天的主角不是ADC,而是他的克星刺客。可以说ADC和刺客二者的存在长久以来就是一个矛盾点,而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位非常能秀的中单刺客——劫。


劫这个英雄相信大家对他都是比较熟悉的了,毕竟游戏中能够把自己秀的分不清东南西北的英雄,劫还是头一个。花里胡哨的操作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能秀杀对手,而本期要给大家分享一个非常强力的中单“投石机”流的劫的玩法。具体的效果甚至能够达到620点攻击力+4000点血量,输出能力与生存能力共存,非常的实用。

劫这名英雄具备极强的线上单杀能力,技能消耗能量意味着劫在对线时能够肆无忌惮的推线压线。且劫的技能施法距离也非常远,前期对线能够利用敌方补刀空隙利用Q技能打消耗。而劫的6级爆发也是同等级英雄中数一数二的高伤害技能,尤其是大招之后,三镖全中的伤害会非常高。

但是,劫也是有着非常吃操作这一问题,当这个问题已经达到会影响到劫输出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已经能够称为缺点了。而如何改进这一点,那就要看一下本期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骚”套路了。

天赋选择

雷霆劫的玩法可以说已经持续了许多个年头了,诚然,劫的WEQ打出雷霆的伤害确实很高,但缺点就在于技能必须中全套,缺一个都不行。而且随着玩家们对技能机制的掌握程度提升,依靠走位规避劫的爆发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这就导致雷霆劫在对线期,越来越难依靠天赋的爆发打出优势。

所以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套新的天赋带法:主天赋带巫术系陨石、灵光披风、超然和风暴聚集,其中陨石和超然是重点。辅天赋点出坚决系凯旋和致命一击,第三系天赋双自适应攻击+护甲/魔抗。

就目前来看,劫在对线期更多的还是依赖于Q的消耗能力,贸然使用WEQ很容易使得自己处于战斗力全无的危险境界。而劫则能依靠Q技能的长距离施法范围来消耗敌方英雄更多的血量,尤其是在前期移速不够的情况下很容易被陨石砸中,简直就是一个“投石机”。而超然这个天赋则能够与游戏中一件非常强力的装备想配合,给劫的战斗力带来极大的提升。

装备选择

首先出门装一定要选择多兰盾,由于陨石劫的前期玩法更注重于用无消耗的Q来耗血,所以多兰盾能够极大的增强劫的混线能力,也能有效缓解前期被手长法师磨血的压力。

而后续的装备的选择上不同于以往固定破甲流的劫玩法,百分比破甲的劫将会获得崭新的升华。到了这里先给简单介绍一下黑切这件装备的优势,首先合成的路线非常平滑,都是由小件组成的;其二,破甲属性对于物理输出的英雄来说是非常强力的;最后,攻击、血量和冷缩这三样属性对于技能输出为主的英雄来说非常不错。

黑切对于劫来说,首先20%的冷缩对于是劫非常需要的。攻击力虽然不高,但拥有了一定的血量能够使得劫在打架的时候保持健康的血量,这无疑是“手残党”玩家的福音。

到了游戏的中期,大多数做出两件套的英雄,无论是输出效率亦或是生存能力,都会有一项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拿到了双黑切的劫就很过分了,不但输出提升了,自身的生存能力也是得到了保障,尤其是两件套就拥有满额的冷缩属性这一情况,更是在别的玩法中所见不到的。

这里可能会有小伙伴要说了:这种出装的劫根本没有伤害啊,黑切对于战士英雄的提升还不错,而劫是一名爆发性刺客,要这黑切有何用?这套玩法也是想让玩家们理解,做事情讲究的是厚积而薄发。

虽然前期刚一开始做黑切的时候,战斗力的提升并没有很好的显现出来,但随着身上的黑切数量增加,敌方就会发现越来越不对劲,这个劫的输出越来越高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这么肉?小伙伴们可以看到,游戏中5黑切的劫已经将自身的面板攻击力提升到了620,而自身的血量也是提升到了4000。碰上这种脏心烂肺的“刺客”,哪个ADC不头疼?

而作为对比,小编这里将常规一身破甲装劫的属性给大家看一下,390的攻击力和2300的血量,实在不怎么样。再看看黑切劫的玩法,接近于翻倍的攻击力和血量,多么朴实无华且枯燥的玩法。打架的时候,不是自己不想秀,而是对面根本来不及将自己打成残血,就先被劫给杀了。

总结:这套劫的玩法其实主要是运用了黑切的20%不是唯一被动的这一个点,配合上超然的额外冷缩转化为攻击力,这使得一件黑切能够转化成一件输出更高的伤害装备。而5黑切带来的血量加成也使得劫能够成为一个坦克英雄,作为一名拥有620攻击力的坦克英雄,劫的无论是团战切人还是带线都会有不错的发挥。


本篇文章就到这里了,那么各位小伙伴们,你们认为这个玩法套路有用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与我们互动。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可以点一波关注,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别忘记点赞+收藏,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ZRdF20BJleJMoPM9dR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