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横岗街道有一种基层治理模式,能够破解社区纪委“监督难”的问题,能够让社区党风廉政建设从“无抓手”到“有抓手”转变,监督责任从“无图纸”到“有图纸”转变,纪律作风从“松而散”到“严而紧”转变……社区居民说起该模式也赞不绝口,一桩桩、一件件矛盾纠纷顺利化解,一个个发生在身边的痛点、难点问题被逐一解决,在“家门口”就能切实感受到社区纪委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后带来的实际成效。
这种基层治理模式就是“社区纪委135管理模式”,即“一查”“三管”“五规范”(“一查”:查“三会一课”;“三管”:管好人、财、物;“五规范”:规范“两个责任清单”,规范明察暗访制度,规范谈话提醒制度,规范学习制度,规范宣传教育制度)。目前该模式已在横岗街道9个社区全面推行。
社区纪委干部主动深入群众排查“吃拿卡要”等违纪线索。
以问题为导向探索监督新路子 量化工作标准实现监察全覆盖
早在2014年,龙岗区111个社区全部成立了社区纪委,然而社区纪委的监督职能却一直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社区纪委工作人员身兼数职导致业务不熟、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工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仍然存在。居民遇到信访投诉问题一般不会首先反映给社区纪委,而是直接向上级投诉,社区纪委的地位比较尴尬。
面对这样的局面,横岗街道选取松柏社区、横岗社区作为试点,推行“社区纪委135管理模式”,探索如何发挥社区纪委监督作用,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据悉,该模式主要围绕社区纪委日常监督对象范围、制度流程、方式方法、社区纪委工作职责、目标、任务、要求等内容,建立可定性定量并考核的各项工作指标或标准。具体到如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如何全面开展谈话提醒工作等等,在“社区纪委135管理模式”的菜单式清单里都一一明确。社区纪委日常要监督检查哪些事项,间隔多长时间检查一次,有哪些具体要求等等,全部一目了然。
渐渐地,社区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不断强化,改进作风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增强,社区党委及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有效体现。
例如松柏社区通过加强党员走访,积极发动党员参加社区“三会一课”活动,对行动不便、身体欠安的老党员进行“送学上门”、“送关爱上门”,“三会一课”出勤率明显提高,党员纪律意识明显增强。同时通过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约谈市容巡查员、消防安全员、安全巡查员等重点领域人员等方式全面抓好廉政教育,对行使公权力的人员实现监察全覆盖。
横岗社区根据农城化社区特点,加强了对“四个平台”建设的监督,如健全和完善了《居民小组班子及财务人员出入境报备制度》,要求各居民小组班子及财务人员在出境前填写出境备案表,向社区纪委进行报备,在返回深圳后向社区纪委报告,有效加强了对居民小组班子及财务人员的监管。自试行以来,已有54人次到社区纪委报备,2019年横岗社区无一人违规出入境,监督成效明显。
从群众“痛点”找准监督“着力点” 用实际成效收获一片赞誉声
“陈老板,你好,我们是社区纪委工作人员,请问你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还满意吗?是否有工作人员向你索要好处?或者有其他吃拿卡要的行为?”在横岗街道荣恒银信广场的一间商铺内,两名佩戴工作牌的社区纪委工作人员向门店老板了解情况。自从横岗街道推广“社区纪委135管理模式”后,在横岗街道各社区的一些商家门口,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
“以前居民经常到区里、市里投诉的事情,不少是因为沟通不当、释疑解惑不到位等误会引起的。”横岗街道纪工委书记吴至明说,该街道推行“社区纪委135管理模式”后,各社区党委书记、纪委书记和纪委委员经常亮明身份,主动深入群众,对辖区企业、重点场所、沿街门店等进行走访,排查“吃拿卡要”等违纪线索,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抓好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等。比如红棉社区党委书记张维杰,他常常带领社区纪委工作人员走出科室,沉到居民群众身边,与居民零距离接触,积极主动“自找问题”,为居民群众解忧,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今年,张维杰在走访时有社区居民投诉称其居住的小区周边杂草丛生,垃圾堆积如山,且社区工作人员应对不及时。张维杰立即带领社区纪委工作人员到现场走访群众,仔细了解事实经过。针对工作人员态度问题,社区纪委书记立刻对该名工作人员进行谈话提醒,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遵守工作纪律,在外开展工作时,还要注重与居民沟通的方式方法,严禁吃拿卡要,树立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群众关心什么,痛点是什么,社区纪委就监察什么,推行整改什么,做到敢监督不缺位、真监督不回避,善监督不盲目,以铁的纪律保证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真正落地生根、惠及人民。”吴至明如是说。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横岗街道“社区纪委135管理模式”推行以来,社区党员干部纪律严明、作风提升、为民服务意识显著增强,居民群众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党员干部们也凭借实干实绩赢得辖区居民的信认与赞誉。
声音
试行“社区纪委135管理模式”,是积极探索区纪委监委监察工作向社区延伸的一种创新举措。目前试点社区都认为该模式是推动社区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有效落实的“小闹钟”,是落实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重要抓手的“作战图”,是促进社区纪律严明、作风提升、工作转变的“新利器”。
——横岗街道纪工委副书记 余晓明
社区工作人员缺什么、需要什么,社区纪委就补什么、监督什么。由于社区是基层的基层,有些工作人员心存侥幸,认为那些政策那些纪律和自己无关,经常“上面九级台风,下面纹丝不动”。自从“社区纪委135管理模式”试行以来,我们社区纪委主动亮明身份,明察暗访、谈话提醒成为常态化,提醒社区工作人员“纪委就在身边”,对内向社区工作人员树立了社区纪委的权威,切实发挥了社区纪委的监督作用。
——松柏社区纪委书记 吴金花
自从有了“社区纪委135管理模式”,我们社区纪委就更有抓手,每季度、每个月按照清单内容对照监督检查,工作上方便了很多。
——横岗社区纪委书记 何伟锋
现在社区纪委工作更加“接地气”,我们遇到问题除了可以通过正规的举报邮箱或电话反映举报,还可以在一线走访中第一时间面对面反映给社区干部,他们解决问题的态度越来越好,效率越来越高,社区氛围越来越和谐。还有我们社区廉政教育活动形式非常丰富多样,宣传氛围很浓厚。
——社区居民 李先生
策划:吴至明 苏之程 统筹:余晓明 冯雪峰 文/图:陈惠霞 彭东伊 张威伟
龙岗融媒编辑 钟海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