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新手爸妈,在面对一岁左右的宝宝时,往往会很无助。因为一岁的宝宝已经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每天都很活泼,到处制造“麻烦”。
朋友家的宝宝刚好一岁,因为父母忙于工作,一般都是奶奶带孩子。
同龄的小朋友不是哭就是闹腾,把家长折腾坏了,朋友家的宝宝却异常安静,不哭也不闹,让周围不少家长羡慕,奶奶也到处炫耀自己家宝宝懂事。
前两天聊天的时候,朋友说到这个事,我觉得很奇怪,要知道,哭泣是婴儿的天性,不哭不闹的宝宝很可能是身体出了问题,于是我建议朋友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下。
朋友听了也觉得有道理,隔天就带孩子去看医生。
在医院,婴儿还是没有哭闹,一系列检查做下来还是很安静,结果还没出来,奶奶又忍不住跟医生炫耀,宝宝又乖又懂事,一定是自己养得好!
没想到结果出来医生怒斥:孩子安静不是因为“懂事”,而是因为吃太多撑着了,大脑供血不足,精神低落!
奶奶因为害怕孩子饿着,就频繁的喂食,但是这样会导致孩子的脾胃出现问题,甚至可能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我们在喂孩子的时候要遵循少食多餐的规则,避免孩子积食。
听完医生的说法,朋友也是一阵后怕,奶奶也后悔不已,表示自己以后一定会再三小心,科学喂养孩子,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0-3岁是宝宝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稍有不注意,就会导致孩子智力发育不正常。应该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出现智力问题呢?
如果你的宝宝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定要赶紧带他去医院。
宝宝整日面无表情
笑和哭,是0-3岁的宝宝最基本的两种表情,如果你的宝宝脸上没有任何情绪,显得比较“面瘫”,那么一定要引起注意,可能是宝宝大脑发育出了问题!
拒绝接触同龄人
宝宝是很容易和其他宝宝闹成一团的,因为在他们眼中这是和自己“相似”的个体,自然会产生亲近感。如果你家的宝宝只喜欢自己独处,一和别的宝宝接触就哭闹,那一定及时到医院做检查。
失去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好奇是人的天性。从宝宝张开眼那一天开始,他就在不断的观察周围的世界,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在他学会咀嚼之后甚至会尝试把能看到的东西都塞进嘴里,这就是好奇心。
如果你的宝宝不喜欢运动,对一切都不感兴趣的样子,这不是因为懒惰,很可能是他的智力发育出了问题,在多次观察之后,应该及时去医院做检查。
过度喂养
“吃到撑”对宝宝来说并不是一种好的喂养方式,不仅会导致宝宝的脾胃和消化系统出现问题,还会导致宝宝的大脑供血不足,就会如同我朋友家的宝宝一样,整日沉默不哭不闹,长时间下去会影响宝宝的大脑发育,智力退化。
0-3岁,是宝宝成长“打基础”的阶段,爸妈一定要多注意宝宝平时的表现,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避免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今日话题 :爸爸妈妈你家宝宝1岁时也很喜欢哭闹吗?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儿母婴知识、心理健康、成长发育都在这里。关注@群美育儿,让我们用最好的方式陪孩子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