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是每一个武侠迷必看的书目,老少皆宜。这其中小编最喜欢的当属《天龙八部》。很多读者也都认可天龙是金庸笔下武功境界最高的作品,因为这本书立意深远,不止于小情小爱,而是放眼于江湖大爱。
《天龙八部》中高手如云,有的高手低调得很,深入浅出,隐居山林,代表人物无崖子,天山童姥这帮逍遥派的人。还有的高手大隐隐于市,明面上不见经传,其实武功了得,代表人物就是今天的主角扫地僧。
“扫地僧”这个名字,一看就是个世外高人,就如同军营里退居二线的炊事班班长,最紧要的关头才能显示出隐藏实力。扫地僧在少林寺扫了几十年的地板,一直都是默默无闻干着自己的活,存在感几乎为零。
这样的故事背景,无疑让他的经历更加扑朔迷离。既然他武功高强,为什么要隐瞒,居于藏经阁这么一块小小的地方?其实扫地僧并非一开始就是少林中人,他更像是在少林有着自己的使命,但对于少林寺的兴衰成败,扫地僧是默不关心的。
有两件事情惹人怀疑,既然扫地僧负责藏经阁的管理,那就远远不止扫地那么简单,对于藏书的管理应该更为重要。但这三十多年来,萧远山、慕容博这些个人,出入藏经阁就像出入自己家一样,扫地僧当真是从来没发现,还是他故意为之呢?
扫地僧既然武功极强,那他肯定老早就知道有人频繁出入藏经阁,甚至还把藏书偷出去。但他不制止,甚至颇纵容,等到他们毒发时候才现身点醒,这是玩什么把戏呢?
但是好歹,扫地僧是后知后觉处理了这件事,另一件事,他却是置之不理。那就是吐鲁番国师鸠摩智单挑少林寺的时候,要说鸠摩智真的狂妄,他用少林寺的七十二绝技对付少林寺的众位武僧,少林寺的全部高僧出动,也都是铩羽而归。
武功天下第一的少林寺,被一个鸠摩智搅得颜面尽失,少林寺面临史上最大危机的时候,扫地僧却还是没有出现。按理说,扫地僧的武功暴打鸠摩智是分分钟的事情,他怎么就如此反常地不出现呢?
原因很简单,当时扫地僧早就看穿鸠摩智使用的是小无相功,只有小无相功才能破了扫地僧的三尺气墙。当时鸠摩智大言不惭地科普,他说虽然小无相功是道家的武功,但如今已经成了佛教和道教一同修炼的武功,但是想必佛家弟子会此功者也不在少数。
没想到少林寺的高僧却说,今日少林寺中,没有会使用小无相功之人。也就是说,如果扫地僧在场的话,他必定是打算出手相救的,虽然会在众人面前暴露自己,自己也不再是名不见经传的扫地老者,而是名镇江湖的少林寺拯救者。
原来不是扫地僧不帮忙,是他根本就不在少林寺,至于他去哪儿了?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原著中也没有刻意着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