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花期6月至9月,此时正是观看荷花的大好时节,五星文学网俞华瑞老师的这一组荷花组诗词,从动到静,从物到人,描述生动,意境十足,仿佛一个喜欢古诗词的荷花爱好者生灵灵的站在读者面前,一笑一颦,意随心动。
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代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等。
浣溪沙·满怀滋味在莲心
文/俞华瑞
风动轻荷娇不禁。
美人依碧敞芳襟。
红衣褪去苦相喑。
随伴蜻蜓飞吻影。
任凭波水伴和音。
满怀滋味在莲心。
浣溪沙·红藕香飘骚客醺
文/俞华瑞
红藕香飘骚客醺,
惹心幽忆似花人,
感怀牵处远眸频。
叠翠芳丛舟隐隐,
含羞玉蕊露津津,
花间荡漾自成春。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定格为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此调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代表作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等。
鹧鸪天·浮舟荷荡悦色
文/俞华瑞
荷荡浮舟媚景遐,
田田翠幄玉人遮。
蜻蜓热吻销魂影,
玉露频濡洞蕊花。
鱼谑浪,
靥流霞,
俯聆莺啭妙无涯。
绿红相倚清波上,
心醉莲房水上家。
南歌子,词牌名,又名“南柯子”、“怕春归”“、”春宵曲”、“碧窗梦”、“风蝶令”等。以温庭筠《南歌子·手里金鹦鹉》为正体,单调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韵。另有单调二十六字,五句三平韵;双调五十二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等变体。代表作有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等。
南歌子·荷苑泛舟
文/俞华瑞
静吻蜻蜓影,
欣闻柳浪莺。
洞开英蕊露盈盈,
心醉绛唇低唱、伴箫声。
玉瓣红莲绽,
芦丛白鹭惊。
泛舟幽处不禁情,
悄解玉人衣带、暗香凝。
相见欢·好摄荷塘佳丽
文/俞华瑞
荷塘好摄难收,
把魂勾。
眷赏芙蓉出水、梦风流。
烟波润,
蜻蜓吻,
正含羞。
娇嫩花心盈露、醉凝眸。
七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律,属于近体诗范畴,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等进一步发展定型,至盛唐杜甫手中成熟。其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代表作品有崔颢的《黄鹤楼》、杜甫的《登高》、李商隐的《安定城楼》等。
七律·荷花悦色
文/俞华瑞
翠叶田田娇影重,
洞开花瓣露华浓。
欲寻留吻怜香客,
何奈钻须采蕊蜂。
秋水徘徊迷玉色,
兰舟倒映醉时容。
衷肠不负瑶池约,
犹喜莲房密处逢。
七律·红衣褪尽芳心苦
文/俞华瑞
西施少伯出姑苏,
梅雨如痴黏太湖。
沐浴芙蓉娇欲醉,
浸沉鱼水暗相濡。
红衣褪尽芳心苦,
金蕊生来好梦孤。
惟有蜻蜓情执挚,
莲房孕子得欢愉。
七律·荷花欲绽还羞涩
文/俞华瑞
蜻蜓一吻还羞涩,
欲绽花冠遮面娇。
霞帔风中摇菡萏,
碧罗裙底蕴波潮。
心思少伯牵长袖,
意醉良辰挽细腰。
回味襄王云梦浦,
莲蓬翠幄好逍遥。
七律·荡舟荷花里
文/俞华瑞
蜻蜓一吻炯双眸,
出浴芙蓉正害羞。
金蕊绽时蜂乱舞,
露荷翻处水横流。
碧波花影清香动,
霞帔湖光秀气浮。
随荡小舟丛叶隐,
美人偎伴醉悠悠。
七律·荷荡梦香
文/俞华瑞
管社山庄荷荡妍,
欢将翠盖护婵娟。
水涵真意花常润,
蜂吻芳心露更鲜。
自古诗怀皆眷顾,
多因此物最堪怜。
蠡湖西子兰舟泛,
欲借莲房共梦眠。
七律·雨荷
文/俞华瑞
伞下花开湛露盈,
好风翻叶共魂清。
微尘不染启丹府,
丽影轻摇晕碧泓。
粉脸幽姿潇洒展,
童心雅趣盎然生。
西施雨后戏仙子,
翡翠盘中滚水晶。
七律·管社山庄夏花荷影
文/俞华瑞
烟水新磨玉镜屏,
碧波仙子照娉婷。
往来骚客诗常叹,
迷醉痴心梦不醒。
栈道游人怀好色,
芙蓉出浴露真形。
旁观莫怪多留恋,
管社山庄荷正馨。
七律·蠡湖芙蓉出浴
文/俞华瑞
夷光特地试红妆。
细雨初怜湿翠裳,
烟棹荡怀钟玉靥,
晨风扑面醉荷香。
翩翩梦起闻莺语,
脉脉花开倚洞房。
幽隐蠡湖泓碧里,
叶间波暖浴鸳鸯。
七律·碧水藕花村
文/俞华瑞
碧水盈盈漾玉盆,
滋生万物满乾坤。
柔肥木耳鲜堪采,
明净荷珠洁可吞。
香伴清风湖荡影,
翠藏幽径藕花村。
凝眸正起怜芳意,
媚靥含羞恰倚门。
七律·夏荷撤娇骚客眷
文/俞华瑞
盛夏荷姿绮态娆,
孤芳翠幄舞纤腰。
熟谙老友蜻蜓恋,
最厌高枝蝉语嚣。
凝视玉葩骚客眷,
缠绵梦境激情飙。
蕊香浓处花羞涩,
出水芙蓉媚撒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