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地区第一届加州鲈产业化发展论坛”在江苏盐城顺利举行

2019-12-17   中国水产频道

苏北地区的加州鲈养殖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

文/图 水产前沿 贺志义

2019年12月15~16日,由江苏粤海饲料有限公司主办的以“聚水产行业精英,促养殖升级转型”为主题的“苏北地区第一届加州鲈产业化发展论坛”在江苏盐城顺利举行。与会人数多达300余人,充分体现苏北地区养殖户对加州鲈的高度关注。

会议现场

江苏粤海饲料有限公司营销总经理 吴胜利 主持

江苏粤海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唐毓林 致辞

唐毓林表示江苏粤海通过走访调查北京、上海、西安、郑州等水产市场,发现消费者对特种鱼类以及虾蟹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而我们苏北地区却还是大面积养殖大宗淡水鱼。粤海作为首批做加州鲈饲料的企业,有责任推动加州鲈养殖产业的发展。本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推动苏北地区的特种水产养殖发展,尤其是加州鲈产业的发展。

精彩授课

中国水产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白俊杰研究员:我国加州鲈产业发展与新品种推广

我们明年即将上市的加州鲈新品种“优鲈3号”,相对于“优鲈1号”各方面优势非常明显。例如:驯食成功率高出4%,高达96.7%;食性驯化期间的成活率达88.6%,生长速度提高15.26%。而且我们吸取“优鲈1号”的推广经验,建立了更加严格规范的推广体系,指定官方合作,确保品系纯正。

加州鲈的养殖日渐成熟,传统的土地培苗成活率一般在15%左右,但是工厂化培苗解决了培苗率低的问题,成活率可提升至40~50%,同时培育苗种好运输,下塘后成活率更高。

目前加州鲈仍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养殖区域向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等传统淡水养殖区拓展;未来5年存在20~30万吨的饲料空间;反季节苗种每年将增加至少2亿的规格苗。

原长江研究所副研究员 射阳博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建开:大口黑鲈产业发展及养殖技术

目前溃疡性病毒、细胞肿大病毒(急性型)和弹状病毒对对加州鲈危害较大,但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还是以预防为主,1、加强检测,杜绝携带病毒的种苗;2、保持水质稳定,适时调水、改底,防止水质变化过大;3、改变驯食方法,防止过度投喂。发病时切忌使用强消毒剂;4、发病季节前投喂免疫增强剂,增强体质。

加州鲈养殖的水质管理调节:1、适时注水:加注新水有益于稀释鱼类产生代谢废物,活化水质,促进摄食和生长。高温季节每周注水一次,水深最好达到2.5m,可避免高温应激;2、适度肥水:保持适当肥水有益于稳定水质,有益于增强水体光合作用,提高溶解氧;3、适度调水:pH值高——芽孢杆菌+EM菌,pH值正常——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此外,调水需适度和得当,过度调水也是一种应激!

盐城市永盛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 陆永生:苏北加州鲈养殖模式初探

广东地区从80年代就开始养加州鲈,而我们苏北地区现在才开始慢慢接受,肯定存在一定的差距。1、加州鲈的水质管理、营养需求、疾病防控等与常规品种有明显差异,我们欠缺养殖技术;2、养殖未形成规模之前,销售渠道相对不够通畅,由于因为距离遥远、流通商担心抓鱼数量不够等因素,可能会存在压价现象;3、苗种来源有限,目前以南方主产区提供为主。

但是,我们苏北地区的加州鲈养殖目前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拥有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养殖水源优良;水产养殖基础扎实,拥有大批完善的苗种繁育设施;加州鲈养殖未成规模,病害没有广泛传播;更加靠近华北和东北市场,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我建议新养殖户,分为两步走。第一步:用1~2年了解加州鲈,做到深入的认识,做到可以养好鱼;第二步:掌握标苗技术(我们会教给大家),实现苗种自给,降低养殖风险和成本。

江苏粤海饲料有限公司配方师 姚仕彬博士:粤海加州鲈料配方研究

今年我们的加州鲈料取得了非常良好的养殖效果,10月份平均包产可达44.3斤。

粤海加州鲈料自2014年进行中试,2015年于湖州销售,2016年起成为华东鲈鱼料区域品牌,销量稳步增长,成为行业标杆。然后又进行配套研发、绘制出行业首个“鲈鱼生长标准曲线”。2016年-2019年,4年期间粤海持续研发推广加州鲈料,取得较大突破,形成了粤海特有的加州鲈养殖、饲料配套方案。

此外还具有良好的行业责任感,首先以料企身份做出“鲈鱼苗期驯化”方案。由于片苗货源紧张,2016年上半年,粤海与客户一起提前市场节奏进行“苗期驯化”并进行大范围推广,“粤海苗期破碎料”应运而生,养殖效果显着。运用“粤海驯苗模式”鲈鱼苗期成活率提升50%,片苗最高产成率达可到35.7%。

订苗、订料环节

现场十分火爆,加州鲈饲料预定达1100多吨,加州鲈苗预定达500余万尾。

精彩花絮

前排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