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很多人的生活被迫改变
而每天的睡眠也受到了影响
不过最神奇的是
有的人失眠竟然治好了……
到底怎么回事呢?
- 郑女士今年56岁,容易焦虑,多年来因失眠接受药物治疗。平时不爱出门,很少参加活动。
疫情期间,在家人的鼓励下她报名当志愿者。在小区门口为大家测体温,每天工作任务重,活动量大增,和外界交流多,心情变好了许多,晚上在床很快就能入睡。
- 王大爷63岁,过去因抑郁失眠,一直吃药,甚至觉得自己是没用的人,绝望、自卑,不喜欢和别人接触交往。
疫情期间,他参加志愿服务工作,挨家挨户排查和宣教,忽然发现自己能发挥作用,人生有了价值,自信了许多,睡眠质量也好多了。
在厦门各个社区入口的志愿者们(图文无关)
看到这儿
有人会说晚报君今天的主题是志愿者
才不是呢!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
我国把今年的睡眠日主题定为
“良好睡眠 健康中国”
疫情期间,有人的睡眠好了,但是有不少人都出现了睡眠问题,最常见的就是昼夜颠倒,其中又以老年人和年轻人最典型。
来看下下面两个例子
疫情期间出门少 入眠难起床也难
62岁的周大爷有晨练习惯,每晚将近10点睡觉,第二天清晨五六点起床,吃完早餐后到附近公园活动。但受疫情影响,周大爷减少出门频次,活动量减少,太阳也晒得少了,人在家感觉烦躁,晚上躺在床上迟迟不能入睡。
由于入睡时间晚,第二天早晨起不来,白天也晕沉沉没有精神,同时感觉身体僵硬,腰酸背痛。如此的恶性循环持续一个多月后,他到医院就诊。周大爷接受药物治疗,加上公园已经开放,他又能出门活动,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睡前刷疫情新闻 情绪焦虑难入睡
25岁的小杨因迟迟未能复工,只能一直待在家里。她原本晚上十一二点睡觉,然而因刷手机关注疫情,经常到深夜一两点才准备睡觉。小杨有经济压力,睡前看疫情新闻,又让她情绪更加焦虑,经常要躺上两个多小时,甚至天快亮了才能睡着。
一觉睡到中午的小杨,起床后还是感觉身体很累,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她从药店买来褪黑素片,但服用一段时间后没有效果,还出现了头痛、头晕的副作用。最后,她只能求助于专家,经过逐步调整,睡眠质量才慢慢恢复。
专家支招
调整生物钟不能浅尝辄止
医学博士、厦门市仙岳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执行主任韦璇指出,昼夜颠倒的睡眠方式特别不利于身心健康,因为它打乱了生物钟。疫情趋势好转,大家也要逐渐恢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调整好生物钟是关键的一步。
如何调整生物钟?
下面两个方法大家可以尝试下
需要按时起床的,根据固定起床时间,减去卧床时间(一般不要超过7小时,也不要低于5小时),推算入睡时间。如需要早晨6点起床,如果能很快入睡,可以在夜间11点睡觉;如果不能很快入睡,那就压缩卧床时间,12点再上床。卧床时间越短,入睡的驱动力就会越大,更容易入睡。
如果不需要按时起床,可以尝试推迟入睡时间的“时相疗法”,即按照目前的入睡时间,逐渐推迟上床睡觉的时间,直至生物钟恢复正常。如每天在凌晨3点才能入睡,第二天上午10点才能起床,就保持凌晨3点上床睡觉3天,再改为凌晨4点上床睡觉3天,之后是5点、6点……逐渐类推,一直调整到夜间11点左右入睡。但无论何时入睡,卧床时间要保持不变,最好不要超过7小时。如果每次调整上床时间点,只维持3天还无法调整回来,可以维持更长时间,等生物钟稳定了再做下一次调整。
提醒:
千万不要尝试一两次感觉没效果就放弃!调整生物钟一般需要坚持至少两周到一个月,才可能逐渐显现出一定效果,这是生物钟本身的特性决定的,破坏容易,重建难。
分析睡眠问题 生理心理都要兼顾
厦门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心理分析博士、闽师心理服务中心首席咨询师李春苗说,睡眠问题有多重原因。
首先要排除生理方面的问题,很多睡眠问题是因身体问题引起的,如疼痛、咳嗽等,需要到医院做检查,也可以到医院睡眠中心进行睡眠监测,排除生理问题。
排除生理问题后,可从多个方面帮助解决睡眠问题。如不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情,看手机、玩游戏等。睡觉之前处理好需要思考的事,如果处理不了,可以写下来,第二天再处理。每天要有足够的运动量,消耗体能可以促进睡眠。运用促进睡眠的心理方法,如反向睡眠法,睡不着时,就逼着自己不睡,反而会让自己撑不住而进入睡眠。此外,如果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睡眠问题,需要找心理咨询师,才能有效解决睡眠问题。
下面针对两个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
专家也做了解答
Q:睡眠软件悄然走红,有的软件号称把手机放在枕头下,就能检测睡眠状况。然而,这些软件靠谱吗?
A:韦璇说,睡眠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生命现象,医院里监测睡眠状况使用的是“多导睡眠监测仪”,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医务人员操作,需要在被监测者的头皮、面部、胸部、腿部放置电极,监测脑电、眠动、下颌肌电、腹部肌电等,并通过鼻部传感器监测呼吸气流,用麦克风监测鼾声,用重力感应器监测体位变化,还有视频音频系统记录睡眠中的特殊事件,且同步连接呼吸机,每一项生理信号都有严格的量化指标。所谓能测睡眠的手环、手机软件等都是不靠谱的,市民抱着玩一玩、试一试的心态就好,不用太当真。
Q:目前市面上改善睡眠的药物主要有褪黑素片、枣仁安神颗粒、安神补脑液等,吃这类药有效吗?
A:韦璇指出,市面上的睡眠药物大多自称草药,实际偷偷放了安眠药,而且有依赖性,吃了有效果,没吃一样睡不着。
李春苗认为,睡眠药物不能随便乱吃,可以到医院找医生咨询。睡眠问题往往不仅只是睡眠问题,不能单纯吃药,找中医进行较全面的调理会更加有帮助。
最后,希望大家
都能拥有一个优质的睡眠
祝你天天好梦~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龚小莞 通讯员 陈鹭
编辑:林聿晶 审核:杨佳音
厦门晚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JDUAXEBiuFnsJQVc02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