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一个世纪的学界,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而能两者兼而有之的,首推胡适。
胡适的外形,从照片上来看,
依然是丰神俊朗。
即使是用现代人的眼光,
也依然得感叹一句,真是一副好皮囊。
在好皮囊之外,胡适还真真是一个有趣的人。
年轻时的胡适
“打牌、打牌、打牌”
胡适是谁?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学识渊博。
脑海里是不是浮现出一个严肃的学霸形象,
诗词君告诉你:NO。
胡适年轻时什么样?
下面精选的《胡适留学日记》,请鉴赏:
7月4日新开这本日记,
也为了督促自己下个学期多下些苦功。
先要读完手边的莎士比亚的《亨利八世》
…… (以下省略)
7月13日打牌。
7月14日打牌。
7月15日打牌。
7月16日胡适啊胡适!你怎么能如此堕落!
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7月17日打牌。
7月18日打牌。
三天打牌,第四天痛骂自己,
第五天又开始打牌。
如果不告诉你这个人就是胡适,
你恐怕会以为这是你的哪个室友。
原来大师年轻时也很逗。
怕老婆,制定新“三从四得”
胡适是有名的怕老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
胡适是妥妥的包办婚姻。
胡适的太太江冬秀是一个地道的传统女子,
裹小脚、斗大的字不识一筐,
可就是这样一个乡下女子,
把一代文学领袖胡适管得服服帖帖。
别人讽刺他怕老婆,
他还提出了著名的“新三从四德”,即:
新三从:
太太出门要跟从,
太太命令要服从,
太太说错了要盲从;
新四得:
太太化妆要等得,
太太生日要记得,
太太打骂要忍得,
太太花钱要舍得。
这么训夫有道,江冬秀搁现在,
妥妥的家庭情感专家。
胡适与江冬秀
民国第一红娘
胡适爱做媒,据统计,
他主持过150多次婚礼。
在中国,可以堪称是一个合格“媒婆”了。
这150多次证婚,从目前已知的记载来看,
大多为胡适同辈友人、晚辈学者,
成就的多是学界伉俪。
如冰心和吴文藻、沈从文和张兆和、
徐志摩和陆小曼……
其中,难度最高的婚礼当属徐志摩和陆小曼。
因为徐志摩父亲的反对,
徐陆两人的结合十分坎坷。
徐父要求必须让梁启超来证婚。
重重困难之下,徐志摩求助于胡适。
而胡适的妻子江冬秀也威胁他,
坚决不同意他帮助徐志摩。
结果,一意孤行的胡适
还是先后说服了徐申如与梁启超,
成全了徐志摩与陆小曼。
鲁迅与胡适
面对谩骂,泰然处之
我受了十余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得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得太过火了,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情愿挨骂。如果有人说,吃胡适一块肉可以延寿一年半年,我也情愿自己割下来送给他,并且祝福他。
——胡适
说说胡适和鲁迅的“恩怨情仇”。
原本两人还是好友,
鲁迅对胡适也颇多溢美之辞。
他们一起讨论问题,商定稿件,书信往来,
互借图书资料,关系颇为亲密。
可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两人由于政见不同,渐行渐远。
后来,鲁迅对胡适成见日深,
写了不少讽刺、批评胡适的文章。
胡适泰然处之。
再后来,有一个叫苏雪林的人写信给胡适,
对鲁迅大肆抨击,
评论鲁迅“心理完全病态”,“人格卑污”,
“简直连起码的‘人’的资格还够不着”。
诗词君一脸冷汗。
胡适后来回信批评苏雪林对鲁迅的谩骂
“是旧文字的恶腔调,我们应该深戒”。
胡适在信中又提出
如何正确评价人物的问题:
“凡论一人,总须持平。
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
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的早年文学作品,
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
其人品胸怀,真真令人佩服。
这就是胡适,一个达观派,
一个怕老婆的人,一个学者,
一个有趣的灵魂。
想念这样有趣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