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写的另一篇文章下面,很多读者曾经留言,谈起过自己小时候的经历。
“我不打孩子,就是因为我小时候被爸妈打怕了,直到现在晚上也常常梦见挨打,醒来时经常会泪流满面,我不会让自己的孩子经历再次痛苦。”
“他们逼着我去跳河,还让我跪在马路边,说我说话不好听,就连打几十巴掌,不管我考了多高的分数,都很轻蔑地说,别拽,我自己明明自卑到骨子里他们还说我太骄傲,还有好多噩梦一样的事情,现在都记不得了,鬼知道我是怎么长大的,只是现在的我不能原谅过去的一切”
“被说过最扎人的一句话:小孩子懂什么自尊心!”
陈乔恩在做节目时就曾经说过,自己小时候睡觉时会在门前顶上东西,因为她担心妈妈上楼会打她,而妈妈上楼的声音对于她来说,就是魔鬼的声音。
密歇根大学的Ethan Kross博士的一项实验发现:一个人的情绪和身体上的疼痛在大脑区域中的反应非常类似,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说自己感到“心碎”时,他的神经系统可能真的体会到几乎相同几倍的疼痛,也就说,“心碎”并非只是一个比喻了,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痛!
在绘本《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中,小企鹅面对强大的大吼大叫的妈妈,它被吓得魂飞魄散,嘴巴插在高山上,肚子掉进了大海里,头飞到了宇宙,翅膀落到了热带雨林汇总,尾巴也在闹市里找不到了。
它只剩下2只脚,却不知该往哪里去,直到企鹅妈妈找到它,把它缝合在一起,一切都好像没有发生过。但被缝合过的心却再也不是那颗完美的心!
很多妈妈和我说:看到这本绘本,忍不住泪流满面,后悔吼了孩子。
发脾气的状态已经如风一般刮走了,但是孩子的心里却永远有了那一道伤痕。
有位闺蜜说,她小时候有一次被父母吼骂,她至今都记得自己当时的心情,那些贬损的字眼像一只只小鞭子,抽得她的心一紧一紧的。
从那以后,她遇见什么事情都不想和爸妈说了,直到现在。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曾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中写道:
“父母告诉孩子他是什么样,孩子常常就会成为那个样子。说一个孩子的下场会如何,是具有破坏性的,预言可能会变成孩子的宿命。”
这也是标签效应,当父母不断对孩子加以负面标签时,孩子可能真的就变成你最不想看见的样子了。想要自己的孩子变成你心目中的样子,那就学习去如何掌控好情绪,正面管教吧。
jason妈咪有办法,喜诗词,爱旅游,写有温度的文字,做灵魂有香气的妈咪。
资深文案,多平台原创签约作者,育儿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创不易,请求关注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