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1日凌晨,日本冲绳县首里城发生火灾,大火燃烧11小时后才被扑灭。然而,首里城的7栋共约4200平米的建筑物已完全被烧毁,人类文化遗产再遭重创,令人心痛惋惜。在介绍首里城之前,先为大家介绍下琉球王国。
琉球王国是曾存在于琉球群岛的封建政权名,最初是指在琉球群岛建立的山南、中山、山北三个国家。1429年,三国统一为琉球王国。
1372年,琉球诸国成为中国明王朝的藩属国。1429年,统一后的琉球王国仍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宗藩关系。明亡后,琉球继续向清政府朝贡。1663年,琉球正式被清王朝册封,从此琉球使用清朝年号,向清朝纳贡,历代琉球王都向中国皇帝请求册封,从未间断。
1609年,日本萨摩藩率兵侵占琉球,逼迫琉球向日本进贡。琉球王国形成“两属”状态,后逐渐被日本萨摩藩实际控制,成为萨摩藩的附庸。1872年,日本政府借明治天皇亲政之机,削琉球国号设为“琉球藩”。1875年7月,日本强令琉球王国停止对清政府的朝贡,并改用日本年号。1879年日本宣布琉球废藩置县,将琉球强行并入日本,设“冲绳”县,琉球王国覆亡。
1945年6月,美军攻克琉球群岛。在琉球战役中,日军被美军逼入绝境。二战结束后,琉球群岛暂时由美国代管。但是后来,美国为了对抗苏联而逐渐走上扶持日本的道路,决定在1972年将冲绳行政权交还日本。
建于500多年前的首里城是琉球王国统治阶级的象征,从15世纪一直到19世纪这里是琉球王朝的权力中心,是当时国王处理国家事务、接见使节和举行重要庆典的地方。它融合了中国与日本筑城文化的独特建筑样式以及高超的石砌技术,拥有极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其建筑风格、内部装饰和展出的历史文物可以让人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历史上琉球王朝与中国的紧密关系。
首里城在建筑外观和屋脊、柱头、石狮等建筑小品上带有浓厚的中国闽南地区的风格。进入首里城通往正殿的路上,第一道就是守礼门,它是仿照中国牌楼式建筑设计的。正殿一层内部国王御座上方的牌匾为清朝康熙帝所赐,上书“中山世土”四字,左右各还有清朝皇帝御赐匾额。正殿的基石是用从中国进口的的大青石建造的,正殿方向向西,一个原因是琉球的宗主国中国在琉球的西面,所以采取正殿向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诚意。北殿曾被用来接待来自中国的册封使臣,而南殿则是用来接待萨摩的使者和官员。
首里城一共发生过四次焚毁又重建的坎坷经历:1453年王室内闹人为纵火、1660年火灾、1709年大火以及1945年于二次大战中被美军摧毁。在艰辛的反复重建后,首里城与周边的建筑群和该地区的其他琉球群岛遗址一起,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日本的第11个世界文化遗产。如今,象征着冲绳的历史和骄傲的“首里城”再一次消失。
这已是今年第三处世界文化遗产遭遇火灾侵袭。就在前不久,位于意大利都灵的皇家马厩与马术学院就遭遇了大火,已经完全无法修复。而另外一个就是巴黎圣母院,作为全人类的一块瑰宝,在今年四月的一场火灾中,巴黎圣母院同样被大火吞噬。
透过首里城,我们可以看到琉球王国当年的辉煌,也从侧面知道了当年中国的地位。但是,风景从来都不是永恒的,想去的地方就赶紧去吧,别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