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A十年了,为何不能跑赢美国股市

2019-10-29   老羊财经

人家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已走了十年牛市,我们的指数还是腰斩阶段。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其实问题很简单,就出在这里




吃了要拉,才健康!

退市一词,对于A股市场来说,像是一位“熟悉的陌生人”,尽管熟悉但并不常见。

先来看一组数据:

WFE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8年10月期间,全球的上市公司退市数量累计值达到21280家,超过IPO数量累计值16299家。

接着看全球最大股票市场——美股市场:

WRDS数据显示,1980年至2017年期间,美股市场仍上市和已退市的公司数合计达到26505家,扣除6898家存续状态不明的公司,仍处于上市状态的公司5424家,占比28%;已退市公司14183家,占比72%。

再来看全球各资本市场退市率:

成熟资本市场的退市公司数量和退市率普遍高于新兴市场,伦交所、加拿大TMX集团和纳斯达克的退市公司数量累计值均超过2500家,伦交所、纳斯达克(美国)的退市率分别达到9.5%、7.6%,远超其他交易所。

而上交所和深交所退市率仅0.3%和0.1%。



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制度之一,在成熟资本市场,上市公司退市已成为一种常态化现象。11月5日,宣布将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视点注册制。政策细则正待出台,市场对此寄予厚望。接近监管人士透露,科创板退市制度建设应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经验,一是要设立多维度的强制退市标准,二是要设立严格的退市程序,三是要健全投资者保护制度。

全球上市公司退市数量远超上市数量

WFE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8年10月,全球退市公司数量累计达到21280家,全球IPO数量累计达到16299家,退市规模大于IPO规模。

从年度分布来看,除2015年之外,其余年份中每年的IPO数量少于退市数量。2015年,当年全球发行市场升温,而退市规模降至样本期内最低,当年的IPO数量略微反超退市数量,但仅比退市数量多出51家。退市数量的整体波动性小于IPO数量,相对发行市场规模的变动而言,全球退市规模相对更为稳定。



从退市数量来看,伦交所的退市公司数达到2959家,高居榜首。此外,加拿大TMX集团、纳斯达克(美国)的退市数量均在2500家之上;纽约证券交易所、孟买证券交易所、日本交易所和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的退市数量也超过1000家;泛欧等交易所的退市规模较小,均不足1000家。

从退市率来看,伦交所的退市率高达9.5%,远超其他交易所。纳斯达克(美国)、纽交所、加拿大TMX集团和德交所的退市率均在6%之上。泛欧交易所、纳斯达克(北欧)、瑞士交易所和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的退市率在4%至5%之间。其他交易所的退市率均不到4%。

从交易所各板块的退市情况来看,在披露各板块退市情况的8家交易所中,成熟市场主板的退市数量和退市率普遍高于新兴市场;加拿大TMX集团中小板TSX的退市数量远超其他交易所;对比两个板块的退市情况,纳斯达克(北欧)、泛欧创业板、港交所创业板、日本JASDAQ和MOTHERS的退市率高于各自主板。



美股市场超过七成公司退市

WRDS数据显示,1980年至2017年期间,仍上市和已退市的公司数合计达到26505家。扣除6898家存续状态不明的公司,最终纳入整体分析的上市公司合计19607家。其中,目前仍处于上市状态的公司5424家,占比28%;已退市公司14183家,占比72%。



退市样本中,可获取上市时间的有7234家公司,占退市公司总量的约51%。数据显示,在上述7234家公司中,多达2862家公司是在上市五年之内退市的,占所有退市公司数量的39.6%。其中,上市后第三、第四年退市的公司最多,每年超过800家。



上市之后就迅速退市的情况并不仅仅在科技创新企业集中的纳斯达克市场出现。在纽交所这种面向较为成熟企业的市场里,情况也基本类似。数据显示,两个交易所退市高峰都是上市之后的第四年:纳斯达克有13%的退市公司是在上市后第四年退市的,纽交所的对应数据为10%。



从退市原因来看,并购、财务问题及股价过低成为退市三把斧。数据显示,退市公司中有56%是因为被并购而退市的,因为财务问题退市的占比15%,由股价过低导致退市的占比9%。



各大市场退市标准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