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开滦集团两台百年前蒸汽机车被成功复原,落户开滦蒸汽机车观光园展厅永久陈列,其中一台为“李鸿章视察花车”,将在10月21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工业旅游产业发展联合大会上首秀,以匠心工程向大会献礼。
为落实我市打造博物馆之城和建设工业旅游生态之城要求,开滦集团依托独特珍稀、典型厚重的文化优势,深耕历史资源,传承优秀基因。这是继去年完美复原并展出“龙号机车”之后的又一力作。
图为复原成功的两台蒸汽机车。张建民 摄
李鸿章曾乘坐该机车视察唐津铁路
此次复原的两台机车,分别是开平煤矿成立之初在唐胥铁路上服役的2号和11号蒸汽机车。
其中:2号机车为中国进口的第一台标准轨距蒸汽机车,是在1881年“龙号机车”运行获得巨大成功后,开平矿务局于1882年6月从英国罗伯特·斯蒂芬森公司订购的两台0-6-0 C型水柜机车中的一台,制造编号为2397,机车铭牌为椭圆型,黄铜材质,铭牌上刻有NO2397 ROBT. STEPHENSON & Co. LIMITEDENGINEERS NEWCASTLE ON TYNE1882字样。机车长6.3米、宽2.3米、高3.5米,配一对42英寸车轮和10.5英寸×18英寸汽缸,于1882年10月运达中国,在唐胥铁路运行。
在唐胥铁路建成初期,2号蒸汽机车为开平煤矿煤炭运输立下汗马功劳,也是百年前中国工业师夷长技、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物证。11号机车为1888年从苏格兰格拉斯哥杜布斯工厂订购的4-4-0型机车,长16米、宽2.6米、高3.7米,机车铭牌为菱型,黄铜材质,铭牌上刻有DUBS&CO NO2343 GLASGOW LOCOMOTIVEWORKS 1888字样。从历史老照片中可以看出,这是一辆客货两用车。1888年10月9日,直隶总督李鸿章一行视察唐津铁路建成通车的专列,就是由11号机车牵引的,后人称其为“李鸿章视察花车”。
目前,在开滦博物馆展厅中悬挂的一幅经典老照片,就是当年李鸿章、伍廷芳、唐廷枢等乘坐该机车视察唐津铁路的合影。在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中国铁路源头博物馆内,还有一组开平煤矿创办之初重要历史人物乘坐该机车的群雕塑像,形象传神生动。睹物思人,仿佛看到百年前实业兴邦者的开放包容之心与实业报国之志。遗憾的是,这两台蒸汽机车均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不知所踪。
为唐山打造博物馆之城营造新亮点
为了找寻城市文明记忆,凸显工业文化品味,为唐山打造博物馆之城营造新亮点,开滦集团启动了轶失老蒸汽机车复原工程。2018年,该集团完美复原“龙号机车”,2号、11号蒸汽机车复原工程同步启动,仍由复原“龙号机车”的开滦铁拓公司担纲设计制造。
本次复原工程,以开滦博物馆荣誉馆长皮特先生所著《关内外铁路》中的图片、内容及相关资料为基本线索,为了搜集更多资料,皮特先生专程从安道尔赶赴英国铁道博物馆查找资料和图片,为复原制造方案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开平矿务局第二任总工程师克劳德·金达之孙理查德·金达,也为机车复原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开滦铁拓公司项目创作团队搜集了大量文史及工艺制造资料,按照19世纪80年代蒸汽机车制造水平、制造工艺,按1:1比例进行历史还原,机车内部结构“五脏俱全”,传动动力装置与原机车高度一致,机车各部件连接均采用铆钉铆接或螺栓连接,无任何焊接,各操纵装置正确、动作灵活、功能有效,可以实现点火运行,完美再现了历史原貌。
机车复原工作历时近2年,目前已摆放在开滦蒸汽机车观光园展厅,与龙号机车一道展出,形成宏大壮观的蒸汽机车车阵,并与苍劲高耸的唐山矿一二号井架和古典洋气的唐山老火车站相辉映,使人仿佛一下子回到140多年前开平煤矿创办之初风雨飘摇的坎坷岁月。
多年研究蒸汽机车发展史的开滦博物馆荣誉馆长皮特先生听此消息后,激动地说:“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它们。”并决定近期专程来唐山访问。
带有时代印记和城市记忆的两台百年前蒸汽机车的复原成功,不仅是打造工业旅游创新基地的具体行动,而且圆了唐山人的一个梦,为我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蒸汽机车迷们提供了一处一睹蒸汽时代“老爷车”风采的新去处,必将成为唐山市工业旅游的崭新亮点。
内容来源:唐山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