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忙碌,很多都市一族,已经不再像我们的父辈那样,擅长并热衷于自己做饭,要么是去外面下馆子,要么就是拿起手机点外卖,因此,也就催生出了大量外卖员这个新的就业群体。
可是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外卖平台公司都制定出了很多服务条款来提高用户体验度,但是却无形之中,增加了外卖员的工作量,进而衍生出了大量的现实问题。
事件:外卖小哥拒绝上楼送餐引纷争
据媒体10月16号的报道称,上海徐汇区的一名外卖小哥,在正常进行配送餐品的过程中,和自己的客人发生了矛盾。据悉,一名客人在利用手机正常点完单之后,等着外卖小哥上门,可是由于当时正处于下班交通以及配送餐品的双高峰,外卖小哥在到达客人所在地址的楼下时,拨通了对方电话,希望客人能够自己下来取餐。
而这个要求,引起了客人的强烈不满。客人坚决表示,自己绝对不会下楼,而且如果配送的餐品不能交到自己的手里,就会拨打客服电话投诉对方。
而这句话同样也激怒了外卖小哥,一怒之下他竟然掏出自己的手机,录制了自己往客人餐品里面吐痰的全过程,并将这段视频上传到网络。
这个举动立即引起了公愤,而根据目前最新的进展,由于此事已经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外卖平台已经将这个外卖小哥辞退,并声称永不录用。
冲动的后果:法律+道德一个不占
其实,像这种外卖小哥拒绝上楼的现象,并不是孤立的个案,即便是笔者自己在日常点外卖时,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为此,笔者还专门请教了律师朋友,就“配送员拒绝上楼”和“配送冲外卖餐品吐口水”咨询了法律意见。
首先,如果消费者已经在配送地址上明确了门牌号以及楼层,那么外卖平台就有义务和责任,将餐品送达到指定位置,像文中配送员拒绝上楼的情况,其实已经属于违约行为,消费者可以追究其违约责任。
而对于冲着餐品吐口水,若是证据确凿的话,可以由县级以上的地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进行警告并要求其整改。若是拒绝执行的话,可以处以一定金额的罚款,甚至是吊销其许可证。
因此,从法律层面上可以确定,外卖小哥的行为已经不值得博得同情,毕竟身为外卖配送员,若是不能在没有任何不可抗力的外在因素下,将餐品准时地送到客户手中,那么他的工作就必然是失职的。
而对此,也有很多网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外卖小哥是不容易,可问题是,消费者点外卖花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本来外卖给的分量就不如堂食,结果我还要自己下楼,然后我还得体谅外卖小哥,那谁来体谅我们这帮消费者?难不成现在外卖小哥都是爹,连批评都不行了?
虽然网友们的留言难免有些过激,但是从现实角度出发也不无道理,毕竟客人都是正常花钱,而这笔花销里面,自然也包括了配送费用,如果外卖小哥觉得自己收入低,可以联合起来和本公司管理层协商,或者通过多拉单子来弥补单价过低的缺陷,可唯独不能通过损害客户的利益,甚至是通过吐口水这种极易导致传染病散播的方式,来发泄私愤,况且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丢了工作,难道不比跑一趟楼梯更加难受吗?
反思:将心比心,更要恪尽职守
不过冷静下来之后,笔者也确实认为,像文中这名客人的做法的确值得商榷。投诉固然是消费者的权利,但是这种本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的小问题,直接上升到对配送员投诉,这就有些不好了。
而这也令笔者想到,今年在南方地区发生的一些新闻。当时,有部分城市正在遭遇特大暴雨,可是在这种天气下,仍然有人点餐,天气恶劣、交通不便,这些都导致了配送员不可避免地出现送餐延迟。有的配送员为了避免因为迟到而遭到客户投诉,直接打电话向客户承诺,绝对会送到对方的手中。甚至有配送员还因为迟到一个多小时,而号啕大哭。
如果面对这样忠于职守,且辛勤工作的外卖小哥,还能狠下心来拨打投诉电话,那笔者也真就是无话可说了。
因此,笔者还是在文章的最后向大家呼吁,“依照章法办法”和“以己度人”这两者,其实在绝大多数时候都不冲突,重要的是,双方当时处在一个什么背景下,发生了这些事情。
作为消费者,我们的确应该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作为一个人,同理心也不能丢掉,如何掌握中间的这个度,相信大家都会有一个自己的考量,各位看官,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