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美军驱逐舰,越军2架米格-17战斗机越海攻击,炸毁对方1座炮塔

2021-02-25   荣华之武器堂

原标题:攻击美军驱逐舰,越军2架米格-17战斗机越海攻击,炸毁对方1座炮塔

接上文

1967年3月24日,越南防空-空军各兵种授予番号。雷达兵,373师,下辖4个团;导弹兵,369师,下辖10个团;航空兵,371师,下辖2个歼击机团和1个运输机团,主要机场内排、嘉林、克夫、和乐、建安、寿春和荣市。此时,越军共有飞机100多架,其中米格-21有40多架。

进入5月后,河内附近空战骤然升温,越军两个飞行团差不多每天要起飞30-40架次,高峰时达到了78架次。一个月的激战,越军击落了6架F-4和1架F-105,但与此相应的是,这种高强度作战使得越南空军数量本来就不多的飞行员队伍变得疲惫不堪,而更严重的就是损失的急剧增加(越军宣布5月份击落了85架美机,其中34架被高射炮击落,32架被地空导弹击落,19架被战斗机击落,而美方的记载中只有2架被米格机击落)。到了7月份,两个团可以升空的飞行员数量已经下降到了不到一个团。

1967年2月9日胡志明视察内排基地的921团,该团装备米格-21战斗机

与此同时,美军飞机对越军机场的轰炸强度大大增强,内排、嘉陵、建安等几个主要机场开始遭到美军不间断的空袭,地面人员抢修的速度往往赶不上美机破坏机场的程度。

有鉴于此,新任越南空军司令员万先勇决定保存实力。越军战斗机部队开始避免与美军直接交锋,当然,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

8月份以后,今后空战的真正主角米格-21即将登场。要知道,毕竟米格-17是50年代初设计的飞机,要它在60年代末的空战独挑大梁难免有些不现实。和前面的三个月相比,7月、8月和9月中越南空军的出勤率下降了三分之一,越军战斗机总共执行了74次战斗任务,并且宣布击落9架美机,而美方也只有1架米格-17的收获。

航母甲板上的F-4

在越南战争的空中作战中,越军鲜有对地(海)攻击战例。不过在1972年,越军有过一次成功的经历。

1971年开始,越军就开始考虑能够对一些美国陆海目标进行打击。随即,923团选出10名飞行员,在我国等帮助下,开始了对海攻击训练。到了1972年3月,6名飞行员学成归来。

4月18日,923团2架米格17从克夫机场悄悄转移到了广平。入夜,403雷达连捕捉到了越南海岸外10多公里处的美军舰艇。4月19日天明,天空中阴霾密布,能见度很差,飞机无法起飞,不过雷达部队始终保持着对美军舰艇的跟踪。15:00,雷达连发现美舰的准确位置,随即两架飞机在16:05分开始起飞。起飞后,他们先飞往距离海岸10公里的280高地,然后转向海面。

攻击美舰示意图

长机飞行员黎春平(Le XuanDi)选择了北面的驱逐舰“西比”(Higbee),阮文七则选择了南面稍大的军舰。越机确定目标后迅速加速到800千米/小时,直扑美舰。长机的进攻比较顺利,他早早进入攻击航线,准确瞄准后在距离目标750米投下2枚250公斤航弹,其中一枚落进了美舰尾后海里,另一枚则正中尾炮塔,将这个装有2门127主炮的炮塔炸毁。不过由于此时美舰后甲板基本没有人,炸弹只造成3名水兵受伤。阮文七的攻击就没有这么顺利了,他过晚进入攻击航线,开始瞄准已经来不及投弹,只得从目标上空掠过再次掉头进攻,结果在近处爆炸,只造成一名美军受伤。(笔者注:本人猜想,阮文七此刻肯定不知道他的攻击目标具体身份,如果他知道这就是美军第七舰队旗舰巡洋舰‘俄克拉荷马城’号(Oklahoma),说不定会发生一次‘神风式’攻击)

黎春平向大家介绍阮文七攻击情况

在随后美国描写4月20这场事件的报纸中,加州长滩的《独立日报》这样描写道:

"……北越的米格机、鱼雷艇、岸炮阵地在星期三攻击了北越附近的美军驱逐舰,同时美军指挥官报告说一架敌机被击落、两艘鱼雷艇被认为击沉。一架米格机朝长滩造船厂建造的西比号驱逐舰后舷扔下了一枚250磅(确切的说是250千克)炸弹,炸毁了后座的5英寸炮塔并炸伤3名水手。军队发言人公开今天第七舰队的旗舰,俄克拉荷马市号巡洋舰在和岸炮对射时被击伤,但是损伤很轻微。美军驱逐舰正在向北越岸边目标炮击时遭到米格机和鱼雷艇的攻击,鱼雷艇在斯特雷特(Sterett DLG-31)号护卫舰的炮火和导弹攻击下从岸边涌出来,那名指挥官说……"

航弹命中的美军驱逐舰后主炮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