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读者来信:
木子李:
从我记事起,父母就三天两头地吵架,也不是因为什么大事情,但是,就是会相互嫌弃。
母亲对父亲的挑剔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部分:1)嫌弃父亲每天在家抽烟很凶;2)嫌弃父亲不注意个人卫生(家里经常有脚臭味);3)嫌弃父亲没有担当,比很多邻居赚钱少。
父亲对母亲的挑剔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部分:1)嫌弃母亲太能吃,身材圆润得像个球;2)嫌弃母亲太能护短娘家人;3)嫌弃母亲太能打麻将。
在我上初中那几年,因为学习压力大,所以,面对父母争吵时特别崩溃,曾一度对他们咆哮:你们能不能别吵了?但是,我压根改变不了他们。
曾一度诅咒他们离婚;曾一度想搬到学校做住校生;曾一度渴望自己快点长大。
最让我舒服的那几年,必然是上大学的那几年,没有父母争吵的心烦,没有赚钱的压力。
大学毕业后,为了让自己耳根继续清净,我想也没想,就通过校园招聘,留在了上大学的城市,有了还算体面的工作。
我现在已经29岁了,依然没有结婚的想法,并打算,这辈子就单身了,因为我害怕结婚之后,我的婚姻会是父母婚姻的轮回。
木子李编后语:
中国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吗?爱。所以,会在物质层面,对子女演绎春蚕到死丝方尽。
然,中国父母却忽视了供给子女足够的精神食粮,于是,一些日常行为,经常让子女为难、愤恨、看轻。
中国子女明明知道父母对自己真的很好,为什么还是会在一些时候对父母恨之入骨?因为,在父母争吵或者离异或者三观不正的熏陶下,发现自己成了问题青年,对婚姻恐惧,对生活消极,甚至有些悲观厌世。
面对子女的心态扭曲,又不能对父母抱怨,所以,只能自食成长过程中精神备受摧残的果。
在我身边有很多问题青年,深挖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很多经历,不难发现,他们现在的“问题”基本上与父母婚姻的不幸福有关。
所以,作为父母,需要反省的事情:
在子女成长过程中,不要只专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在子女成长过程中,不要只专注于给孩子攒钱;
在子女成长过程中,不要忽视对孩子精神食粮的供给;
在子女成长过程中,不要忽视了自己言行对子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