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利物浦过去20年阵型演变和与时俱进

2019-09-07   小兵足球

一文读懂利物浦过去20年阵型演变和与时俱进

足球运动的发展应当归功于那些伟大的教练所研究出的战术和阵形,以及成功地将这一切付诸实践的伟大球星。当一个时代的足球战术发生进化,最初的时候或许犹如绵绵细雨、润物无声。不过当厚积薄发之时,又如时代巨轮将固步自封者碾压成碎片。

通过对于利物浦过去差不多20年的足球战术和整体阵型进行分析,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足球的阵型演变,以及进化史。


1. 本世纪初的利物浦:霍利尔平行442下一高一快的锋线组合

a. 平行442一高一快双前锋:赫斯基承担一部分前腰工作

在世纪之交的时候,利物浦希望能够延续本队偏向于技术流的踢法,因此请来了FIFA讲师霍利尔。红军渴望这名法国名帅能够带领球队完成新一轮的战术革命,继续延续球队顶级豪门的形象。不过总体来说,霍利尔无论是在引援上,还是战术搭建上并没有带来太多欧洲大陆的“新潮流”。他反倒是更偏于适应英伦足球,第一时间本土化。

从霍利尔时代的战术板上可以看到,霍利尔的利物浦一度使用一个平行442的阵型。中场位置安排的是哈曼和墨菲的选择,墨菲在比赛中会有一些前顶组织的功能。球队由于在边锋位置没有优秀的时代佼佼者,因此让利物浦的平行442阵型似乎总是缺些什么。斯米切尔的脚下技术很棒,但终究不是那种高速推进拉边传中的类型。买进助攻能力很强的边后卫里瑟,一定程度上是要弥补球队的缺陷。

锋线上的一高一快组合中,赫斯基具备较强的拿球、做球能力,他是一名中锋也会兼顾一小部分前腰的工作。最大程度上发挥欧文冲刺快、扑球门意识好的特点。

从上面的动图可以看到,当时利物浦在中腹进攻创造力有限,两翼又没有顶级边锋的情况下,时不时会尝试用长球来找寻赫斯基,让中锋回撤之后为欧文做球前插。这一次的配合其实很成功,欧文赢得单刀机会但被判越位。从慢镜头来看,这一次曼联后防线上的最后一名防守人与欧文平行。

一文读懂利物浦过去20年阵型演变和与时俱进

再来看看这一次的进攻,利用杰拉德内收之后接应,赫斯基的掩护让欧文刺透了曼联的防线。利物浦在当时的进攻,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的一个套路。非常依赖于欧文的穿插,以及赫斯基的掩护工作。

因此在锋线双星状态不佳的时候,利物浦经常会出现无法进球,拿不下中下游球队的尴尬。

从上图可以看到,平行442的一个缺陷在于中路没有一个前腰或者说组织者。两翼依赖于边锋的推进,来到30米区域如果不是传中的话,就会有一个如何从边路向中路走的缺陷。赫斯基很多时候,要起到拿球、传球和过度的作用。

但是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两翼边锋拉开之后,中场中路和前锋之间较为空旷。一旦失误对手反击,后腰球员也显得有些尴尬,整体队形容易散架就是一个大问题。

平行442对于顶级边锋的要求很高:否则球队攻防转换中的失误,容易导致中场散架。

b. 4231和4411的演变:顶级中锋均出一个中场衔接点

到了贝尼特斯时代,球队的阵型是有了一定的变化。这一点,跟顶级中锋托雷斯入队,以及杰拉德的进一步升华有着很大的关系。较为让人遗憾的是,在英超这样一个节奏为王的联赛中,利物浦在21世纪的前10年里,一直没能买到顶级边锋。这一点,是跟当时边锋为王的时代背景有着较大的出入。

从贝尼特斯时代的战术板上可以看到,当时球队的4411阵型下,杰拉德去到一个前腰或者说二前锋的位置。利用杰拉德当时超强的冲击力,埋伏在托雷斯的背后冲击禁区。凭借着强行扭腰的爆发力,杰拉德去到禁区侧翼突破后传球,是利物浦破开密集防守的一个常见手段。缺少了顶级边锋,球队空有一个转移球长传能力顶尖的阿隆索,却只能找寻拉边的边后卫和前插的杰拉德。未能物尽其用,有些让人惋惜。

当时球队的另外一个思路,是防守端安排里埃拉回撤,形成一个三后腰站位。身材高大的里埃拉有着边锋的能力和后腰的站位意识(使用贝纳永的话,防守平衡会差一些,进攻时的体魄其实也差一些),他原本应该成为一个完美的战术棋子,与当时具备左边后卫、左前卫,甚至做左边前腰能力的奥雷里奥形成攻防两端的完美搭档。可惜里埃拉受困于个性,奥雷里奥毁于伤病,让贝尼特斯的完美计划没能成功。

在一个边锋提速的时代,利物浦当时却打造了一个完美的中场三人组。这个中路的黄金三角,让利物浦在杯赛中的核心竞争力极强。但是来到联赛,效率终究不是最高。

边锋为王的时代:利物浦却打造黄金中路,几个关键球员的伤病让球队只能成为“无冕之王”


2. 前锋拉边和边前腰兴起:摆脱对于边锋的依赖

a. SAS的双前锋组合:前锋能拉边,让边锋时代进入拐点

上文也说到了,边锋为王的时代下,球队中场由于锋线和后腰的站位距离过长,球队三条线的紧密性相对偏差,球队更加容易出现散架的情况。尤其是顶级边锋并不好找,随着边锋过分天价甚至千金难求,于是开始有人培养起了“边前锋”。通过前锋拉边能持球,来解决推进问题。

从罗杰斯时代的战术板可以看到,通过双前锋苏亚雷斯和斯图里奇在反击中回撤到中线侧翼的边路拿球,完成进攻的加速和发起。斯特林作为一个前腰,却更像是一个反套边路和禁区的攻击手。

这个思路在之后,也会慢慢衍生出库蒂尼奥边前腰,通过前锋拉边让库蒂尼奥内收中路,衔接中场和前场,保证中路不会散架。

从上面的动图可以看到,这个进球可以说就是当时SAS组合下,前锋拉边取代边锋作用的一个典型案例。在中线边路位置拿球的是苏亚雷斯,他在带球推进时给后点的斯图里奇送出妙传。随后斯图里奇禁区侧翼拿球后一步加速过人送出横传,后点苏亚雷斯包抄到位破门得分。

当前锋能够拉边、带球、过人和传球的时候,你还需要边锋吗?这样做的好处是,反击时前插的是中前卫,既有利于保证对于第二落点的控制,也有利于将对手的中腹队形顶散。这一次进攻中,当苏亚雷斯和斯图里奇左右拉开的时候,中路前插的就是亨德森以及艾伦(最后时刻进禁区那个)。

斯图里奇和苏亚雷斯的组合,原本可能带来一个时代变革的高潮,可惜的是他俩只是搭档了1年半的时间。就像利物浦的红色三叉戟,第一年欧冠亚军之后,第二年中后场补强后登上欧洲之巅。苏亚雷斯、斯图里奇和斯特林的搭档,其实也有可能完成这样的高度,可惜他们散伙了。

b. 克洛普也曾尝试双前锋:边前腰的内收形成平衡

事实上,当克洛普刚刚来到利物浦的第一个赛季,他也曾经有过使用双前锋的念头。当时在赛季后段,无论是英超赛场还是欧联杯淘汰赛上,斯图里奇与奥里吉的搭档,一定程度上复制了昔日的一部分理念。

从上面的动图可以看到,奥里吉在当时的利物浦,踢得不仅仅是一个中锋的角色,甚至有相当一部分边锋的功能。这一次反击中,奥里吉在边路漂亮地突破传中,给到中路位置。中前卫艾伦前插后回做球,库蒂尼奥的射门形成极大威胁。

从克洛普时代双前锋时的战术板可以看到,这种442阵型下,两翼的库蒂尼奥和拉拉纳都是具备内收能力的边前腰。在前锋拉边持球或者掩护的时候,库蒂尼奥就能顺势切入,在禁区前拿球组织进攻或者直接攻击球门。

这样一来,球队一方面在反击的时候利用双前锋拉边打出加速推进,另外一方面也能更好地打出后排插上的突然性。

从上面的动图可以看到,这一次费尓米诺的胸部停球给到内收的库蒂尼奥,后者禁区正面一支穿云箭就是一个典型的攻击案例。

一文读懂利物浦过去20年阵型演变和与时俱进

再来看看这一次的进攻,当詹在反击中拿球走外线的时候,边前腰的库蒂尼奥从边路突然内收前插。他随后强突曼联肋部,杀入禁区挑射破门,留下一个对战曼联的经典进球。

前锋拉边 & 边前腰内收:一个新的战术平衡---带来后排前插的突然性


3. 中前卫拉边接应:整体移动节奏的巅峰

a. 这是一个球员全能化的时代:位置不再是固定不变

当时间点来到当下,我们会发现球员的单兵技术能力似乎比之过往要有些弱化。不过越来越多的球员个体,变得更加能跑、冲刺能力更强。还有一个变化,就是球员的通用性大大加强,似乎很多球员都是可边可中,既能打中场、又能打后卫,甚至是前锋。

维纳尔杜姆作为克洛普入队后重点引进的第一代中场球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可以打后腰、中前卫、边前卫和前腰,甚至必要的时候可以客串前锋。

在克洛普麾下,利物浦球员们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比赛中你需要不断切换自身的角色,随时给予球队不同的帮助。

从上图的战术板可以看到,费尓米诺在眼下的利物浦到底是前锋还是中场?马内和萨拉赫是中锋还是边锋?似乎除了中卫、后腰和边后卫相对站位固定之外,利物浦中前场的所有人都是随时切换角色。

一文读懂利物浦过去20年阵型演变和与时俱进

从上面动图中的这一次进攻,可以感受一下眼下利物浦在进攻端的一个特点:局部攻击点多 & 连续进攻能力强。

奥里吉在边路传中之后,中间费尓米诺漏球,跟进的亨德森获得绝好机会。当后者射门打在横梁上弹出,第一时间拿住二次进攻机会的萨拉赫,妙传内切的发动二次进攻。后点费尓米诺和奥里吉2人面对空门,可惜费尓米诺打偏了。

b. 这是一个加速的时代:这是一个进攻打宽度的时代

当利物浦买到范迪克,可以保证后场的稳定性之后,球队前场的换位交叉变得更加频繁。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中前卫的拉边套上,一方面是充分利用边锋内收后留下的空间,另外一方面就是减轻边后卫上下的距离,让边后卫可以内收到中路,让所有球员的跑动量来到一个平衡状态。

从上一场联赛对战伯恩利的战术板上可以看到,通过边锋萨拉赫、马内的内收形成中路的双前锋,中前卫的亨德森会快速套上边路,充分利用萨拉赫内收之后留下的边路空间。这样一来,边后卫阿诺德不需要沿着边路完成长距离的跑动,只需要完成半程跑---内收中场肋部即可。

这样的一个模式,就是让所有人的跑动平均化,不会过分加重某一个位置的负担。

从上面的动图可以看到,这一次利物浦的反击中,边后卫阿诺德冲刺跑来到中场,随后利用亨德森外线套上的冲击,让中场肋部的阿诺德获得休息的时间。尽管亨德森没有进一步的攻击力,但是他的及时回传让阿诺德获得传中机会。

这个进球是折射,有幸运的成分,但是利物浦的这种传中战术,却是实实在在的。马内在后点的头球能力毋庸置疑,减轻边后卫的负担,阿诺德和罗伯逊本赛季或许还能完成更多的助攻。

上图也是类似的道理,萨拉赫的内收,亨德森的前插是配套的。近端多人密集,就留出了远端转移球的机会。亨德森的虚跑,牵制了对手的注意力,萨拉赫的内切带球能力,决定了之后给左路的转移球。

整体节奏、进攻宽度、连续加速,利物浦的成功,就是这样的一个模式。这是一个节奏为王的足球时代,利物浦就是这个时代的领先者!

结束语

通过过去20年的足球变革,我们可以感受到从平行442,到眼下阵型战术模糊化的一个进化过程。从边锋为王、前锋拉边、边前腰内收,到眼下的中前卫拉边和团队换位,足球的进步终究离不开空间和节奏这2个关键点。谁掌控好了这2点,也就会赢得这个时代的王者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