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头草,两边倒;进可攻,攻可守;模棱两可任逍遥。——这就是办公室里的中庸之道。
格林斯潘这个“一句话能阻碍纽约股票涨落,一次发言会波及世界股市冷热”的神奇老头儿,即便去年从美联储卸任之后,依然被视为能为美国乃至世界金融把脉的“老中医”。他最为人知的便是他的模棱两可。
“在美联储主席的位置上我学会了模棱两可,因为有些问题我不得不含糊其辞。”由于身体的特殊,格林斯潘不得不这样谨慎地表达。
而在办公室里,这种模棱两可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办公室里,模棱两可就是避免绝对化,不把话说死,不把事做绝。这是给他人留有余地,也是给自己留有余地。
杯子里留有空间,适当的倒些水也不会溢出;说话时留些空间,就不会因为“意外”而下不了台,从而能从容转身,自在行事。
凡事总会有意外,要想使事情不产生大的变化,就要学会中庸之道,学会模棱两可。
这个时候就要巧妙的使用一些字眼,例如:可能、尽量、或许、考虑、研究、评估等。这些不大肯定的字眼可以为自己留一点空间,容纳“意外”。一旦把话说死了,当结果有些出入、事与愿违时,上司不满意,自己也会很难看。
在办公室里,我们应该注意,上级交办的事当然应接受,但不要说“绝对没问题”,“保证没问题”等,而是代以“应该没问题”之类的字眼。这是给自己留余地,既无损你的诚意,也能显出你的谨慎,还能更好地得到他人的信赖。
给自己留有余地,就能从容拐弯。懂得拐弯的人是聪明人,他不会让自己的思维进入死谷,也不会把自己推到危险的境地。
总之,说话不留余地等于不留退路,要么成功,要么失败的简单逻辑已不适合复杂多变的社会。为此付出的代价有时是你无法承受的,与其跟自己较劲儿,不如多用一些缓和语气之类的说话方式。用不确定的词句一般都可以降低人们的期待值,你若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人们因对你期望不高而能用谅解来代替不满,有时他们还会因此而看到你的努力,不会全部抹杀你的成绩;你若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他们往往喜出望外,这种增值的喜悦会给你带来很多好处。
凡事要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讲的太满,要收放自如,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在适度和完美之间找到平衡。